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语文要素,重构语文课堂

2020-05-06聂荣才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语文要素重构

聂荣才

【摘要】语文统编教材实施以来,语文课堂存在语文要素不落地,或者顽固坚守一般阅读教学常态,或者片面进行机械技巧训练,让语文课索然无味等问题。笔者在调查现状基础上,进行单元整体解读,把握语文要素层级安排和各课具体要求,聚焦某一个具体案例,从目标设定到课堂语文要素展开操作策略,同时兼顾文体特点教学进行详细阐释,提出具体教学注意点,为语文课堂重构提供借鉴样板。

【关键词】语文要素 重构 文体特点

语文要素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核心概念。何谓语文要素?全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统编教材小学语文执行主编陈先云认为,语文要素包括必需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要精准解读语文要素并在课堂真正落地,需要在关注语文要素的同时挑战传统课堂,重构语文课堂。

一、现状分析

自实施统编教材以来,对教师们的课堂语文要素是否落地,现状究竟如何,笔者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对教材十分陌生。特別是一些新文章、长文章,教师自己读不流畅,解读不精准,课堂磕磕绊绊,关注要素和关注学生成为空话。(2)对教材语文要素编排层级不清楚,无法明晰知识的前后勾连,无法找到学生准确的学习基础。(3)语文要素不落地,课堂还是原来的课堂。新瓶装旧酒,新鞋走老路。语文要素成为标签式的概念。(4)有了语文要素这个概念之后,教学目标不知道怎么确定,不清楚是按照文体特点上还是要上成方法训练课,还是两者兼而有之。(5)对于单元导读、课后习题、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语文园地里的交流平台等教材中的资源使用不到位,不知道是在课前引导,课中渗透,还是课后总结时运用。

二、案例剖析

如何有效实施统编语文教材,让语文要素扎实落地,对于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教师们亟需熟悉新教材内容,熟知编写体系,清楚语文要素安排层级以及精准解读要素内涵,需要实施语文要素的具体策略、方法与技巧,更需要对以新教材为载体的课堂进行重构。下面笔者以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策略单元中《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为例,谈谈如何有效落实语文要素,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一)单元解读,把握语文要素层级安排及各课要求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策略单元,语文阅读要素是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纵观教材四篇课文,目标设定课课不同,不断提高要求,从理解到理解基础之上的提高速度。《搭石》练习集中注意力,专注不回读,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跳读,提高速度的同时能把控一定内容。《将相和》练习连读,扩大视域读,在用一定速度了解内容的基础上需要细细品味,感受人物形象。《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练习借助关键词句提高阅读速度,属于鉴别式阅读。《冀中的地道战》练习带着问题阅读,用寻读的方式提高阅读速度,并且同时要求能进一步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课标在小学阶段有关默读方法的层级安排是二年级开始学习默读,三年级要求默读时尽量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带着问题默读。五年级要求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可见,要求逐步提高,速度逐渐提升,方法逐渐丰富。教学中要关注教材中的层级安排,前后勾连,关联学生已有的阅读基础,找准阅读起点。

本单元习作要素是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四篇课文就是很好的习作范例。《搭石》选择了人们摆搭石、走搭石、让搭石等具体事例,写出了家乡人民互帮互助、默默奉献的精神。《将相和》选择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等古典故事,写出了人物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宽容大度、知错就改的特点。《冀中的地道战》选择了冀中人民运用地道战这种斗争方式粉碎敌人的扫荡,写出了冀中人民充满智慧的特点。语文园地中安排了练习“照样子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四个成语分别从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训练学生细节描写的能力。习作中安排的是漫画老师。习作要素要在教学中分步落实,首先要梳理本单元教材内容是如何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的;其次利用学习园地中的成语练习,训练学生细节和情景描写的能力;然后弄清楚漫画的特殊风格,在此基础上学生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老师,从外貌、衣着、性格、喜好等方面写出老师的特点,再选择一两件能突出老师特点的具体事情来写。

(二)聚焦课文,根据语文要素和教材特点确定具体教学目标

《什么比猎豹跑得快》是本单元第三篇课文,教师既要教学阅读提速的策略,同时要兼顾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可以设定如下教学目标:

①认读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读准“冠军”的读音,关注“冠、枚、筒”的字形。

②练习用借助关键词句的方法阅读课文,提高阅读速度。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发现文体规律,提出疑问,采用多种阅读方式提高阅读速度,以理解速度的提高带动阅读速度的提高。

