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2020-05-07苟轶张珍辉向红

办公室业务 2020年3期
关键词:学科发展双一流建设

苟轶 张珍辉 向红

【摘要】2003年,历经两次合校的新四川大学将校训定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此后,四川大学乘着国家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东风,切切实实将这一校训化于行,通过院系调整、专业归并确立优势学科,并通过建设学科平台促学科融合,“海纳人才”工程促人才梯队建设,从而促成学科建设,取得了重大的发展成就。

【关键词】学科发展;有容乃大;“双一流”建设

1994年,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合并组建为四川联合大学,开启了我国高校强强合并的先河。2000年,四川大学与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四川大学,至此四川大学成为涵盖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等11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2003年,历经两次合校的新四川大学将校训定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该校训既贴切地概括了学校发展的历史,也奠定了学校未来发展的基调,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汇成各类学科、人才和资源的涓涓细流,集中力量将学校建设成为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高地。

正是在这种兼容并蓄精神的指导下,四川大学的学科建设在近20年的时间里取得了长足发展,学科整体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综合学科建设考量的诸多要素,对1994年合校以来四川大学学科建设情况进行了简单的统计和比较(见下表),从表中不难看出,无论是重点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的建设,还是科研经费、科研论文的发表,都有质的飞跃。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四川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并有6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包括化学、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口腔医学、护理学和基础医学。截至2019年5月,四川大学进入ESI前1%学科共17个,包括:化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物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工程学、数学、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精神病学/心理学、免疫学、环境科学/生态学,位列全国高校第8。

上述学科建设重大发展成就的取得,一方面可归结于国家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一系列政策及措施;另一方面可归结于川大将“有容乃大”的校训落到了实处。本文试图从优势学科的形成、学科平台的发展、学科团队建设等方面入手,结合四川大学1994年合校以来的重要时间节点对学科建设的重大发展成就进行梳理和研究。

一、院系调整,学科重组,打造优势学科

高校合并工作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1994年、2000年,原四川大学先后与原成都科技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四川大学。为了使三校的合并不流于形式,此次合校过程中,四川大学首先对院系进行了调整。1994年,原华西医科大学基础生物学与细胞学教研室合并到原四川联合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1998年原四川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与原四川大学新闻学院合并,组建成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1999年,由工商管理系、会计系、管理工程系、管理科学系、信息与档案系组建的四川大学管理学院暨四川省工商管理学院正式成立。院系调整重组后,实行学院制,在管理体制上由校、院、系三级管理变为校、院两级管理,把学校直接面对和领导的学院、科研实体从以前的99个减少到35个。各学院成为科研主体,成为学术发展的有效决策和组织者,激活了院系一级学术共同体的活力,也更利于学校对各学院进行宏观层面的管理和对学校的整体规划。

同时,学校抓住教育部新颁本科专业目录的有利时机,将三校原有相同或相近专业合归一处,同一专业不在不同院系重复设置。此次调整,将教师资源、学科资源重组和优化配置,从实质上对相关学科进行融合与渗透,形成规模适度的学科力量,为日后相关学科长足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下面以入选一流学科的化学和数学为例。

1999年,化学学院获得化学博士授予权一级学科点。2000年,原华西医科大学基础化学、四川大学化工学院基础实验化学并入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同年获准博士后流动站。2009年,化学学院成为“国家拔尖人才培养”试点单位。2017年,化学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2018年,化学学科领域ESI跨入0.5‰,居诸学科之首。

1994年和2000年,成都科技大学、华西医科大学二校的数学基础课教师先后并入四川大学数学学院。2001年,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首批成为国家重点建设学科。2007年,数学学科首批成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也是国家“211”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17年12月,国家天元数学西南中心落户四川大学。西南中心将主要围绕川大数学的侧重点——基础数学的前沿领域和重要方向进行研究。近十多年来,学院获得一系列重要科研奖项和称号,如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国际模糊系统协Fellow称号、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数学会华罗庚数学奖等,成果斐然。

二、促学科交融,建学科平台

进入21世纪,四川大学立足于自身的优势学科,在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指导下,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凝炼学科发展方向,通过平台建设,围绕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需求,自主确定学科发展方向,加强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跨学科的合作与研究。

一方面,四川大学借助强劲的医学实力,四川大学推动医科的深度介入,促进医学本身与其他学科尤其是与工科的结合,加强华西资源对其他学科的转化和支撑。2007年学校建成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将现代生物技术、临床医学、免疫学、药物学、纳米生物技术、化学、材料学等多学科进行交叉与融合,致力于人类重大疾病生物治疗的基础研究。2005年,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挂牌成立。生材中心是我国第一个开放性国家级生物医学材料专业研发机构,其研发的生物材料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医疗,疗效良好。

