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升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差异策略

2020-05-09董晨

考试周刊 2020年23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

摘 要: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有一个很经典的故事:一个三岁的小孩在一个黑屋子里,那小孩喊:阿姨,你和我说话,我害怕。阿姨说:你又看不见我,我说话有什么用呢?小孩说:你和我说话,就有了光。这个经典简短的故事却寓意深远:孩子活在一个有回应的环境里,那么就意味着孩子活在光里;而如果活在一个没有回应的环境里,孩子就如同活在看不见希望的绝境里。同理可见,我们的学生个体内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那些能让生命绽放光彩的差异之光是客观存在的,然而,我们很多教师虽然认可这一观点却不愿意花时间或者说迫于烦琐的教学事务,没有时间去测查和研究学生的差异。有的教案中虽然有差异的内容,但看不出差异教学策略具体体现在何处,甚至在教学中想当然,以简单的成绩优劣对学生进行差异化对待,这显然是违背差异教育的初衷的,这样的课堂中孩子们的差异之光如何彰显?而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够积极测查学生的差异,及时反馈与调节教学,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加高效,这样“有回应”的课堂无疑是充满“生命之光”的。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

一、 在有效测查中把握差异

教学前有效的测量与调查不仅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内容,为学好知识打下基础,同时也能让教师根据学生掌握情况来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乃至“生成事先没有设计确定的新的学习目标,这些目标可以有知识技能方面的,也可以是情感态度方面的,或过程方法方面的,在这过程中,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以往,在课前测查中我们语文学科运用的比较多的就是预学单,通过对预学单的分析来测查学生的差异,但这一方式的局限性是预学单没有固定的模式,老师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根据不同的课型去设计新的预学单,这种低效率会让很多本来就承担了繁重教育教学任务的老师望而却步。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备课模板对预学查异的版块进行了细化,主要通过“读”“写”“查”“问”四个方面让老师们的差异测查真正落到实处。

例如低年級写话《买蔬菜》一课应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挖掘知识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来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写话兴趣。但教师对于学生生活的了解程度远远不如学生自己,因此课前有效测查、及时把握班级差异很有必要。备课前,教师通过谈话法了解到班级部分孩子从来没有去过菜场,对蔬菜的了解更多是通过课本、图片等方式,甚至有些孩子对经常吃的蔬菜都叫不出名称。针对这种差异性,教师对课前准备做了这样的调整:1. 读:读一读蔬菜的名称;2. 写:尽可能多地写一写能够形容蔬菜颜色、形态等方面的词语;3. 查:跟妈妈去菜市场买蔬菜,运用图文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4. 问:问一问身边人,运用多种渠道收集有关蔬菜的知识。课前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走出去,通过到菜场去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的方式了解蔬菜的特征,并通过图文的方式把观察到的蔬菜的样子画下来、写上它的名称,了解相关的知识,在课堂上再整体性呈现菜场情境,让孩子来大胆地介绍。在这过程中,既尊重了学生的差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获得了锻炼的机会,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又将课内外资源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写话的兴趣,充分推动了学生建构与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

又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詹天佑》一课,结合教学的重难点,教者精心设计了预学卡,在“思”的环节中,首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从课文的第自然段读出来,这是一个的詹天佑。因为”通过前测分析,我们发现学生能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说出对詹天佑的总体印象,但大都呈现出来的答案是“这是一个爱国的詹天佑。因为他一心要为祖国修好铁路。”学生的理解过于浮于表面,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不够深刻,挖掘不出更多的内涵。同时通过对比分析,我们也不难发现,学生在语言形式的呈现上存在着不同的差异:班级中为数不多的优等生侃侃而谈,语句流畅,表达生动具体;占大多数的中等生能基本做到语句表述清楚;小部分的后进生则表现出语句欠通顺,表述不清,令人很难会其意。根据此前测结果分析,教者再次认真钻研教材,决定紧扣课文的重难点,从篇幅较长的课文中提炼出关键语句,大胆舍弃旁枝末节,引领学生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去品词析句感悟人物形象。

二、 在动态调节中缩小差异

华国栋教授指出:“有效的教学应追求预设和生成的和谐统一。设计再好的教学,课上也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反馈的学生学习情况加以调节改进,并给予学生针对性地指导,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的确,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具有未知性与挑战性的旅程,在教学过程中,预设之外的情况会随时出现,但也正是这些意外情况,课堂才变得更有吸引力。此时的教师如果不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地指导,对教学不做必要的调节,那么,又如何去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教学是师生互动,不断生成的过程。这样的互动生成就需要教师及时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的反馈信息,并积极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

