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代测序在1例肝脓肿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2020-05-07张志华郝长来

河北医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克雷伯脓肿病原体

黄 宇, 张志华, 郝长来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 河北 承德 06700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9岁,因“发热6d”于2019年4月8日入院。患者6d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40℃,伴畏寒、寒战,伴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既往2型糖尿病病史。查体:T 36.8℃,P 120次/分,R 28次/分,BP 170/106mmHg,神志清楚,皮肤、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肝区叩击痛。急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31.13×109L-1,血红蛋白145g/L,血小板计数(PLT)8×109L-1,中性粒细胞比率(NEUT)测不出,中性晚幼粒细胞6%,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3%,中性分叶核粒细胞79%,单核细胞2%;C-反应蛋白(CRP)157.19mg/L;降钙素原(PCT)>100ng/mL(表1);肝功能:总胆红素37.81umoL/L,谷丙转氨酶104.00U/L,谷草转氨酶96.82U/L;血糖24.67mmoL/L。腹部CT提示肝实质密度减低,肝右叶点片状气体密度灶(图2A)。以“血小板减少症”转入血液科。

当日下午患者出现高热、寒战及休克,给予美罗培南1g 每8小时1次联合替硝唑0.8g 每12小时1次抗感染及降糖、补液等治疗,并在B超定位下行经皮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图1),送检脓液和血液行微生物培养,同时送血样进行NGS检测(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分别于入院第3天、第4天脓液及血液培养回报:产酸克雷伯菌,药物敏感实验均提示美罗培南、头孢孟多、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等常用抗感染药物敏感。NGS回报为肺炎克雷伯菌和变栖克雷伯菌(表2)。入院第5天以“肝脓肿”转入普外科,停用美罗培南,换用头孢孟多酯钠2g每8小时1次抗感染治疗。

表1 实验室指标变化

*:测不出 -:无

表2 血液NGS结果

入院第3天、第4天送检的血培养回报阴性,NGS仍检测到大量克雷伯菌属,但序列数较前下降。入院第8天患者仍有发热,体温最高38.8℃,复查血常规:WBC 13.28×109L-1,PLT 304×109L-1, NEUT 83.0%;CRP 81.25mg/L;PCT 1.27ng/ml。再次送检血培养结果阴性,NGS检测到克雷伯菌属序列数较前无明显减少,故停用头孢孟多酯钠,换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3g每12小时1次抗感染治疗。

入院第11天,患者病情有所改善,复查血常规:WBC12.94×109L-1,PLT300×109L-1,NEUT 88.9%;CRP 115.18mg/L;PCT 1.13ng/ml。继续送检血培养回报阴性,NGS检测到克雷伯菌属序列数较前下降。入院第15天,患者发热频率及热峰较前下降,脓液引流量逐渐减少,复查腹部CT提示病变范围较前缩小(图2B)。血常规:WBC 7.49×109L-1,PLT 329×109L-1,NEUT 77.2%;CRP 92.86mg/L;PCT 0.72ng/ml。入院第18天,患者体温降至正常,复查血常规:WBC 5.21×109L-1,PLT 290×109L-1,NEUT 55.90%;PCT 0.02ng/ml,血培养阴性, NGS检测到少量克雷伯菌属。此后患者未再发热。入院第22天,患者好转出院。

图1 超声定位下经皮肝脓肿穿刺图像

右肝后叶可见范围约64.6mm×55.3mm×65.3mm强回声,由多发气体强回声组成,后方伴声影,边界尚清楚,形态不规整。

图2 治疗前后肝脓肿CT图像

图2 A肝实质密度减低,肝右叶点片状气体密度灶 ;图2B肝脓肿治疗后改变

2 讨 论

细菌性肝脓肿是肝实质的液化性坏死,常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1]。肝脓肿主要表现是发热、腹痛、寒战,而右上腹压痛、肝区叩击痛、肝肿大等体征发生率较低,提示疾病部位的症状体征少,缺乏特异性,增加了临床诊断的难度。如果诊断治疗不及时, 病死率较高, 导致死亡主要原因是血流感染或感染性休克。早期诊断不仅需要详细的病史及针对性的检查,还需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必要时可行细菌培养或穿刺病检明确。早期排脓及使用抗菌药物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是临床治疗的首选[2]。

NGS是一种新兴的病原体检测技术,具有精准、快速、灵敏度高、可定量分析的优点[3]。近年来NGS被广泛用于多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均表现出良好的诊断性能[4]。目前,二代测序在感染性疾病方面的研究仍集中于病原体鉴定,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其准确、非选择性的特点较好地补充了传统病原学诊断方法的不足,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然而,在病原体序列数与病情变化的相关性方面的研究较少,其定量分析优势尚未发挥。Ai等人报道了4例具有类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状的病例,其中NGS既用于未知病因诊断,又用于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病原菌负荷的动态定量监测,密切反映了疾病的进展情况[5]。Yongfeng Hu等人采集1例甲型流感(H7N9)病毒感染后患者不同时间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二代测序检测,通过病毒载量变化评估抗病毒治疗效果,此外,监测到病毒序列数明显减少时,出现鲍曼不动杆菌序列,且随着病毒序列减少而增多,揭示病毒入侵后继发细菌感染,指导临床给予针对性治疗。

在本研究中,我们有效利用NGS的可定量分析特点,用于对血流感染中病原体负荷的动态定量监测,并指导临床治疗。本例患者脓液及血液培养均为产酸克雷伯菌,NGS结果与培养在种水平不同,可能与现有的微生物分子分型及表型鉴定方法不一致有关[6]。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微生物培养阳性率容易受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常规实验室感染指标难以精准评估疾病进展及指导临床治疗。NGS不依赖病原体分离培养,能够准确、高效地获得病原体的基因信息,可以得到样本中丰度较低甚至是微量病原体信息。因此,尽管抗感染治疗后血培养均为阴性, NGS以其灵敏度高及定量优势,极大的帮助了临床医师判断患者病情进展,指导抗菌治疗,避免过度治疗的发生。NGS检测过程中,直接提取样本中的全部核酸片段进行检测,获得病原体的序列数、覆盖度等定量分析数据,因此死菌释放的DNA也可被检出,不能确定检测的细菌是否已经死亡。但游离DNA(cell-free DNA, cfDNA)的半衰期短至数分钟,使病原体序列数与病情变化高度相关,即使检出的是已死亡的病原体,对指导临床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也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细菌培养阴性样本中的病原体检出率。希望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逐步普及,有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二代测序技术的定量分析优势,从而推动其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克雷伯脓肿病原体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抗感染治疗的病例分析
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研究进展
2017年至2020年昆明市儿童医院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