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2020-05-07康福云
康福云
(吉林省长白山中心医院内科,吉林 长白山 133613)
溶栓属于脑卒中患者治疗期间主要措施,若溶栓期间发生出血转化,则可进一步加重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影响预后[1]。研究中经对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探究溶栓后出血转化及预后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8年3月~2019年3月院内收治行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参考是否发生出血转化分为两组。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最小年龄54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年龄(60.15±3.06)岁。出血转变组患者10例,非出血转变组患者50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rt-PA静脉溶栓,10%静脉推注,90%剩余量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匀速静脉滴注。
统计不同组别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等。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溶栓后出血转化单因素分析
出血转变组患者年龄、高血压率均高于非出血组,ALB与eGFR水平均低于非出血组,组间对比有差异性(P<0.05)。
2.2 溶栓后出血转化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ALB、eGFR属于溶栓后出血转化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见表1。
表1 溶栓后出血转化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急,接诊后需立刻实施急救[2]。在患者治疗期间,首要任务需改善脑部血管堵塞情况[3]。为此,脑卒中后急诊中需行溶栓治疗,溶栓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死亡率及致残率等情况。而溶栓后可能发生出血转化,进而影响预后。经本次调查证实,年龄、高血压、ALB、eGFR属于溶栓后出血转化独立性危险因素。高龄患者脑蛋白疏松与脑淀粉样血管病等病变风险较高,由此可影响到溶栓后出血情况的发生。而若患者合并高血压疾病也可进一步增加溶栓后出血风险。溶栓期间缺血致使血管壁受到损伤,血脑脊液屏障被破坏,可伴随血液外渗情况,高血压对于血液外渗具有促进作用[4]。ALB与eGFR水平下降均可提示溶栓后出血改变风险。
为此,脑卒中后急诊中需行溶栓治疗,溶栓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死亡率及致残率等情况。而溶栓后可能发生出血转化,进而影响预后。经本次调查证实,年龄、高血压、ALB、eGFR属于溶栓后出血转化独立性危险因素。高龄患者脑蛋白疏松与脑淀粉样血管病等病变风险较高,由此可影响到溶栓后出血情况的发生。而若患者合并高血压疾病也可进一步增加溶栓后出血风险。溶栓期间缺血致使血管壁受到损伤,血脑脊液屏障被破坏,可伴随血液外渗情况,高血压对于血液外渗具有促进作用[4]。ALB与eGFR水平下降均可提示溶栓后出血改变风险。基于以上可总结出,高龄且伴随高血压的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后出血风险较高,在治疗期间需对此类患者加强关注,采用有效措施防控出血转化。
综上所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及预后主要受到年龄及高血压等因素影响,需在治疗中加强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