APP下载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问题研究

2020-05-09王胜

中国商论 2020年8期
关键词:股权结构监督机制公司治理

王胜

摘 要:如今企业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的作用非常大。近年来,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一定的阻碍,公司治理存在问题。企业在发展中,一般是采用家庭控股的方式,企业的股权结构不够合理。本文从股权改革的角度出发,提出公司治理的方案,从而促进我国企业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股权结构 公司治理 激励机制 监督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4(b)--02

我国企业很多都是股份制企业,企业发展比较顺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在成长中发生停滞,与最初的目标脱离。企业应该通过股权改革的方式完善公司的治理,从而提升公司治理的有效性,通过激励方式,提升员工积极性。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公司治理中使管理者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得到指导和协调。股东、董事会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关系和权利得到制衡,从而形成利益协调。通过股权结构调整,完善公司治理,从而确保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权责合理分配。

1 当前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治理模式单一

股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的治理模式,我国很多公司都是家庭主导的治理模式,管理上高度集权化。公司的股权结构非常单一,公司治理方式简单,家族式公司的股权结构非常单一,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的决策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企业的核心是公司的所有者,在公司内部治理中,将亲友作为纽带,董事会成员和经理管理人员非常封闭。公司治理不能结合外部治理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1.2 代理关系不成熟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代理人机制发展越来越成熟。公司具有成熟的代理人机制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促进代理人积极地工作,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很多公司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缺乏代理人竞争机制,部门经理无作为,公司中股权高度集中。

1.3 决策机制效率低下

决策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不同的部分,分别是企业内的决策人、决策效率以及该决策是否有效,这三点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在决策体系中只有不断地去完善该体系,确保企业内的决策体系能够与市场发展企业发展相融合,才能让企业在面对重大决策内容时,其分析质量得到提升,并且确保企业的决策不会失去价值。在企业决策过程中,其核心是企业的决策权对公司股权结构分离和制衡的主要方式。在战略决策环节上,企业内的董事以及大股东之间关系十分密切,很多企业管理者以及企业的董事会都会受到大股东的影响,进而在决策问题上出现不满足社会发展或者市场发展的情况。在薪酬决策环节,大股东也具有绝对的发言权,导致薪酬决策存在偏差。

1.4 激励机制不健全

在企业制定激励机制时,其激励机制建立不够健全,目前我国部分企业在激励机制上仍旧处于摸索阶段,在激励时选择的手段相对单一,多为物质手段,并且以薪酬的方式进行。很多董事长的薪酬为年薪或者是年终奖,而总经理的薪酬则主要为工资和年终奖金,奖励的成分十分单一。对于企业内的其他部门、经理人,或者员工仅仅在每个月的月工资上进行奖励,或者是年末的年终奖加大奖励,其工资始终是按照市场标准,但是年终奖的金额多少则由董事长一人决定,导致该激励机制在企业内实施时,其实施效果相对较差。企业内的员工很难通过该激励机制提高工作效益以及工作积极性。

1.5 监督机制存在缺陷

公司在发展中要结合相应地监督机制,才能进一步发展,确保所有资源在分配时,其分配效果能提高。监督机制主要监督的人员为公司内的经营管理者以及公司内的少数股东。目前我国部分企业的监督机制不能建立完善的监事机构。公司处于一种高度集权的方式下,公司领导结合自我激励的方式,虽然节省了代理成本,但是牺牲了其他股东的利益。

2 完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措施

2.1 坚持相关原则

结合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公司在公司治理环节中,既要满足股东的利益,同时也应该协调经理人之间的关系。公司治理环节应该结合企业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实现监事会、董事会和经理人之间的相互制约,实现权责统一。公司应该坚持学习并且不断完善自身,任何公司的長期发展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在公司发展中,应该不断地总结经验,活学活用。通过激励机制的采用,明确各个岗位的责任。在公司治理中,应该实现共同治理,并且实现各个部门相互制约的局面。公司治理不是一个人的责任,而是全体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公司在治理环节,利益相关者应该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同监督。

