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日记教学:从关注学生的儿童立场起航

2020-05-09钱丽霞

教育界·上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儿童立场

钱丽霞

【摘要】微日记以短小的形式、灵活互动的方式、开放的思维成为学生我手写我心、我心抒真情的载体。文章通过笔者六年多来微日记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关注儿童立场来进行微日记教学的主张,在儿童的世界和微日记教学中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通道。

【關键词】微日记;儿童立场;自我表达

微日记,是把微事件、微心情、微景色、微启发……生活中一切引起学生关注或想法的事物用微日记的形式发表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互动。 微日记从学生个体的即时即景即情开始,在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和互动中发展。

一、以童趣为基点,找回儿童世界的快乐和多彩

开始写微日记时,为了寻找学生的兴趣点,我创造了 “电视连续剧”“读书ABC”“童话乐翻天”“诗歌发烧友”“故事连连看”“你我悄悄话”“词语麻辣串”等七类不同的栏目,采用抽签形式,每天有不同形式的练习。这些训练,像一个个有趣的游戏,学生乐写,想写,创作的灵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童眼看世界,鼓励学生即感即悟

找到学生的需求点,学生才会有更丰富的创造。

1.微日记是学生精彩生活的记录

学生在生活中总会有自己认为有趣的事、好玩的场所、好看的风景,这些让他们动心的事都很愿意跟别人分享,自然而然就能把一件事写出来了。

(1)和父母出去游玩时独特的感受

今天我和父母一起去西塘游玩。路上,我惊奇地发现有一处村落,家家户户都插着五星红旗!门两侧、房顶上、窗户上……无数面红旗迎风招展,像无数团火焰,似乎在诉说着曾经的光辉历史,又似乎在向我们伸出欢迎之手……

——张苏蒙

(2)班级中开展的有趣活动

老师今天发了一些小纸条下来,神神秘秘地说:“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张冠李戴!”我们组写姓名,其他组分别写时间、地点、干什么。游戏开始了,马上便凑成了一句话:唐朝毛泽东在水星看课外书。一说不得了,教室里全是笑倒了的人,笑声一阵又一阵。还有超级无敌搞笑的在后头——上午7:30蒋心璐在蛋壳里读一年级的语文书。全班同学更是捧着肚子,跺脚不断,蒋心璐则笑红了脸。最后一句也是最精彩的压轴大戏——中午12:00,蒋老师在笔袋里跳肚皮舞。这次更强,把已经笑得喘不过气的我们连眼泪都笑出来了。

——徐灏喆

(3)天气、季节的变化,拨动学生内心的琴弦

今天,下雨了,雨时而大,时而小,时而缓,时而急。小雨滴滴答答似首睡眠曲;中雨似竖笛,优美的乐曲从空中倾泻下来,就连风儿也给它阵阵响亮的掌声;大雨似交响乐,有些雨当小提琴手,有些雨吹圆号,还有些雨是弹扬琴的。连活泼好动的风儿也来了,当了最有号召力的大指挥家,哗呯呯嘭!多么振奋人心,多么令人激动,多么激起人们表演的欲望啊。这是场好雨!

——钱雨

2.微日记是学生情感的河流

现在的学生在很多人眼中,就是受尽宠爱的小皇帝、小公主,很少懂得感恩,更别提主动关爱他人。可是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才会发现他们对于“爱”有着与众不同的感受。微日记成了他们真情流露的地方。

(1)感受父母关爱时的内心悸动

有人说:“父亲不会爱,也不懂爱。”我不这么认为,父亲会爱,只不过他的爱是躲避人视线的。今天,我感受到了父爱。

仍处于生病期的我由老爸带去挂水。很快到了一点半,我的药水挂完了,老爸急匆匆地来了,我看了他手里的单子,老爸得了眼膜炎,需挂一瓶消炎药水。爸爸让护士帮他扎好了针,便带我离开了医院,我劝老爸先挂完水再走,可他就不听,说赶时间。

