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学生快速读懂写人的文章

2020-05-06许轶

江苏教育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阅读策略阅读能力小学语文

许轶

摘要: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与其对阅读策略的运用密切相关。通过单元统整教学,紧扣写人类文本的共同特质,建构起其阅读图式,培养学生运用这样的图式框架开展阅读活动,逐步形成学生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策略;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2A-00103-04

2011版课标对小学高年级教学提出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1],“默读的评价,应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2]这两个要求直接指向学生的阅读策略习得,以促进阅读能力发展。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莫提默·J·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出,阅读每提高一个层次,就需要阅读人投入更多的精力、投入更高的主动性,以及熟练运用更高级的技巧[3]。这里的高级技巧就是阅读策略,即为了提高阅读的效率或者效果,有目的、有意识进行的有关阅读的复杂活动[4]。统编教材也新增了专门用于培养学生阅读策略的单元。可见,小学语文教学应着力于阅读策略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课文中,写人类的文章一般采用以事表人的方法,或一事或几事。学生阅读这一类文章时常常会被事件、情节所吸引而忽视对人物表现、人物特点的关注。本文以統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学期第七单元的教学为例,探讨写人类文章的阅读策略教学。

一、单元出发,整体思考,确定单元核心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的优势,应该是借助“单元整体目标教学”的优势,快速高效地增强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5]。教师从单元出发,整体思考课文在内容、结构、表达方法等方面是否存在共性,以确定单元核心教学目标,围绕核心目标整合教学内容、统筹教学安排,科学地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1.研读教材,提取写人文章基础框架

统编版四下第七单元有四篇课文:《古诗三首》、《文言文两则》、《“诺曼底号”遇难记》(《挑山工》)、《黄继光》(《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三篇精读,一篇略读,括号中的两篇为阅读链接),选文均能体现“伟大的品格”这一主题。除《古诗三首》外,另三篇课文虽文体不同,但都写了具有伟大品格的人物故事。这一类文章是否存在易于学生把握的共性呢?研读后,我们可以发现三篇课文存在以下共同点:以事表人,通过一种或几种描写手法体现主人公的特点,通过对他人的描写突出主人公的伟大品格。换言之,该组课文从内容到行文表达上,存在一个共同的基础框架,如图1所示:

2.整体思考,确定单元教学核心目标

统编版四下第七单元组文“双线组元”特征明显,在内容主题上,引用罗曼·罗兰的名言,揭示单元主题“伟大的品格”;在语文要素方面,则切准写人文章的体裁特点,提供相应的阅读策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并引导学生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特点。

根据布卢姆教育教学目标分类理论,阅读策略的运用属于分析、评价层面的高阶思维能力,而表达则属于认知领域的最高级创造层级。阅读策略的习得和运用是习作的基础,本单元教学的终点目标是能够运用多种学习、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特点。写人类文章阅读策略的习得和运用,是达成此目标所必须达成的使能目标。因此,写人类文章阅读策略的习得和运用是本单元教学的核心目标。

3.目标导向,科学统整单元教学方案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皮连生等教授的研究,阅读策略属于语文学习的高级技能,是难度较大的教学任务。一般来讲,语文高级技能需要通过多次教学,学生才能掌握,而且很难自动化[6]。因此,阅读策略的教学并不是一篇课文能够解决的,需要通过一个单元的同质课文的有机组合来实现,包括课文教学的顺序、所用课时的多少、是否需要增删文本等。

根据本单元教学的核心目标和终点教学目标,教学方案可作相应调整,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原教学方案中,按教材编排顺序教学,共13课时。单元统整后,总教学课时不变,仍为13课时,由于古诗教学不便于学生阅读策略的习得和运用,教学顺序往后调整。单元中现代白话文阅读教学先行,《“诺曼底号”遇难记》调整为单元第一课,主要进行阅读策略的精教学。《黄继光》1课时,进一步丰富阅读策略框架,帮扶学生继续学习写人类文章的阅读策略,并尝试运用。《文言文两则》调整为单元第三课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大意的基础上,可继续运用阅读策略把握人物特点,进一步促进学生阅读策略的运用和巩固。此外,还可运用小古文语言简洁、想象空间大的特点,创设情境,设计读写结合练习,渗透习作教学。单元中增加群文阅读1课时,内容为阅读链接中的《挑山工》《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以及补充的一篇人物故事,鼓励学生主动运用阅读策略进行自学。口语交际和习作内容基本一致,要求略有不同,所以将两部分内容合并,口语交际作为习作教学的一个环节进行,帮助学生梳理习作思路、搭建表达框架。教学方案调整后,教学总时长不变,但能够充分实现阅读策略的教学“教—扶—放”的梯度目标,搭建起阅读和习作之间的桥梁,教学结构得以优化。