另一方面,学校积极建设跨学科、跨学院的高水平交叉学科平台。2011年11月,四川大学整合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化学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命科学、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经济与管理等学科的科研资源、学科资源及人才资源,创建四川大学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积极参与全球的能源变革和我国新能源与低碳经济发展,其CO2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11年11月,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学院融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机械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平台,依托于四川省及西南地区优良的民航工业基础,充分发挥学校的智力、学科和科研优势,全面提升我国空管前沿技术领域的研究能力、加快空管科技新成果的转化应用。2013年,四川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的全球第一个“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正式揭牌。该学院是国际国内高水平、全球化、多学科、宽领域的灾害危机处理与灾后重建及管理领域科研及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2015年,在整合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电子信息学院、信息管理中心和数学学院等相关优势资源的基础上,成立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承担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的建设任务。2016年,成立四川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29个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单位之一。

平台建设的建设,有效地推进了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对于学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由于平台汇集了优质的科研资源,如更先进的设备,更优秀的人才,使得平台成为科研攻坚的重镇,更容易出成果,从而代表了学科建设的最高水平。其次,平台建设也打破了专业设置的局限,成为培养知识面广、科研能力强、适应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人才的重要基地。再者,平台也成为引进人才最好的介质。可以说,没有一流的平台,就很难有一流的学科。

三、“内培”和“外引”并重,建设结构合理的学科团队

1998年,四川大学参与由教育部与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共同设立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引领性工程,该计划成功吸引了一批杰出的学术人才到川大工作,有效带动了川大的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发展。更为重要的是,“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通过设立特聘(讲座)教授岗位制度,打破了此前学校僵化的用人制度与薪酬制度,为此后的人才引进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范本。

近年来,四川大学牢牢抓住国家实施“千人计划”、四川省实施“百人计划”的重大历史性机遇,以加强“国字号”人才和“青字号”人才,特别是“四青”人才和准“四青”人才为突破口,实施“海纳人才工程”,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到川大工作。在引进方式上更加灵活,可选择全职、半职、短期、不定期等到校方式。在考核方式上,为了确保聘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实施了专家评议制,同时试行了团队考核、发展性考核等与国际接轨的考核方式。此外,川大还在经费支持、平台建设、发展条件、成长氛围、生活待遇等方面,为人才发展提供沃土。

在引进海外人才的同时,四川大学也加大了对人才“内培”的力度。2009年,四川大学设立青年教师工作科,以青年教师工作为切入点,培养创新人才和建设师资队伍。从2009年到2011年,四川大学在青年教师培养上做到了四个全覆盖:科研启动经费全覆盖、青年教师导师全覆盖、博士学位全覆盖和海外经历全覆盖。从这一年起,四川大学大幅提高了对青年教师科研经费的资助标准,扩大资助范围,为全校年龄在40岁以下未独立承担过国家和省部级各类科技项目,且尚未取得高级职称的青年教师提供科研启动基金。校青年启动基金实行项目导师制,确保每位青年教师都能在导师的指导下进入一个团队、参与一项科研,通过指导教师的“传、帮、带”,有效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教学水平,实现学科力量的梯队建设。同时学校积极组织实施青年教师在职学位提升计划,并采取分期分批派遣优秀青年教师赴海外培训。

2014年起,川大实行新进青年教师“双身份”“双证上岗”制度,要求青年教师要先学术、后教学,在学术和教学上都达到高标准、高要求。同时,以专职博士后的灵活机制和动态管理模式来建设一支高水平、规模化的专职科研队伍,为学校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和未来竞争力的持续提升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截至2018年底,学校有专任教师580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2人、讲座教授16人,国家“千人计划”94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3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6人,“四青”人才115人次;“973”首席科学家7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4人(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42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及各类专项项目获得者46人(51项);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1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优秀人才汇集,为推进学校的学科发展夯实了人才基础。

四、结语

今天的四川大学,依然在以融合求发展的道路上進行着不懈的探索。在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蓝图中,学校顺应形势,全面规划学科群建设,更加强调学科之间、院系之间的交流合作,比如“先进轻工技术与环境保护”一流学科群就由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轻纺与食品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建环学院共建;“中国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学科群以“中华优秀文化”为内核,汇聚了包括2名四川大学杰出教授、2名欧洲科学院院士、7名长江学者在内的近百名知名教授,构建“中华文化经典文本、中华优秀文化精神、中华文化认同凝聚、中华文化符号叙事”四位一体的立体化全球传播体系。

这种融合交汇还在向更广的范围扩展。2013年,由四川大学牵头的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成为首批获得认定的14个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合作单位包括四川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南开大学。此外,学校目前还拥有多个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和中心,在多个领域与世界研究力量展开深度合作,与35个国家和地区的286所大学和研究机构有交流合作关系。

“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四川大学博采众家之长,立足于自身的优势学科,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按照“文优-理进-工改-医强”的学科发展思路,以学科建设为牵引,积极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

【本项目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精神传承弘扬计划”资助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skdangan2019-17】

【参考文献】

[1]卢铁城.高校合并工作的推进及其成效[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1(4).

[2]卢铁城.三强合并  铸就辉煌——四川大学的并校改革之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2(11).

[3]陈思静.四川大学两次并校过程中学科建设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科协论坛,2007(12).

[4]李天富等.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促进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1(2).

[5]沈忱等."双一流"背景下学科群建设管理策略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猜你喜欢

学科发展双一流建设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研究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提高学科发展质量下高校项目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中外公共政策学科发展情况对比研究
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科发展的途径研究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