就这样,我坐上了摩托车后座,只见爸爸一手拎着药水,用打吊针的手开车。我默默地看着药水一点一滴地流下去。在去学校的路上,不知有多少人盯着爸爸看,我知道那不是嘲笑的眼光,而是感动的泪光。

一刹那,我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

——徐颖娇

和孩子们文评互动,渐渐地,我发现很多孩子在微日记中不只局限于自己的小情感,他们开始把视野投向更广阔的社会,写他们对社会上一些时事的看法,一些社会现象的思考。虽然没有完全脱去幼稚,但这是他们参与社会、心怀天下的第一步。

(2)对社会民生的关注

星期五上学,我发现小区正扩建停车位。挖土机猛烈地挖,不时发出刺耳的声音,灰尘漫天飞。是啊,现在的车越来越多了,扩建停车场是应该的,绿化的减少却意味着生机的减少。本有一棵棵苍翠挺拔的大树矗立在小区,现在却人间蒸发一样,不知去向。春意盎然的景象消失了,小区的一道风景线也消失了,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情还应该继续发生吗?

——赵忠亚

三、童言交流互动 ,有效提升微日记的文学境界

持久维持学生写的兴趣,要老师激励。微日记最大的特点是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教师可以利用这种交流互动,春风化雨般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他们一起欢笑、悲伤、感动、愤怒……让他们从文字中感悟生活。

1.交流,丰富了学生的感悟

微日记中全是学生的心里话,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他们采取及时的感情援助,或表扬,或鼓励,或开导,师生关系变得更融洽,学生也从中学会了多角度思考问题,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

(1)父亲的生日

今天,家作英语同步练上出现了一道题目——根据实际情况回答:你父亲的生日在什么时候?我茫然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道题目,却不知所措。在我的脑海里,根本无法把“父亲”与“生日”两个词联系在一起。每次都是妈妈提醒父亲快过生日了,我才“哦”一声。

我的喉咙哽咽了,一股说不出的酸楚涌上心头,只得凭着记忆找了个最接近的日子填了上去,心里却十分复杂。

——谭智千

(教师互动:把这篇短文给爸爸看吧,问问他的生日,牢牢记住,爸爸一定能够懂得你的心意。)

(2)毕业的骊歌

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毕业,总觉得轮不到我们毕业。自从上了六年级,我才对自己的即将毕业有了新的认识。毕业是什么,是离开母校,是与好朋友的分别,是对老师的怀念。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股空空荡荡的感觉涌上心头,鼻子酸酸的。六年的美好时光即将结束,每位“终极三班”的同学以后还会联系吗?我也会让学弟学妹们悄悄地唱着骊歌送别吗?真不愿意离开童年的岁月。唉!“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钱雨

(教师互动:感受到你的伤感,老师也一样,舍不得即将毕业的你们。伤感的同时为你们即将升入高一级学校感到高兴,我的目光永远追随前行中的你们。)

2.激励,唤醒了学生的智慧

激励,是教育的真谛。我们在“自主写微日记”校本课程实践过程中,也采取了特别的激励措施:两周评一次“微日记之星”,颁发表扬信,及时告知家长;把相同题材的微日记做成专辑,如“美食专辑”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专辑”“赏桂专辑”等等,供全班同学欣赏;还把学生的微日记发到QQ空间、微信朋友圈,让更多的学生、家长、同事和社会人士参与其中,进行点评。

“自主写微日记”的教学实践,努力在平时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让语文味和儿童味共存。微日记虽小,因其对儿童意义的尊重,努力为学生的精神成长和学习力增长同时播下种子,能为学生的童年生命奠定丰厚的底蕴。

【参考文献】

[1]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2]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英国)鲁道夫·谢弗.儿童心理学[M]. 王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儿童立场
基于儿童立场,让课后习题变变样
数学规定:儿童视角下数学文化的关照
“儿童立场”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让“手中的画”更美
儿童立场——英语活动课应从这里出发
站稳立场,让课堂成为“主阵地”
走进“童画世界”:触摸美术教育的风景
基于儿童立场的品德教学设计与教学
基于儿童立场的品德教学设计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