二、单篇出发,分解教学,渗透写人类文章的阅读策略

单篇课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这里的课文教学,是以单元整体为支撑,以单元核心目标为导向的。每篇课文根据教学课时、出现顺序的不同,将单元核心目标分解成若干个使能目标(即达成最终目标所需要达成的过程性目标),使学生最终能够熟练运用写人类文章的阅读策略进行自主阅读。

1.从形象思维入手,让阅读策略可视化

阅读策略属于语文学习中的高阶思维。进行阅读策略教学,就是在阅读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小学生因年龄限制,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教师在进行阅读策略教学时,要尽量使阅读策略可视化,即把不可见的思维结构、思维方法、思考路径或过程通过图示或图示组合呈现出来[7]。

本单元的课文中可以提取出写人文章的一般框架,引导学生能够在头脑中清晰地搭建起这个框架,是写人类文章阅读策略习得的第一步。因此教学单元第一篇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时,前两课时按常规教学方法扫清字词障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通过抓关键词句品读人物特点。增加的第三课时,则是通过回顾课文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写人类文章的一般框架,并将之用示意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如上文图1。《黄继光》教学完毕,仍要从课文内容中跳脱出来,回顾、验证该框架是否适用于写人类文章,单元中的其他课文学习亦是如此。通过单篇课文的学习,写人类文章的一般框架以图示的形式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渐清晰起来。

2.提高可操作性,让阅读策略程式化

阅读策略是复杂的阅读活动,仅仅知道某一类文章的基础框架,仍然是停留在认知的记忆、理解水平,远远不能达到运用、分析、评价,甚至创造的高阶水平。如何让静止的图示动态化,成为学生阅读一类文章时可操作的、能够最终形成能力的阅读策略?我们必须让阅读策略程式化。

根据上文图1所示的写人类文章基本框架,利用《“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三课时的教学时间,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在学习写人类文章时往往是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即把握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件梗概,以及抓住关键词语品读人物特点,即“读事件—抓表现—明特点”。“抓表现”是一个宽泛的、操作性不强的步骤,但当我们将能够表现出人物特点的关键语句罗列在一起时,学生很容易就能发现,这些语句都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相关,结合之前的学习经验,学生可知对人物的描写方法除语言、动作外,还有心理、神态和外貌描写。将“表现”一词具象化,能有效提升阅读策略的可操作性。不仅如此,学生在这些语句比较的过程中,还会发现,有些语句是直接写主人公的,有些语句则是对其他人的描写,借其他人来表现主人公的特质,如图3所示:

阅读策略在《“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教学时,就初步完成了写人类文章框架可视化和阅读策略程式化;在教学《黄继光》时,教学目标就更加明确,教学路径也更为清晰,即让学生运用这一阅读策略,读出黄继光的人物特点。该阅读策略在单元课文学习中不断被运用于学生的阅读实践,由生疏到熟练。

3.激发自主能动性,让阅读策略自动化

是否真正达成阅读策略的教学目标,关键在于学生是否能将之自动化于阅读实践中。该单元进行统整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要让学生能够自主运用上述阅读策略来快速阅读写人类的文章。

阅读策略属于语文高级技能,其形成需要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课文编排中,根据课文的篇幅、语句的理解难度等情况,进行了顺序上的调整,便于教师教学阅读策略时由教到放,阅读策略随着单篇课文教学而不断熟悉,在运用过程中还会进一步丰富、优化,实现学生最终的自主阅读。如第一篇课文中,我们主要指导学生抓住的是对人物语言描写的语句来体会人物特点,而在《黄继光》一文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发现,抓住人物神态、动作描写读懂人物;《文言文两则》教学中,通过读写结合,学生更是能体会到人物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特点的作用。

