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乡土节目创排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020-05-07李翠文

办公室业务 2020年3期
关键词:乡村文化乡村振兴

李翠文

【摘要】尽管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乡村的发展还有一些问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乡土文化可以说是我国精神文化的重要传承之一,至今在乡村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作用。随着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振兴乡村战略的实施成为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本文就乡村文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希望搞好乡土节目创排,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所帮助。

【关键词】乡土节目;乡村文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当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保持同步,只有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目标以及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规划。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但乡村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显得相对迟缓,影响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要求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发展,农村地区优先发展,尤其是加强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升乡村人文精神风貌。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

(一)乡村文化的基本概述。所谓乡村文化是乡村人民经历了长时间的劳动生产以及情感的渗透融合而形成的以礼仪、风俗、典籍等文化载体所形成的乡土文化内涵,也包括各种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各种价值观念等,相对于“农村”一词而言,乡土更加具有故乡以及家乡等韵味,强调的是乡村地区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特有的文化内涵价值以及乡村文化传承。故此,乡土文化可以归纳为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社会的知识结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心理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民群众性娱乐文化为主要形式的文化类型。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十九大上正式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国情,围绕新时期的“三农问题”,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将农业大国建设成为新时期的农业强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为:农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经济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各大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撑和产业发展的体现,因此需要提升农业产量以及质量,满足社会发展的物质需求;生态环境则是绿色农业以及可持续发展型农业的现实需求,也是乡村振兴的环境要求,在生态环境的限度内进行农业生产,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有机统一,创设人们的宜居家园;乡土文明则是乡村振兴的文化软实力要求,努力实现乡土文化同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理念之间的协调统一和有机结合,为乡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幸福感,从而将社会改革的成果惠及社会的各个层面。

二、做好乡土节目创排的重要意义

(一)当前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难。乡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尤其是新形势下中国复杂社会问题影响到了社会文明建设的推进,加之新旧文化交替和融合,造成了乡村文化建设速度放缓,需要及时解决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各种问题。1.乡土文化元素的流失,物质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乡土文化的产生是一个悠久的过程,在特定区域内经过长期的积淀和流行方形成的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的综合。然而近年来的城市化发展造成了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一方面,在城市化过程中一些乡村文化的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尤其是部分农村古建筑没有得到及时修缮和保护,加之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资金的支持,大量的农村古建筑出现了倒塌以及损毁状况,使得民间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了不可弥补的损坏;另一方面,乡村文化的精神文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尤其是在社会发展以及新经济的浪潮下,大量的经济发展观念、金钱至上理念的影响,使得邻里之间的和睦关系逐渐转变,改变了原有的淳朴的思想价值理念,现代化的冲击使得原有的乡村文化变得复杂矛盾,人们心中那份对于故乡的眷恋和美好逐渐封存到了记忆中。2.乡土文化主体流失,乡村人口数量急剧减少。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是人们最为根本的动力以及欲望,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随着时代的发展,乡村居民为了追求更为现代化的生活,纷纷离开了生长的土地,大量的农村居民人口流动到了城市区域,在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也使得农村人口大量流失,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孤寡老人现象屡见不鲜。这也使得乡土文化的主体流失,仅仅依靠老人与儿童无法完成乡土文化的传承重任。

(二)搞好乡土节目创排的重要意义。乡土节目是依托于乡土文化而产生的具有浓厚的地域性文化特色的物质文化表现形式,无论是音乐、美術还是舞蹈等都是乡土节目的种类之一,这也是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广大劳动人民丰富自身的精神生活,代表了人民最为朴素的美好祝愿以及生活的向往。搞好乡土节目创排不仅有利于推进乡村生态文明的建设,还有利于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促进乡村地区的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三、做好乡土节目创排,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一)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增加文化建设投入,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以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影响到了乡土文化的传承以及乡土节目的创排,为此需要加强乡村的文化建设以及文化建设投入,建立起相应的文化宣传机构以及教育机构,做好相应的乡土文化宣传工作,培养村民乡土文化的传承以及弘扬积极性。努力提升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使其正确看待乡村文化以及认识到乡土节目创排的重要性。

(二)弘扬和传承当地的文化遗产,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乡土文化作为千百年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乡土气息和人文之美。同样的乡土节目也蕴含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文化,肩负着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的任务,对此,需要因地制宜创排乡土节目,无论是陕西的大秧歌还是地区的戏曲以及舞蹈等乡土节目,都需要结合当地的乡土文化内涵以及表现形式,再结合新时期的文化理念加以创新,增强地区农民的文化自信以及自豪感,引导乡土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促进乡土节目与文化产业之间的结合,彰显出乡村文化魅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不仅仅限于精神文明建设,更加注重农村居民富裕生活的实现,因此需要促进乡土节目与乡村文化产业之间的结合,通过乡土节目的创排进行乡土文化的弘扬,增强乡村产业的知名度,实现乡村产业的经济发展与乡村节目的文化发展相统一,全方位提升乡村地区的文化水平以及经济水平。

四、结束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文化源于乡村,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需要对原有的乡村文化进行创新和完善,全面实现乡村文化的振兴,促进乡土文明的建设,推动乡村的健康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这就需要结合乡村地区的实际发展状况以及乡土文化内涵,创新和排练乡土节目,丰富乡村居民精神文明生活的同时,振兴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武青青.发展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J].中国商论,2019 (14):214-216.

[2]彭静.乡村文化建设助推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路径研究[J].乡村科技,2018(21):27-28.

[3]佚名.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浙江省全面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J].浙江国土资源, 2018(07):27-29.

[4]温菊萍.农业特色小镇助推乡村振兴战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3):75-76.

[5]李建峰,王然.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承德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7(16):23-26.

猜你喜欢

乡村文化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十八大以来乡村文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反思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路径选择的重庆市长寿区实践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乡村文化的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