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策略的应用
2020-05-09李雪红
摘 要:伴随着高考体制改革的加剧,高中各个教学科目都迎来了相应的变革期,高中历史更是其中的代表。作为高考必考科目之一的高中历史,长期以来都得到了广大历史教师和学生的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在历史课堂上得到了运用。导入策略作为代表的先进教学策略,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运营效果,顺应了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趋势。本文将针对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以及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策略在运用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展开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课堂导入策略;具体应用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将决定学生能否具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推动新的教学方法进课堂是高中历史教师的当务之急。针对课堂导入策略的具体运用方法和相关策略,其制订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相应的提高,以及历史学习的习惯也得以顺利养成,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更是得到了相应的进行。针对课堂导入策略进历史课堂所应遵循的若干原则,和在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相关论述并且提出具体的运用策略,希望可以为广大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影响。
一、 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策略的运用原则
科学性原则:历史作为一门现实意义很强的教学科目,在教学过程中要符合相应的历史规律和历史原则。教师在进行授课活动时,不能盲目地按照个人的见解或者片面地理论进行相应的授课活动,应当科学、辩证地看待历史课程和历史内容。在进行课堂导入策略的运用时,也应当遵循这一原则,为学生讲解符合学生现状和接受能力水平的历史知识,满足学生的客观需求,切实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
主体性原则:高中生才应当是历史课堂的主人,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策略的运用时,应当考虑到这一现实,不能过度的以自我为中心来展开相应的历史授课活动,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在长期历史学习中所养成的历史学习习惯和相应的历史学习理念,进而达到统筹兼顾,才能更好地安排相应的历史课程,以促进学生主体性原则等突出在选择历史知识。教师要做好相应的课前导入工作,保证难度适中、内容适当,以真正的贴合学生实际情况,促进学生的历史知识的学习。
先后性原则:在进行课堂导入策略的具体运用时,要对于历史课本上的重点内容进行突出性的讲解,而不应该只是高效性讲述,直接将所有的材料进行简单的罗列和单一的导入。这样只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和教师的课堂授课时间,对于难度较高、学习意义较大的重点知识,应该和课堂导入策略进行相关的融合,从而使得学生在注意力最为集中的时候学习到相应的知识,以提高其学习效率。
二、 当前历史教学的现状以及课堂导入策略运用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上进行知识的讲解时不注重连贯性和有效性,也不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更不注重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只是麻木地进行历史授课活动,毫不考虑到学生的客观感受和实际需求,只是单纯的讲解历史知识,以求学生可以应付相应的历史考试,甚至是通过高考就算万事大吉。这种做法对于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没有做到位,并不注重对学生历史理论知识水平的培养和提高,从而使得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学习效率难以提高。
在进行课堂导入策略的运用时,也存在着诸多不当之处,一些教师的导入方法过于生硬,不尊重学生的现实基础,讲解和课堂无关的东西,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效时间被浪费掉,没有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教师不注重设置相应的问题悬念,不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前温习的引导,导致学生抱着迷惑不解的态度,进行相应的历史课堂的听课环节,所以其听课效率较为低下,也无法对教师所讲述的内容保持高度的认同和进一步的了解。在课堂上,师生双方缺乏相应的交流和沟通,教师的课堂导入策略的运用效果无法在第一时间内获知,也就无法进行下一步的改进工作,长此以往,使得课堂导入策略的运用流于形式,并不能取得预期成效。而以上问题和现状的存在,使得高中历史课堂导入策略的运用难以为继。
三、 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策略的具体运用方法
(一)运用历史典故进行相应的课堂导入,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的提高
教师在进行历史授课活动时,必须意识到历史科目有大量的历史素材可供引用,如何在历史课堂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得学生对于课堂的内容有着好奇心理和探索求知心理,这就需要教师运用相应的历史典故,以提高相应的教學效率。例如:学生对于历史典故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一些教师进行了针对性的运用,在去讲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之时,用雍正皇帝勤于政事,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康熙皇帝永不加赋的历史故事和历史典故,导入课堂的主体内容,吸引学生对于这一章节的兴趣,使得学生专心致志的听老师的讲解。教师在此过程中也对于课本上的知识进行了相应的诉说,带动了学生共同学习,然后再进行正式的授课内容,使得学生之前的认真听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保证了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听课效率的提高。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促进课堂导入策略的运用
