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性研究

2020-05-07闫治明

天津教育·中 2020年2期
关键词:综合素质有效性小学生

闫治明

[摘要]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前提下,教师也在不断创新和优化学生评价工作,尤其是针对小学生的评价工作,更需要保证全面性和科学性,避免打击学生自信心和自尊心,以使其保持学习信心和兴趣。综合素质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时,需要教师从小学生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两个方面进行考虑,确保通过评价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效性

在传统形式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对学生考试成绩的评价占据较大的比例,而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能力和素养则比较容易被忽视,即综合素质的评价缺少全面性,不利于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创新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通过科学、全面地评价提高评价有效性,发挥其积极作用。

一、以尊重学生为评价原则

尊重如同春雨一样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滋润学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兴趣。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教师需要做的就是不采用统一的标准对其进行评价,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意见和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的层面分析和解决问题,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感受。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在教学活动、回答问题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这是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开阔,看待问题总能够发现不同点。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或是作出的解答,教师要予以鼓励,而不是急于否定学生,要做到相信、尊重学生。在评价小学生综合素质时,教师也要做到尊重,并将其作为评价的主要原则,为提高评价的有效性、科学性奠定基礎。

二、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要注意评价方法的多元化。传统形式的评价都是以班主任为主,在每学期期末对学生进行评价,且评价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导致评价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局限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如果能够在评价时采用多元化方法,利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式开展评价工作,而后再由各学科教师进行评价,班主任进行总结,则能够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多元化评价方法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教师评价。小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教师的鼓励能够使其心情愉悦,了解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定位,进而增加自信心。

2.学生自评。自我评价能够使其反思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有利于学生进步,可发挥出很好的教育作用,因此教师可以经常使用学生自评的方式进行教学,并将其作为评价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

3.学生互评。互相评价是学生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一个机会,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法,在使用学生互评方法时,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评价能力,进而提高学生互评在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作用。总之,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需要保证评价方法的多元化,从而保证评价的有效性,发挥其作用,促进学生发展。

三、丰富评价综合素质内容

(一)重视学生作业评价

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也是综合素质评价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引导并且调控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日常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语最好是鼓励性语言,激发学生自信心和积极性。例如:批改你的作业就是文字的享受,徜徉在充满魅力的字体中,如果在解题时能够在认真一些会更好;最近你的进步很大,奖励你一颗爱心等。通过这些鼓励性的语言,则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心态和品性,使其学会从欣赏的角度去评价他人。因此,小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中要注意评价学生的作业,提高评价的作用。

(二)关注学生学习习惯

人才源自知识的积累和丰富,而知识的积累和丰富与学习、阅读关系密切。因此,在评价小学生综合素质时,需要关注其学习习惯,从这个角度评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能力和学习有效性,评价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无止境地补课、做练习题,而是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在完成课内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适当阅读课外书籍、学习课外知识,从而达到积累和丰富知识含量、内容的学习目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心灵能够得到滋养、头脑更加充实,有利于学生一生的发展和成长,学生只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积累丰富的知识,并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其日后发展。因此,在评价小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对其进行科学评价,保证评价的有效性。

(三)观察学生进取精神

小学生的进取精神也是综合素质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是人性格的主要特征。进取精神能够推动学生向着未知的领域前进,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使其意志更加坚定,是现代学生成才的必然要求。为此,教师应尽力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使其不畏困难和艰险,始终满怀信心地前进。只要学生拥有能够从“风雨”中站起来的勇气和力量,有进取精神,那么他所经历的失败就是短暂的失意,在未来一定会成为成功者。因此,教师在评价小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观察其进取精神,对此作出科学且合理的评价,并且通过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进取精神在人生成长和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而努力配合教师。

(四)重视学生心理素养

评价人才的第一标准不是成绩,而是这个人的品性。但是,在应试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影响下,教师、家长、学校和社会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且将其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现实却总是出现相反的情况:北大博士跳楼、清华学生将硫酸泼在熊的身上……反而是学习成绩普通的同学很有爱心、有头脑、有胆识,在进入社会之后,能够在工作中有出色的表现,并且能够在众多人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优秀的人才。可见,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心理素养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心理素养培养方面,教师可以从责任感、是非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为强化其心理素养做好铺垫,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在评价小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应重视对其心理素质的评价,并且发挥出评价的作用,提升学生、教师和学校等方面对心理素养的重视度。

(五)评价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是取之不尽的动力。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升民族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措施,是推动社会发展、民族振兴的必经之路。教育根本是要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这就需要以创新能力作为重点,而在评价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时,也需要评价其创新能力,使其成为国家的栋梁。在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时,关键是要确保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而不是单一地评价某一个方面。

四、结语

在小学教学实践中作者发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关注评价原则、方法和内容的合理性,并且从学生的作业、学习习惯、进取精神、心理素养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丰富、完善评价内容,保证评价的有效性,使评价在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综合素质有效性小学生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