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有效策略

2020-05-07遇晓强

关键词:训练量高中体育

遇晓强

摘要:在我国教育体制深化改革的今天,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高中阶段的体育教育对学生的将来的发展影响十分突出,其在青少年身心素质发展中影响巨大。不仅能够增强青少年身心素质,还有助于开发学生思想品质。所以本文将以高中田径项目的训练强度、训练量为研究点,旨在提高训练有效性,保障训练价值。

关键词:高中体育;田径项目;训练强度;训练量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4-022

在高中体育教育中,田径项目的训练是基础也是重要内容。不过从当前的教学大环境、大背景来看,田径训练是我国高中体育教育中薄弱环节。无论是训练强度还是训练量都需要不断完善。考虑到这样的问题,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训练方案,保障青少年身体素质训练有效性,本文也将提出有效训练方法、训练对策。

一、完善教育体系

高中田径教育中,为保障体育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就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完善教育体系。田径训练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同时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也有很大帮助。在田径训练时教师一定要综合考虑,按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创立完善的教学、训练系统,保障学生身体素质训练有效性。

首先高中体育田径训练需要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不论是制定还是完善训练计划都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切实维护学生的根本利益,要合理调整、科学安排学生的训练时间、训练条件。确保学生田径训练和文化课学习两不耽误。在提高学生文化课成绩的同时,帮助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在田径教学前,教师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匹配的训练计划、训练内容。设置奖惩制度、奖罚体系以激发学生训练热情、训练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田径训练中来,保障学生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其次要落实奖惩制度与训练计划。如200米短跑的训练就需要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并奖励跑得最快的学生,如一些小礼物和奖状。而对于没有能够在时限内完成任务、完成目标的则要制定小惩罚,例如唱歌、蛙跳等。用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激励学生,同时也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的参与田径训练。

最后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教育方法和知识储备也在不断完善更新。对此田径训练和管理方法也要不断突破自我。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综合素养必须不断地完善和提升。体育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需求以及学校发展特点,不断调整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思路。要制定合理的、先进的训练计划。用科学训练模式,保障学生的训练量、训练强度达标,以保证达到训练效果。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教学效益合理性。此外体育教师需要通过多样化多手段的方法准备体育训练资料,为学生提供合理训练方案和计划。例如查阅数据、查阅网络文献等。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要做好学生训练情况分析。根据田径训练强度和要求调整训练内容、训练计划。要保障学生充满热情,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

二、合理调整训练强度和训练量

高中的体育教育阶段,学生此时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身体素质基础,不过因学生平时缺少训练行为,所以学生有些潜力得不到开发。高中田径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要控制好田径训练适应度和强度。要参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情况合理训练。假设体育教师训练安排中,学生的训练量过高、训练强度过大,很有可能至使学生的身体无法承担超负荷训练而受到损伤,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后遗症。例如超负荷蹦跳很有可能会损坏半月板,超负荷跑步有可能会拉伤肌肉。过多的训练会导致学生身体受伤,并对训练产生抵触情绪,这些因素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最后体育成绩、体育水平。过少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无法达成训练效果、训练目标。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同时也无法保障体育教育水准、水平。如果教师能够合理控制训练量和强度,并且教学过程中充满了乐趣,学生就能够主动参与其中。基于这样的条件考虑,体育教师一定要做好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有效控制,要体现合理教学追求。例如100米加速跑中,如果让学生持续性地加速往返跑,那么大部分学生往往只能做到3至5个来回。如果让学生以中等强度,例如80米快跑,20米慢跑,则可以让学生跑7至8个来回。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计、科学安排训练内容、训练方向,这样学生就能够获得非常好的训练效果。

三、平衡训练量和训练强度

初中田径教育中,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把握好学生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最为关键的就是,教师要平衡二者,科学调控训练量和训练强度比例。这样学生的身体素质就能够获得非常好的成长。例如800米跑中,如果要求学生跑3次,那么学生能够很快地完成任务,如果让学生跑5次,后3次学生通常速度就会大幅降低。教师要平衡量与强度之间的关系。对于这一点,教师平时要做好测试,包括各种短跑测试、体质测试、健康饮食测试等等。并结合所得信息,合理调整训练强度、训练内容。对于身体比较差的学生,要让其巩固基础,打好根基,前期多进行一些难度较低的项目,例如800米跑只要求跑2次。对于能力比较好的学生,则要在保障健康与安全基础上,提高难度,例如800米跑的时候,仍旧让其跑3次,不过每一次最后一圈加速跑,其他几圈可以用匀速跑。要合理增减和控制强度与训练量,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成绩。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学生身体仍在发育,并且渐渐成熟,是学生田径潜力最后的开发阶段。此时体育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训练方法、训练思路的研究。要根据学生身体情况、身體素质表现制定合理、科学训练计划。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平衡训练量与训练强度,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健康成长,获得更好的体育成绩。

参考文献:

[1]杨玉苓.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如何贯穿素质教育[J].田径,2020(5):13-14.

[2]李加前.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田径,2020(3):14-16.

[3]张虎.高中体育田径项目中短跑的力量训练研究[J].田径,2020(2):46-47.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江苏 丹阳 212300)

猜你喜欢

训练量高中体育
刍议初中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
分析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的强度及训练量
高中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要点分析
关于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相关探析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关于青少年田径训练量及训练强度的分析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