③学习并体会作假设说明方法的作用,探究作者说明文写作吸引读者的秘密。

其中第一个目标指向语文基础知识,第二个目标指向语文学习策略和基本能力,第三个目标指向语文文体知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因为阅读策略的学习忽略文体本身的特点。

(三)设计流程,扎实训练语文要素,落实文体要求

1.十秒游戏,复习前两篇课文已学阅读提速策略

课开始,教师在屏幕上呈现一段即将学习的课文第二节内容,学生阅读十秒钟之后隐去内容,让学生交流看到了哪些内容,并交流读得快、记得多的秘诀,借机复习已经掌握的阅读提速方法:集中注意力、专注阅读不回读、扩大视域读等。这个环节旨在巩固所学策略,运用策略阅读提速,同时用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计时阅读,提取主要信息,交流阅读提速方法

学生带着课题中的问题第一次阅读课文,记录阅读时间并说说课文里写到哪些事物比猎豹的速度快,交流所用时间,并追问短时间内容准确提取信息的方法:带着问题读,让阅读有方向、有目标,速度更快。这里要强调,提高阅读速度,不等于快读,不是目光扫过文字的时间,是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的提高速度,要做到既要速度快,又要能准确提取信息。

3.计时阅读,学习借助关键词句提高阅读速度

学生带着给文中事物按照速度快慢的标准排序并记录所用时间的任务第二次阅读课文,教师让学生交流排序结果,并追问排序又快又准的理由,引出借助关键词句的方法能帮助提高阅读速度,然后带领学生以第二节为例,找到关键句,说说判断的理由,然后到文章3~8节中找一找,哪些是关键词句,说说判断关键词句的标准是什么,聚焦课文在表达上有规律的地方,都是指向什么比什么怎么样,而且与课题表述形式一致。这一环节重要的是学生不仅要快速找到关键词句,而且要能说出判断關键词句的依据,这样才能形成学生自主阅读提速的能力。

4.教给方法,自主质疑,关注文体特点

第三次阅读课文,让学生从课文字词、科学探究、文章表达等角度对课文进行质疑问难,并筛选归类,属于课文字词方面的立即简单解决;属于科学探究的课后组团研究;属于文章表达方面的要着重解决,主要聚焦于“作假设”这一新的说明方法的学习和文章用“对”“看”“不过”等简洁词语让文章过渡紧凑而有趣的写作秘诀。这一环节不计时,注重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自主解决问题,注重说明文本身文体特点,但又不仅限于“列数字”这个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上,而是有新的生长点“作假设”,同时探究说明文如何写得吸引人。

5.迁移运用,发展自主阅读提速能力

教师在总结本课新习得阅读提速方法之后,拓展阅读作者系列作品中的《还有什么比象龟更老》,迁移运用课堂所学借助关键词句的方法提高阅读速度,计时并让学生交流问题答案,有哪些关键词句,如何判断这些句子是关键词句。

三、结论与思考

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在前两篇课文教学的基础上,借用四次不同要求的阅读,向阅读提速这个方向进阶,同时兼顾说明文文体特点进行教学。在教学时要注意如下几点:

(1)训练阅读提速,一味追求速度、忽略以读懂和理解为基础的训练是毫无意义的。

(2)训练借助关键词句提高阅读速度,关键是要让学生形成自主判断关键词句的能力,学会分享学习方法,要注重从文体表达规律上展开探究,不能只重视找到问题答案。

(3)说明文基本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五年级上册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应该在此基础上有新的生长点:学习作假设的说明方法,以及探寻作者运用一些简洁凝练过渡语让文章紧凑、吸引读者往下阅读这些独有的写作秘密。

(4)对于像说明文这一类知识性比较强的课文,很容易上得无趣,要采用一些小游戏来吸引学生,或者用教师自身的语言魅力来吸引学生,或者用有价值的思维训练让学生来挑战,例如,发现作者是如何让说明文也写得吸引人的等。

统编教材实施需要教师更新观念,加强学习,意识层面要紧跟时代步伐,行动上从向专家学习,到积极参加校本培训,更重要的是能自主钻研,踏实践行,熟悉教材,了解教材要素编排体系,明确普通单元、策略单元、习作单元、语文园地等不同内容教学操作要领,从单元整体解读,把握每课语文要素,结合文体特点确立教学目标,重构语文课堂,展开具体教学实施,语文要素才有可能落地,学生语文素养才有可能积淀。

【参考文献】

吴忠豪,薛法根.小学语文名师文本教学解读及教学活动设计五年级上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重构
农产品供应链重构赋时层次有色Petri网建模与仿真研究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重读《重构》,呼唤匠艺
立足语文要素唤醒美妙体验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