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糖高脂肪营养支持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2020-05-07施林燕周旻忞张恒喜
冯 华,施林燕,周旻忞,张恒喜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急诊科,江苏 苏州 215200)
作为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以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进行性进展为特征。该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明确,通常认为与生活习惯、环境污染、遗传因素、自身体质等有关。高分解代谢、医源性饥饿、厌食等均可加重COPD患者的能量负平衡,引发营养不良,从而使呼吸肌肌力和耐力降低,加重呼吸衰竭。研究[1]发现,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早期营养支持有助于减少能量消耗,恢复肺功能,同时减轻继发性损害。临床上很多医生对营养治疗呼吸商(RQ)概念不了解,随意选择营养制剂,容易直接或间接影响血气分析或加重病情。为此,本研究采用低糖高脂肪营养支持对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旨在探讨此种营养支持对患者动脉血气及肺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5例,动脉氧分压(PaO2)<60 mmHg和/或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 mmHg,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且无其他疾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男21例,女17例;平均年龄(60.9±11.2)岁;病程(14.6±6.8)年;体质量差(标准体质量—实际体质量)(10.7±2.1)kg。对照组男19例,女18例;平均年龄(61.3±10.8)岁;病程(14.3±7.1)年;体质量差(10.6±1.9)kg。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佳。
1.2 方法
2组均予以吸氧、化痰、抗感染、纠正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并参照Harris-Benedict公式对基础能量消耗(BEE)进行计算,每天热量供给(kJ/d)=BEE×活动系数(卧床状态为1.2)×1.1×校正系数(男1.16,女1.19)[2]。2组均通过鼻胃管进行持续重力输注(Flocare800型肠内营养输液泵),治疗开始1~2 d输注剂量400~600 mL/d,而后根据患者病情及耐受程度对输入量进行调整,直至1200~2000 mL/d,疗程均为2周。
对照组给予普通匀浆膳,其成分含量为糖类占67%、脂肪占20%、蛋白质占13%,并给予电解质溶液和维生素;观察组给予低糖高脂肪营养支持,肠内营养乳剂瑞先:其成分含量为糖类占50%、脂肪占35%、蛋白质占15%,并给予电解质溶液和维生素。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治疗前后Hb、TP、ALB水平;评估2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呼吸功能指标的变化,并观察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2.0 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营养指标的变化
治疗前,2组Hb、TP、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营养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Hb、TP、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比较()g/L
表1 2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比较()g/L
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
治疗前,2组PaO2、PaCO2、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O2、pH值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升高及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治疗前后呼吸功能指标的变化
治疗前,2组RQ、VE、VO2、V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呼吸功能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略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呼吸功能指标比较()
表3 2组治疗前后呼吸功能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期间,对照组于10 h后出现暂时性轻度腹泻2例(5.41%,2/37);观察组于12 h后出现轻度腹部不适1例,腹胀1例,发生率为5.26%。调整输入剂量和减缓输注速度后,患者症状均好转。
3 讨论
COPD很容易造成气道阻塞,肺泡弹性回缩力降低,从而加剧呼吸功能,增加耗氧量。作为COPD常见并发症之一,呼吸衰竭多发生于年龄较大、基础疾病较多的患者,此类患者后期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据报道,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0%~60%,其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高达24%~71%[3]。营养不良可使机体呼吸系统和免疫功能防御机制受到损伤,降低呼吸肌耐力和收缩力,导致通气功能障碍,从而加重呼吸衰竭。因此,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营养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营养支持可使不能经口正常进食或足量进食的患者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维持氮平衡,维护细胞代谢,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加速患者康复。研究[4]表明,肠内营养可加速肠道功能恢复,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肠道毒素和细菌移位,从而使免疫力增强,减少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传统的营养支持强调能量的供给量,忽略脂肪与葡萄糖的比例。但有研究[5]证实,与脂肪相比,葡萄糖的RQ更高,因此在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氧气,容易诱发低磷血症,加重呼吸衰竭。而增加脂肪比例有助于改善肺的通气负担,同时可保证非蛋白质类能量的摄入[6]。本研究通过对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予以低糖高脂肪营养支持,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营养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及呼吸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表明对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予以低糖高脂肪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改善患者肺功能,从而进一步阻止肺功能进行性减退,加速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实施低糖高脂肪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状态,改善肺功能,加速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