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烧伤患者营养相关生化检查及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2020-05-06黄英刘艳瑰杨彩霞

广东医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参考值膳食态度

黄英, 刘艳瑰, 杨彩霞

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医务部(广东广州 510440)

烧伤是常见的意外伤害,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烧伤患者生存率明显提高,但烧伤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越来越受人们重视,由于皮肤屏障的破坏及烧伤后坏死组织的存在,加之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引发神经、内分泌反应,以及细胞因子、脂质、过氧化物的释放,使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的代谢出现一系列变化,最终导致代谢失衡或紊乱,从而导致骨量和肌肉减少[1-2],危重患者还可以产生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3-4]。如果机体摄入营养不足,可出现严重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下降、创面愈合延迟、全身性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因此,营养是重症烧伤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环节[5]。大部分烧伤患者相信民间的说法,吃太好瘢痕会长得更快,于是常常限制自己饮食以求减缓瘢痕生长。而烧伤急性期后,如不能经过合理膳食补充前期营养的丢失和身体的继续消耗,瘢痕的生长可能暂时会减慢,但身体的抵抗力同样会下降,最终导致康复时间的延长。本研究旨在对我院烧伤康复科18~65岁患者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进行现状调查,同时进行入院营养相关生化指标的分析,为实施烧伤患者营养健康教育及合理膳食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首次在我院烧伤康复科住院的患者99例;纳入标准:年龄18~65岁,烧伤面积>30%或Ⅲ度烧伤的面积≥10%、烧伤后1~6个月能正常交流的康复期患者;排除标准:孕妇、生命体征不平稳、有严重感染、肝肾功能衰竭、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由于肌肉骨骼损伤禁止运动者等。

1.2 调查方法

1.2.1 问卷调查 利用营养KAP调查表,调查内容参考健康教育KAP模型、相关文献,结合烧伤患者膳食特点自行设计。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付费情况)、营养相关知识10题,营养相关态度5题、日常健康行为5题及获取营养知识渠道1题组成。

1.2.2 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评分方法 营养知识得分(K分)根据答题对错赋分,答对得10分,答错或不答题得0分,总计10道题满分100分;营养态度得分(A分)和营养行为得分(P分)根据选项等级赋分,3个选项A、B、C、D、E的赋分依次为20、15、10、5、0分,满分均为100分;营养知识得分(K分)、营养态度得分(A分)、营养行为得分(P分)各自原始分占满分的60%被认为是及格,达到原始满分的 80%认为是优秀。

1.2.3 调查组织 由医务部营养医生在患者入院1周后临床进行一对一问答,保证问卷的一致性和有效率。调查前先对调查对象进行讲解与示范,说明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详细说明答题方法。

1.2.4 营养指标获取 营养指标在电子病历获取,一般是入院第2天空腹抽血送检的结果,营养相关生化指标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白蛋白(ALB)、三酰甘油(TG)、尿酸(UA)、钙(Ca)、磷(P)来源于入院生化检查结果,其中Hb的参考值110~160 g/L,TP参考值60~85 g/L,ALB参考值35~50 g/L,TG参考值0.4~1.7 mmol/L,UA参考值140~450 mol/L,Ca参考值2~2.5 mmol/L,P参考值0.8~1.7 mmol/L。

2 结果

2.1 样本构成 男78例(78.79%),女21例(21.21%);<40岁42例(42.42%),40~49岁31例(31.31%),≥50岁26例(26.26%);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16例(16.16%),初中44例(44.44%),高中、中专25例(25.25%),大专及以上14例(14.14%);企事业单位职工5例(5.05%),工人57例(57.58%),其他37例(37.37);烧伤时间0-2个月的55例(55.56%),≥3个月的44例(44.44),见表1。

2.2 总体得分 烧伤患者营养知识得分(K分)和营养行为得分(P分)的及格率和优秀率均偏低;营养态度得分(A分)的及格率和优秀率偏高,见表2。

2.3 相关性分析 烧伤患者营养知识和营养行为,营养态度和营养行为之间有相关性,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得分越高,营养行为越好,见表3。