学生在历史学习时往往感到枯燥无味,大量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时间需要去记忆,大量的历史意义和重要影响需要去进行相关的背诵,长此以往,历史学习效率难以得到相应的保障,反而使学叫苦不迭。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对于学生的现状有及时地了解,将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的作用进行深刻地挖掘,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丰富历史教学活动的素材和内容,拓展其深度。例如:某位教师在讲解关于太平天国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巧妙地运用了课堂导入策略,并且和计算机、多媒体工具进行了相关的结合。首先带领学生观看了和太平天国有关的教学视频,使得学生对于金戈铁马的太平天国历史有了一定的认知,对于洪秀全、萧朝贵和杨秀清等一系列领导人物的生平历史和个人事迹用PPT的形式进行相关的阐述,加深了学生对于他们的理解。并加上气势昂扬的音乐和相应的文字,激发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力度。如此种种,将使得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的作用得到了良好的体现,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发挥一定的作用,使得教师的课堂导入策略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但是在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的运用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一些教师直接从网络上寻找相应的PPT。进行直接的运用,产生了和课堂实际内容和学生的历史实际学习状况脱节的现象,也有的教师将所有的备课工作都交给计算机去完成,在网络上寻找现成的资料、在网站上寻找现成的教学视频,进行直接的粘贴和复制,看似节省了备课时间,但是,却使得教师的课堂导入策略的作用没有得到展现,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降低,并且也缺乏和教师的良性互动。
(三)设置问题悬念,促进课堂导入策略的具体运用
高中生们对于歷史上的疑问和谜团,有着浓厚的探索兴趣和探索欲望,对于未知的知识也有着好奇心理。因此,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对此加以良好的运用,在历史课堂上可以设置相应的问题和悬念,鼓励学生对这些历史悬念进行相应的探索和学习,进而完成相应的课堂导入环节,使得教师的课堂导入策略取得应有的效能,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发挥一定的作用和影响。与此同时,在设置相应的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际历史学习水平,不能难度过低,这样激发不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难度过高,这样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某些教师在讲解关于辛亥革命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在开篇就设置这样的疑问,你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吗?你认为孙中山总理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什么?这些内容都可以在课本上找到,这些知识也可以在互联网上运用计算机进行相应的搜集。学生在进行相应问题的探索过程之中,了解了课本知识,解决了这些问题,使得教师的课堂导入策略的运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四)结合生活实际和本土文化,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历史的学习往往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过遥远,从而让学生产生懈怠,没有足够的兴趣和动力。而在学习的过程中面对众多的时间线和事件,学生也难免会感到枯燥。这些就导致了学生对于历史学科学习的不重视,甚至产生了历史无用论。面对这样的情景,教师必须想办法转变学生的看法,让他们知道历史其实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其实历史和我们息息相关。在课上讲课的同时,可以与实际生活和本土文化相联系相结合,本地曾经就发生过哪些重大事件或者战役,哪位将军首领就是本地人,哪位名人的故里就在此处,等等。更直接的可以到本地的博物馆进行参观,重点讲解一些做工精美外形独特的文物,或者大家比较熟知的历史人物,面对这些实物,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欲望,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的重视性,从而让学生真正地喜欢上历史这门学科。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历史课堂上进行课堂导入策略的运用之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认识到导入策略的重要意义和相关价值,从而更好地为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历史学习习惯的养成、探索意识的激发增添一定的影响。注重设置悬念,注重讲解历史典故,注重鼓励学生进行温习,注重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从而为学生的历史学习做出相应的铺垫和贡献。作为高中生,在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时,不能盲目地听老师讲解做课堂笔记,而应当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资源,来培养自己的历史核心素养,使得自己的课堂时间得到最有效的运用。
参考文献:
[1]郑宏月.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策略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20):67.
[2]孙波.论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策略的应用[J].成才之路,2017(29):66.
[3]王永胜.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应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6(28):41.
作者简介:
李雪红,河北省石家庄市,石家庄市第二十四中学历史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