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

2020-05-07吴建基

关键词:实践方法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吴建基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和能力发展的黄金质变期,在这一阶段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良性引导,能够让学生受益终身。本文也将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侧重点,立足于高中阶段的生物课堂,分析高中生物教学核心素养培育的重点,列举出相应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广大教师构建更加高效的生物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培育重点;实践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4-060

核心素养从始至终都是各科教学关注的重点内容。生物本身就具有十分明显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特点,由于其自身的学科特质,也决定了课堂上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针对具体的内容进行教学。对此,教师就需要认真分析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内容,制定出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引导学生养成理性思维,帮助学生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懂得敬畏生命,尊重自然,主动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

一、分析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培育的重点

第一,高中生物应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要求学生拥有严谨、认真的态度,懂得在学习中做到实事求是,并用科学的角度和思维去解决问题,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对此,教师应在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学的事实和本质,要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去探索事实背后存在的自然规律。例如,在学习DNA分子结构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用硬纸板去代替脱氧核糖,四种氨基和氢键,而且要把硬纸板涂成不同的颜色,让学生自己建模,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使得学生能够逐步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

第二,高中生物应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学生应把自己的认知当做出发点,对个人和社会进行理性的解释和思考,并以此为基础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故此,教师也需要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的同时了解社会的重要价值与实践意义,要让学生拥有造福人类的价值取向,提高学生自身的责任感。引导学生主动去关注社会上生物发展的热点问题,并利用所学知识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例如,在学习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翻转课堂的方法,先为学生展示出相关的视频,然后教师还要为学生布置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在课堂上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鼓励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并且要懂得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而且,教师还应在课堂的最后阶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完善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问题,真正实现课堂的集思广益。

第三,高中生物应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要让学生懂得敬畏生命,尊重生命。而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生命观念,指的就是对生命状况和关系进行解释的能力。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生物学科是与现实生活中的生命体联系最为密切的,所以教师也应让学生认识生物的多樣性和统一性,具备生命观念的基础,然后完成问题和任务的探索与研究。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原理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联系到农业生产活动,让学生以自己的所在地为出发点,分析农作物种植区域因天气而减产的原因,让学生用光合作用的原理进行解释,然后再总结出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也能够逐步掌握物质与能量观这一基本的生命概念。

第四,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科学探索涉及到对生物现象的观察,对实验的设计和猜想,对结论的总结与提炼等一系列程序。例如,在DNA模型制作的时候,学生就需要继续思考如何复制DNA,虽然大多数生物教材都已经介绍了相应的复制实验,但学生却只能通过观察去总结相关的理论,并不能参与到全保留复制中去。所以,教师也应为学生设计出更加多样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锻炼自己的操作能力。

二、分析高中生物教学实践的方法和措施

第一,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不能强行把抽象的理论灌输给学生,忽略学生的实际吸收效果和认知水平,而是要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点灯人,凸显出学生的核心地位,使学生可以真正体会到生物知识和规律形成的过程,也能够在动手操作的时候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高自己对实验的理解和思维能力。教师要为学生保留充分的独立思考空间,引导学生主动设计实验,参与实验,而不是过度干预学生的探究活动。例如,在学习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有关内容的时候,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这一事件涉及到的一些基本知识,特别是性状分离实验,要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性,让他们分析这一实验所采用的方法,整理出实验的一般步骤和程序。而教师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推动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突破重点和难点,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持续性的锻炼。而在学生讨论完毕之后,教师也应让小组成员选派一名学生,来表达,并阐述小组内研究的结果,让班里的其他同学进行参考或者是点评,真正实现课堂的集思广益,而学生也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懂得团队配合的重要性,提高合作精神。

第二,教师需要对自身的知识进行强化,虽然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但是高中生的学习仍旧需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对此,教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同时也应具备独特的人格魅力,以更加包容且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整合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顺应新课标的基本期待。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把原本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象性的内容。例如,在学习细胞增殖和分化有关知识的时候,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用言语给学生描述,那么就难以把微观世界的内容展现出来。对此,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出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动图或者是视频,让学生能够学习与有丝分裂相关的知识,让学生懂得解读图像,分析图像背后所蕴含的生物学规律。而且,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可以让学生懂得去分解物体的结构,把局部和整体相统一,拓展自身的思维和视野。教师也应积极参与各种生物教学的调研实践,研究专业化的课题,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

第三,教师应整合各个学科之间的资源,充实现阶段的课堂教学内容。学科与学科之间尽管在教学重点上存在区别,但他们彼此有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所以教师也应从更加多样化的角度出发,完善学生的知识架构,让学生能够建立起更加全面的思维框架。例如,在学习叶绿体有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在化学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思考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而且,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哲学理论与生物学规律联系到一起,让学生能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另外,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意识到生物知识与现实世界的实践意义,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探究,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挖掘生活中的生物元素,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并不是一座孤岛,他们会主动挖掘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的培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教师才更应选择合理的方法,从多个角度思考去调整课堂教学的结构,反思并总结自身在课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理性思维,社会责任意识,生命观念,科学探索能力这几个角度论述了高中生物教学核心素养培育的重点,充分尊重了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能力发展情况,并且也结合了高中生物学习的具体内容,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章吉.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J]. 高考,2019(23).

[2]晏迟红.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 中外交流,2019,(36):260.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甘肃 白银 730600)

猜你喜欢

实践方法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翻转课堂实施策略探索
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实践方法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探究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理论与实践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