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课堂中渗透“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
2020-05-07蓝欣
蓝欣
摘要:为了在历史学科教学中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能力的导向作用,笔者尝试在《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这一课中合理渗透“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针对本课分别进行了两种不同教学策略的探索。
关键词:核心素养;家国情怀;七年级上册;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2-057-2
为了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民族共同体意识,笔者尝试在《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这一课中合理渗透“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通过对课标的分析,笔者认为在本课中还体现出了“爱国”、“文明”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于以上分析,分别设计以下两种教学策略。
一、促进民族融合,培养中华共同体意识
1.授课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自十六国以来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民族融合进程,培养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首先,简要说明了自十六国以来直到北魏统一北方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这为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其次,比较全面地讲述了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和采用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强调孝文帝改革对推进北方民族大融合进程所产生的积极作用。通过学习本课,能够促进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念,认识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是中华民族融合的重要基础。通过对孝文帝改革的学习,认识到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锐意改革,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他勇于追求自己的中原梦,坚持努力付出。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实现梦想是需要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理解民族融合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中华共同体意识。
2.授课思路
本课应该把着力点放在民族融合上。民族融合直到现在依然是很重要的一个话题,中国本就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因此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各民族的共同努力。联想到主题教学,这一课对学生应有所启发,所以把主题定位“促进民族融合,培养中华共同体意识”。结合当今国家和国际形势现状,学生更需要从小树立正确的民族融合和团结的价值观念。笔者曾经阅读过一本关于鲜卑族的书。当时考虑到鲜卑并不是一个被大众所熟知的民族,但在看了这本书以后,笔者很欣赏孝文帝身上的精神。这是一种为了实现目标可以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笔者希望通过这一课能给学生们带来一些启发和引导。孝文帝有这样的中原梦正是因为当时处于民族融合的大背景,让鲜卑这样一个小众民族有机会接触到汉文化,而孝文帝的改革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基于上述分析,笔者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线索:从孝文帝的中原梦开始,到追梦和实现,再联系到我们现在的中国梦,这中间不可缺少的核心都是民族融合。
3.不足之处
(1)还不够直观地突出孝文帝为了实现梦想坚持不懈的决心和毅力,让学生认识到实现梦想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从而对他们现在的学习生活有所启发。
(2)在分组的过程中,学生基本上都是按照预设展开讨论,体会到了孝文帝改革的艰辛,也分析了迁都洛阳的原因。但是通过分组合作发现只提供图片分析是不太够的,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难度较大,应该是通过数据或者材料得出的效果会更好。
(3)时间分配不够合理,课后缺少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吸收和练习。
(4)授课过程中舍去了淝水之战这一子目,没有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同时以此思路进行授课不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对“文明”的认同。
4.改进对策
(1)今后应在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上多下功夫,可以增加一页关于这一点的课件说明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
(2)应增加介绍平城与洛阳两地的基本情况和条件,让学生更好地获取有效信息进行比较。也可以采用问答方式来引导学生,例如,“他们的祖辈或者父辈为什么会来到洛阳?”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情境中进行有效分析。
(3)前期时间可以进行适当压缩,为课后练习多留出一些时间。
二、中华文明由不同民族文明交融而成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就是在各民族不断地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文化是不同民族文明相互交流、交往、交融的结果,增强学生对中華文化以及民族和谐的认同感,笔者对本课的教学又做了如下调整。
1.授课目标
这是初一年学生第二次接触民族交往的问题,理解还比较生疏,有一定难度。首先,笔者通过自身实例让学生体会到民族融合如今在生活中已随处可见,同时也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再围绕民族交往的问题,分析其背景(历史发展趋势)、措施、效果等来突破学习难点。借助材料让学生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民族大融合是历史发展趋势,同时利用小组讨论和学生活动加深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理解。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孝文帝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肯定其促进民族融合、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做法,加深学生对民族融合、民族共同体的理解。孝文帝改革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融合。北方少数民族凭借武力迁移至黄河流域,受到汉文化的深入影响,并逐渐融入汉族。本课对于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中的“文明”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有很好的教育启示作用。
2.授课思路
首先以秦长城图片导入,秦长城长度超过万里,标志着万里长城的开始,知道建长城是为了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西晋时期,五湖内迁,两种文明之间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引入“文明”概念的同时导入新课《北魏政治与北方民族大交融》。
文明交往:当少数民族内迁,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让学生根据课本和地图册材料思考两种文明如何交往,引导学生明白民族交往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文明碰撞:在这样的趋势下,两种文明除了有交往亦有碰撞,导入淝水之战。简要介绍淝水之战后,让学生根据课本和材料分析前秦失败的原因,让学生理解前秦文明落后亦是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文明发展:淝水之战后,南方延续了汉文化的传承,北方却陷入分裂割据,直到北魏政权再次统一黄河流域。作为又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北魏该何去何从?马背上得天下是否可以马背上治天下?由此导入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通过材料分析孝文帝迁都的原因,指出迁都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汉文明。通过简短的小游戏概括汉化政策,分析汉化政策,理解北魏学习汉文明还包括了礼仪文明方面。
文明交融:展示图片,理解文明之间的学习借鉴是相互的。根据材料及课本理解孝文帝改革的影响。思考:鲜卑文明是否消失?让学生理解鲜卑文明如何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联系实际:面对外来文化,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对本民族的文化又该怎么做?
本課教学内容线索清晰,中心突出,45分钟的教学时间显得充裕。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中华各民族融合的历史。漫漫历史长河中,各时期各民族的文明,最终融汇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教学设计中安排学生参与相应的活动,通过思考、讨论、人物评价等,加强对“我们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的认同。
综上所述,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明白中华文明是由不同民族文明不断交流、交融的结果,理解中华民族是由不同民族共同构成的。鲜卑族文明并不是消失了,而是在不断地交往、交流过程中,与汉文明交融,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历史学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价值就是以史为鉴,这节课除了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外,还应让学生知道如何正确地看待不同文化,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与少数民族同胞和谐相处、相互包容、相互学习,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刘金涛.创新学习三级训练七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M].广州:南方出版社.2005年版.
[2]任志鸿.初中新课标优秀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M].广州:南方出版社.2005年版.
[3]任志鸿.初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历史七年级新课标川教版[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5年版.
[4]刘德,林旭.初中学习高手七年级历史北师[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金尚中学,福建厦门3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