一个阅读策略,只有不断运用,不断在运用中优化,才能慢慢固化,形成学生的阅读能力,最终实现阅读的自动化。

三、群文整组,多维强化,落实写人类文章的阅读策略

同一种阅读策略需要反复实践运用才能最终形成学生的阅读能力。要借助一种阅读策略让学生快速读懂某一类文章,也需要教师给学生创设运用阅读策略的学习情境,从多个维度来强化、落实写人类文章的阅读策略教学。

1.选文组群,加强阅读策略运用的密度

根據单元教学的核心目标,统整教材内外的资源,选文组群,为学生创造群文阅读的学习情境,就能够更好地激励学生自主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

本单元教学中,补充群文读阅读专题课《伟大的品格》。《伟大的品格》一课向学生提供三篇阅读材料:阅读链接中的《挑山工》《祖国,我终于回来了》、由三个片断组成的短文《莫扎特》,请学生在一课时内运用阅读策略进行自主、快速阅读。群文阅读能够将学生置于一个较高强度的学习情境之中,高密度的阅读实践活动促使学生高密度地运用阅读策略,促使阅读策略运用的自动化。

2.练习变换,转换阅读策略运用的角度

阅读策略的教学并不能仅仅局限于运用策略去阅读,我们还可以变换练习设计,转换阅读策略运用的角度,进一步落实阅读策略教学。如学生进行阅读实践中,我们可以设计合作阅读,即独立阅读过程结束后,让学生互相分享阅读收获,互相评价同伴的阅读成果。在这一过程中,既是检验学生阅读策略的运用情况,更是从分析、评价的层面落实阅读策略的教学。

本单元的核心目标是写人类文章阅读策略的习得和运用,但终点目标却还需要将阅读的策略转换为表达的策略,能够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由读到写,看似运用的是两种不同的策略,但是,如果将写人的思维过程可视化、程式化,我们可以用图4来表示:

表达的思维过程和阅读的思维过程基本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也就是说,将阅读的策略逆向运用,也可以成为表达的策略。因此,在专题阅读课《伟大的品格》的最后教学环节,我们变换了练习的形式,在学生已经运用阅读策略阅读群文之后,请学生回顾这些写人的文章并思考:为什么作者能够成功地表现出这些人物的伟大品格?根据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将写人的构思过程在板书上呈现,引入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要求,请学生思考,为下一课时进行习作指导埋下伏笔。

从阅读的视角转换到习作的视角,将学生的阅读策略转换为习作构思的过程,从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来看,这是对阅读策略的创造,也正是因为阅读策略在单元教学过程中能够夯实,这一转换才能顺利实现。

要让学生掌握快速读懂写人类文章的阅读策略,教师需要有一种整合、统筹的思想,从单元整体出发,研读教材,发现一类文章的共性,寻找一类文章的基本框架,将之可视化、流程化,运用任务分析理论合理分解阅读策略的教学目标,通过单篇课文渗透、落实,适当开发、设计阅读专题课,不断把学生带入阅读实践的学习情境之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參考文献:

[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6,13.

[3]莫提默·J·艾德勒.如何阅读一本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16-21.

[4]伍新春.部编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策略的价值与实施[J].小学语文, 2018(9):4-12.

[5]严华银,严荣生,孙德培,蒋金奇.发挥单元教学优势 提高学生语言能力[J].江苏教育, 1993(6):23-25.

[6]吴红耘,皮连生.心理学中的能力、知识和技能概念的演变及其教学含义[J].课程·教材·教法, 2011(11):108-112.

[7]刘濯源.思维可视化:减负增效的新支点[J].中小学管理, 2014 (6):10-13.

责任编辑:李韦

Strategy for Students Quickly Comprehending Texts Describing Characters

XU Yi

(Suzhou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Suzhou 215000,China)

Abstract: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Teachers may integrate unit teaching, tightly center around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ticles describing characters, and construct the reading schema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of reading by using such schema, so that they can gradually form their own reading strategies and improve their reading rate and efficiency.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strategy; reading ability

猜你喜欢

阅读策略阅读能力小学语文
开展郊区初中学校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