2.2 股权结构改革

公司在股权结构改革环节,应该经过股东大会一致通过。在优化企业的股权结构时,应始终服务于企业的战略制定,股权改革是当下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实现股权改革与股权优化时应始终明确股权的优化只有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相统一,才能够使得股权的优化质量满足社会与市场发展。当前股权改革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在进行股权改革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舍弃个人利益。在股权改革中,其所面对的是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对立,所有权与控制权是一种等量的存在关系,两者不能完全分离,只有实现所有权和控制权的权利责任与风险共同承担,才能够约束股权改革,并且让股权改革的效果得到提升,而在股权流动环节中应该实现开放的流动,使得股权更加灵活。公司的投资主体顺利进入,原有的投资主体退出。实现股东利益和风险对等,无论是企业内的管理者或者是企业内的控制者,都应该承担企业在经营发展中的各类不同风险。股东的行为能力则需要与股权相匹配,如果股东的行为能力相对较差,仅依靠股权在企业工作,这一种股东并不能够为公司带来更多的市场资源与市场价值,而股权改革的分配目的就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股权优化环节,应该结合公司的整体战略,进行产值规划和品牌规划,掌握市场情况,及时进行技术改造。股权结构的设计过程中,也需要谨慎考虑,再引入外部股东以及动态管理方式时应实现股权改革。由于当前很多企业在经营时,都选择了董事会的经营方式,但是董事在公司经营以及战略方针的制定上经常会出现不同的分歧。为此,在明确股权结构优化环节时,公司应该树立全局观念,确定资本运营的思维。当前很多企业都需要降低特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公司中的法人代表以及个人代表应该采用转让或者是预留的方式。转让出来的股份可以吸引到更多的社会组织以及社会机构,使得其内在开展股权改革时,改革效果得到优化,最大限度地防止企业内出现一股独大的问题,从而实现股东之间的相互制约,共同承担利益和风险。公司应该结合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公司股东多元化。在企业的内部管理时,应支持企业内的员工持股,这种方式既可以改变企业传统的投融资方式,也能为企业筹集到更多的资金,并且切实地提升员工当家做主的意识和责任感,使员工对于企业的信任程度以及关心程度不断提高,这种方式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所有企业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时的工作积极性,让企业内的全体员工与领导共同配合企业发展,真正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与竞争力。进行股份的预留,公司将一部分股份预留出来,可以对核心技术人才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预留股份可以来自大股东,预留股份的数量应该控制在总股份的3%左右。完善方案的分配和分红的处理,预留股份可以实现激励机制的采用。鼓励公司内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持股,实现股权的激励效果。通过技术人员的持股,可以鼓励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更好地服务于公司,对管理人员产生约束。

2.3 公司治理结构的功能优化

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主要是实现公司内部契约关系的调整,公司股权结构在发生变化之后,公司治理结构也应该相应地调整。在公司治理层级关系梳理环节中,要将各个部门的关系理清楚。在治理机构设置环节,公司应该结合相关制度,对公司内部的各类代理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股东大会的设置应该具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力,股东大会是集体意志的体现,对股东权益的相关事项决定,不能参与到公司的管理中。公司应该由家族式的管理转移到董事会的治理中,股东大会的成员由董事构成,并且设立战略委员会、投资委员会等。战略委员会主要是结合公司所处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等进行分析,结合公司经营的内部优势,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对管理层提交的投资发展规划进行分析,制定经营计划。对公司整体的业绩发展水平进行监督和预测,对上述事项进行检查。投资和融资委员会主要是对投资发展战略进行管理和调整,完善审核年度投资计划和方案,整合绩效评估和考核方式。提名与薪酬委员会的制定主要是对高级管理人员的选拔标准制定,并且形成激励事项。

2.4 高管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完善

公司应该建立激励机制,采用实股激励的方式,站在时间跨度的角度分析,分成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激励机制可以采用薪酬的方式,如工资和福利。工资主要是薪水和绩效薪资。为此,企业管理者应站在公司长久发展的角度,对高管进行激励。采用股权激励的方式,公司的整体收益可以得到提升,股东和高管的收益都会增加。股权激励方案实施中应该坚持公平和公开的原则,使股东、高管等遵守相关原则。激励方案应该结合公司的利益和股东的利益,实现相互平衡。公司的激励方案应该结合企业的价值增长,高管的收益与付出应该相符,公司效益不仅仅与内部因素有关,还受到各类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高管付出对公司经济效益产生的推动作用非常大。在激励机制制定环节,应该结合外部因素。中期激励应该采用浮动薪酬的方式,公司给予高管一定的专项福利,从而在高管工作期间,对连续超额完成公司目标的给予现金奖勵。长期激励一般是采用股权激励的方式,经过股权优化后,公司有更多地预留股权,可以对高管产生激励作用。双方在自愿平等的原则上,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公司考核,用于高管激励的股权,不能像外部个人转让。股东之间在股权转让环节中,应该经过股东大会的商议。

2.5 内部监督制衡机制完善

公司的监管结构应该进一步完善,股东大会和监事会对董事会进行监督,董事会和监事会对经理层进行监督,监督结构呈现自上而下的方式。在股东监督环节,如果股东对公司的运营存在不满意的地方,可以提出股权转让。股东大会是最高权利机构,产生最大的约束力。董事会通过招聘或者解雇经理人的方式,从而对经理人的行为加以约束。对公司高管的约束主要是通过监事会完成,公司高层中,监事会主要负责监督,监事会对公司的财务和业务进行监督。

3 结语

公司经过股权改革后,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因此,公司应该通过激励和约束的方式,进行有效地监督,在集权的基础上,实现制衡。高层组织要合理分工,从而确保公司治理机制正常的运行。制度在制定中要留有一定的空间,应该实现机制的灵活性。机制在制定中,应该更加注重长期效益。

参考文献

王曙光,冯璐,徐余江.混合所有制改革视野的国有股权、党组织与公司治理[J].改革,2019(07).

郭立新,陈传明.控制权视角下股权治理对公司创新和绩效的影响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06).

猜你喜欢

股权结构监督机制公司治理
浅谈35kV总降压变电站运行管理
市场化程度和股权结构动态调整速度
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风险承担的关系研究
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风险承担的关系研究
浅谈我国二元股权结构
浅谈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政治信任建构
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关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