如《詹天佑》一文的初学环节中,在品读詹天佑形象时,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及时准确找到所有刻画人物形象的句子,老师先是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以优带差,实现学生间互相提高。同时也通过举手反馈的方式来了解所有学生句子的查找情况,对于那些未举手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引导全体学生都能感悟作者遣词造句之准确,感受詹天佑这一爱国工程师形象。由此可见,教师通过及时的多向的大面积反馈,既组织了教学,又及时了解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从而促使教师不断调节教学,引导学生重视文本,深入阅读,在此基础上对文本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整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缩小了班级个体之间的差距,实现了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还是以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詹天佑》一课为例,预学卡中的第2题为:“‘居庸关和‘八达岭的开凿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通过前测分析,发现对于“居庸关”“八达岭”开凿的不同方法,大多数学生都能明白方法的不同,但在具体表述时,仍还存在表述不清的现象。教者针对此现状,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利用文本,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者让学生画出詹天佑是如何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的,并在学习卡上完成隧道挖掘示意图。学生在此问题的引领下走进文本,积极运用分析、归纳、总结的方法去深入研究,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并通过自己的笔画出来,不知不觉中发展了学生的抽象能力,提高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理解的能力。在自学后的交流环节,请学生先说居庸关、八达岭隧道如何挖掘的,要求找出课文中的相关片段朗读来解决,接着交流隧道挖掘示意图,课件相机展示了正确的画法,随即进行了大面积及时反馈,了解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答题情况。对于画得有误的学生,教者了解问题出在何处,给予正确的指导。在这样尊重差异、照顾差异的课堂上,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都确实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应该说在对“大面积及时反馈与调节教学的策略”普及学习以及备课模板的策略版块细化要求后,全体老师都逐渐有了大面积及时反馈的意识,但是根据及时反馈的信息如何动态调节教学还任重道远。在常态课听课《嫦娥奔月》一课中,教师能通过“我会读准字音、认准字形”“我能理解词语意思”“我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等问题及时反馈学生对课文字、词、段的掌握情况,且通过开火车、请不同层次学生黑板板书等形式让反馈较全面。但遗憾的是在反馈之后,面对学生的疑難点,教师并没有主动地去调整教学,难点并未突破。如由反馈信息了解到学生对“树影婆娑”这一词义不理解这一难点时,教师只是简单地口述释义“婆娑为盘旋的意思,多指舞蹈”,但对于何为“树影婆娑”学生并没有理解。而在初学环节,当学生再次质疑何为“树影婆娑”时,教师仍然没有引起重视、主动调整教学以突破这一难点词语,而是简单告知学生“刚才不是已经解释了吗,个别的问题我们下课再交流”,让学生求知的火花一下子被熄灭。课后是否会去学习解释这一词语,不得而知。

笔者也曾听过一次精彩的及时反馈并调整教学策略的案例,直至下课仍回味无穷:教学《游园不值》与《宿新市徐公店》这两首古诗,在引导学生品味春光无限美好之后,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对本课学习进行一个拓展延伸。孩子们纷纷举手,有背杜甫的《春夜喜雨》、有诵贺知章的《咏柳》等,这些都是赞美春天的诗,都在教师的课前预设中。这时有生补充了他眼中的春天“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这是晏殊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浣溪沙》,全词抒发了悼惜残春之情,表达了时光易逝,难以追挽的伤感。“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这不同于课堂主旋律的回答,恰好展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认知差异,这也是课堂生成的最宝贵的资源,能让课堂上的言语实践更有力度。是呀,在叶绍翁眼中一枝红杏就是那生机勃勃的春天,发现红杏的满心欢喜从“出”字中喷薄而出。在杨万里眼中,稀疏的篱笆,普通的黄蝶,追蝶的儿童,虽说也是落花时节,却是幽静安逸的。而同样也是“落花”,在晏殊眼中却是“春光不在,韶华易逝”的伤感。教师及时了解了课堂中的反馈信息,并积极对教学做出了相应的调节,由“颂春”转向“伤春”,使学生明白万物皆有其美,人不同,景不同;景不同,情亦不同。在赞美春天的同时,我们更要珍惜这大好春光,从而由“伤春”转向“惜春”。“颂春”——“伤春”——“惜春”这样一个及时反馈、动态调节的过程,让课堂成为“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平台,在异质交流中让学生对春天、对时光都有了自己的感知和领悟,更是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实践,缩小了学生间的差异,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

由此可见,教师在恰当运用全面动态测查学生差异和大面积及时反馈与调节教学这个差异策略时,应更多地思考如何有效运用这些测查与反馈结果服务于教学。高效的课堂离不开有效的测查,而精彩的课堂更离不开及时的反馈与调整。认识有效测查与及时反馈的关系,并利用这一关系优化教学,将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作者简介:

董晨,江苏省扬州市,江苏省扬州育才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语文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