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中考语文复习有效策略的实践

2020-05-07田坤

天津教育·中 2020年2期
关键词:中考复习诗歌教学课外阅读

田坤

[摘要]我们所施教的初中语文部编教材具有暖人心田、启人心智、从善向美的学科特质,学生进入九年级的学段,中考科目全面展开,语文知识的查漏补缺,以少胜多的学习方式尤为重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能力水平,使中考语文的学习与复习更精准、省时、提高、充实、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需要我们语文教师积极探索语文教学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考复习;诗歌教学;作文练习;课外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能力水平,使中考语文的学习与复习更精准、省时、提高、充实,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这需要我们语文教师积极探索语文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诗歌教学引导学生揣摩语言,品读悟情,注重横向、纵向的内容与数量的积累。培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学生充分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传统文化,可以增长见识,洗涤心灵,提高修养。在新课改背景下,统编教材每册书都有相当数量的诗词供学生诵读涵咏。

(一)同一主题不同诗文的积累

统编教材中的古诗词大多按照统一主题归类安排。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积累同类主题的其他古诗词。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课本上的古诗词,还可以通过拓展延伸,丰富学生的知识。

比如,在教学思乡主题的一组诗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其他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词;在教学豪放派或婉约派的一组古诗词时,教师可以引入相同风格的其他古诗词,增加学生的诗歌储备量……长此以往,学生可以接触、学习教材之外的许多篇目,古诗词的积累会不断丰厚起来。

(二)同一作者其他诗文的积累。

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风格,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在这方面进行补充。比如,学习李白的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补充阅读诗人的其他作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人浪漫主义的豪放不羁;学习杜甫的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吟诵诗人的其他诗篇,充分体会现实主义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学习王维的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诵读诗人的经典作品,理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风格特点……总之,广泛的诗歌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进而提高古诗词修养。

二、作文练习强化读写结合,实施八项训练点,培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在众多的作文教学课堂上,普遍存在着重写作技巧,却轻作文素养的弊病,从而导致学生在写作时时常出现肤浅、套路化的问题。因此,我们要认真训练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从人文素养、思维能力方面发挥语文学科应有的作用,教给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技巧,才能使学生的写作素养得到根本性的提高。

训练一:标题拟写,独树一帜。俗话说:“题好一半香,花香蝶自来”读写文章要看标题,文章的奥妙是从标题开始的。自我命题是精华的浓缩。去年天津市的作文考题就是在历练学生的拟题能力。对此平时的新闻材料中平凡小事的不平凡,革命英雄主义的大气磅礴,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等都成为浓缩拟题的绝好题库。

训练二:立意角度别出心裁。设置一个方法:小中见大法(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生活里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声轻轻地呵护就可能就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街角处一道卑微的背影,一件平淡的小事可能就折射出高尚的人格,自然中一颗坚强的小草、一颗焕发新生的老树,可能就诠释了生命的姿态。对这些生活或自然界中常见的小事、小物、小动作以精细的笔触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教材中朱自清的《背影》,杨绛的《老王》,课外鲁迅的《一件小事》是最好的模拟写作范本。为此,带领学生进行有梯度的练写,卓然出成效。

训练三:教给学生学会选材关。所选材料要涉及心灵史,诸如:感恩、挫折、成长、亲情、校园等生活,要求材料选择真实,扣人心弦。为此一定做到情感动人、打动人心、真实可信。其做法可让每位学生向教师提供自己的真实的生活素材,原汁原味的,个性张扬的,温情感人的,甚至是不堪的伤心事,只要是亲身经历的都可以。从学生的童言无忌至历练成熟的过程,教师都可帮他提炼修改,这样就避免学生生搬硬套或盲目抄袭写作素材的现象出现,时刻告诉学生自己的感情好比一架钢琴,生活就是弹钢琴的手,它胜过肖邦和李斯特,能弹出各式各样属于自己的“生活小品和奏呜曲、哀歌和赞美诗”。所以作文不是编生活,而是自己的感同身受,我手写我心。

训练四:结构形式一目了然。方法是线索串联。借鉴的范本是教材中的小说、散文作品,可謂千百言如一句,又有线索在手,就是为了使结构浑然一体,争取作文结构能运用自如。

训练五:文体选择稳中求精,方法是精雕细琢。现在尽管作文除诗歌、戏剧文体不限,但大部分学生擅长写记叙文,俗话说:“与其伤其一指,不如断其一指”写记叙类的作文,不能只是集中笔墨叙写故事的梗概,还要善于描写一些细节。以追求精雕细刻的写作效果。为了适应学生,可引导他们尝试进行细节描写单一训练,然后组合成篇的训练。如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烘托、物品特征、动词、形容词的联动使用与整篇训练相结合的方式。

训练六:语言外衣绚丽多彩,方法有两种。

1.引用诗词法。古典诗词是祖国古典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六本语文书中的大部分诗词孩子们都能背下来,不能只是应对中考的诗词默写,那是一种文化的浪费。教材中的文质兼美的诗词佳句能给予作文独特审美享受,教师让学生常直接或间接地引用古典诗词来表情达意,学生可以借诗词引出叙事的环境、抒发情感、展开议论。2.修辞,犹如语言百花园中的几朵绚丽多彩的花朵。有意识地甚至是明明白白地告诉学生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法来写语言,应该是作文语言魅力的体现,拿分的关键点之一,所谓:文有诗书气自华。积累这样的句子,成为学生练写作文语言常态化的内容,有利于积累,更有利写作进步。

训练七:开头一见倾心。训练的方法是:L点明中心开头;2.叙述起因开头;3.描写人物开头;4.描写环境开头;5.提出问题开头。

训练八:结尾收束遒劲有力。所谓“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训练的方法是1.卒章显志法;2.抒发情感法;3.含蓄启发联想法;4.首尾呼应法。

三、课外阅读训练,锻造学生对文章内容、主旨、人物和写法进行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引导考生通过寻觅文本最后内含的信息,学会结合自己的语言完满地答出。根据近几年中考的命题走向,把散文阅读列为重点,集中训练三种能力。

1.培养学生语言鉴赏能力和规范答题的能力。

2.结合语境体悟修辞手法的使用对表现事物特点、表达作者感情的作用,并能用专业的语文术语,按照约定俗成的规范答题模式表述。

3.培养学生对语段信息的筛选和对主要内容的概括。并对作品所涵盖的人生意义进行挖掘和训练,训练的散文材料来源是中华读书网中即时发表的有时代特点的美文。中考语文复习可以说是一场集中优势兵力的“歼灭战”,徜徉陶醉于其中的“持久战”,如果说学无定法,教更无定法。

以上所谈就是我们在多年中考语文复习时一些做法,应该说,不是尽善尽美,也非万全之策,中考复习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殊途同归之事,大家复习的时候,只要路是对的就不要害怕遥远,只要认准是值得的,就不在乎沧桑变化,如果我们不断地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那么我们就没有辜负语文生命的馈赠!

猜你喜欢

中考复习诗歌教学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的中考复习策略
减轻师生负担,提高复习效率
中考数学复习有效性之我见
语文中考复习的有效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