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言鲜活起来

2020-05-08喻旭初

华人时刊·校长 2020年2期
关键词:空对空老套套话

喻旭初

人,每天都要说话;有些人经常要写文章。生活离不开语言。说的话,是口头语言;写成文,是书面语言。无论是说还是写,人们都喜欢听到,看到干净的语言、鲜活的语言。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说话让人爱听,有些人说话令人讨厌。后者说的是套话。“校长讲的话,往往趋向公文化,也就是跟着上级说,上级怎么说,他就怎么说……普通中小学教师讲的话,往往趋向于专家化,跟着专家走,专家怎么说,他也怎么说……专家空对空,中小学教师也有许多空对空”。这些套话为何让人听不进去呢?“原因是一部分人反复讲,重复多次就成了套话;一部分人就要反复听,但是听了多次就会抵触,就会反感,尤其是空话反复讲,让人更加反感……从语用学的角度讲,这就是语用力量磨损的表现,因此无法做到有效表达。”(程红兵《语言格式化即思维格式化》)

套话,就是老套的话、陈旧的话。早在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就竭力反对说套话。他主张“陈言务去”,用现代口语说,就是一切陈旧老套的话务必去除。他提倡用清新、时鲜的语言来表情达意。千百年后,套话仍然盛行,韩老先生地下有知,定会痛心不已。

不管什么人,要把话说好,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诚,二是清。诚,就是要说真话,说实话;清,就是要說清楚的话,说明白的话,对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要求。对中小学教师来说,教学语言一要清晰,二要自然,三要简明。清晰,就是要概念清楚,条理分明;自然,就是不要拿腔拿调,不要矫揉造作;简明,就是不要重复啰嗦,不要冗长沉闷。好教师尤其是优秀的语文教师,都很重视语言修养。他会根据课文语境、学生需求,灵活进行表达;有时轻声细语,如山间清泉,静静流淌;有时慷慨激昂,如海中巨涛。清晰、自然、简明,加上真诚的情感,这样的语言就能产生温度,使学生感到暖意融融,引起共鸣,就能产生力量,使学生心扉大开,思维活跃。对普通人来说,日常交际语言虽不必像教学语言那么讲究,但至少要说对方能听懂的话,说对方能接受的话。口头语言如此,书面语言也该如此。

语言水平反映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每个有文化的人,都应远离套话、空话,使语言清新、鲜活起来。人,就要说人话,就应自然地说,自由地说,带着真情去说。用鲜活的语言进行教学、与人交流、撰写文章,生活将变得多彩而温馨。

猜你喜欢

空对空老套套话
杜绝认证考核“空对空” 细则标准来规范
开启“野兽模式”F-35可挂16枚导弹
套路
2014年浙江高考问题作文诊断(上)
反腐责任不会“空对空”
白色减龄术!
我的“套话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