2.4 不同分组的患者营养得分情况比较

2.4.1 营养知识(K) 不同年龄组、不同文化程度两两都有差异,年龄越大,营养知识得分越低,文化程度越低,得分越低。见表4。经过多元回归后显示烧伤患者营养知识仅和文化程度有关(β=17.91,R2=0.487)。

2.4.2 营养态度(A) 不同年龄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营养态度存在差异,<40岁年龄组营养态度得分最高,初中、高中、大专以上得分大于小学,企事业单位职工营养态度得分高于工人和其他。见表4。经过多元回归后显示烧伤患者营养态度仅和文化程度有关(β=3.23,R2=0.110)。

表1 基本情况

表2 总体KPS分数、及格率和优秀率

表3 烧伤患者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相关性分析 r值

注:*P<0.05

2.4.3 营养行为(S) 不同年龄组、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存在差异,年龄越大营养行为得分越低,文化程度越高营养行为得分越高,企事业单位职工高于工人和其他。见表4。经过多元回归后显示烧伤患者营养知识仅跟文化程度有关(β=5.867,R2=0.157)。

项目营养知识(K)t/F值P值营养态度(A)t/F值P值营养行为(P)t/F值P值性别0.5710.569-1.6500.102-1.3440.182 男36.67±22.0873.72±10.1152.88±13.45 女33.33±29.2177.86±10.5657.38±14.20年龄9.656<0.00014.8620.013.4390.036 <40岁45.95±24.8078.21±8.4757.74±13.58 40~49岁33.87±20.9371.94±10.9352.26±13.34 ≥50岁22.31±17.0471.92±10.2949.42±12.91文化程度30.429<0.00015.5480.0017.078<0.001 小学及以下11.88±12.7665.63±8.9242.50±8.76 初中28.41±14.9376.25±10.3552.95±13.70 高中、中专49.20±21.7876.00±10.5159.20±12.88 大专及以上63.57±18.6577.14±5.4560.00±11.60职业0.9580.3872.5900.083.3910.038 企事业单位职工48.00±25.8884.00±9.6263.00±5.70 工人33.86±21.6973.42±9.6451.05±12.53 其他37.57±26.1875.14±10.9056.89±15.06患病时间0.4450.6570.6310.529-1.2040.232 0~2个月36.91±25.3875.18±10.5452.36±14.17 ≥3个月34.77±21.5173.83±10.0555.68±12.92

2.5 营养知识来源 烧伤患者前3位营养知识来源是同事朋友(34.34%)、网络(29.29%)、家人(23.23%),书籍和医生分别为11.11%和8.08%,后3位是护士(7.07%)、营养师(2.02%)、其他(2.02%)。

2.6 营养相关指标异常值分析 Hb低于正常值的有29例,ALB低于正常值的有21例,TP低于正常值的有4例,TG高于正常值的有42例,UA高于正常值的有14例,血Ca异常的有6例,血P异常的有12例,见表5。

3 讨论

人们越来越关注饮食健康,几乎3/4的患者表示会寻求一些关于烧伤与健康、烧伤与瘢痕的营养知识。充足的营养知识是烧伤患者合理饮食的基础,而大部分烧伤患者受学历影响、没有接受过正规营养知识的培训和营养知识的传达,患者自身对营养知识的敏感度和兴趣度不高,患病前无学习营养知识的积极性,也没有获取权威营养知识的途径,因此营养知识严重不足、得分低是必然的。本研究中烧伤患者营养知识缺乏、营养行为较差,但态度积极,期望得到医护人员专业的营养指导,与钟林君等[6]、王晔琳等[7]和张璟等[8]对肿瘤患者的研究一致。本研究中烧伤患者前3位营养知识来源是同事朋友(34.34%)、网络(29.29%)、家人(23.23%),这些途径得到的营养知识准确性不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烧伤后患者的进食行为。本研究中,关于烧伤后影响哪种维生素合成及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哪类食物,几乎没人知晓,而国内外有研究显示,烧伤患者维生素D缺乏率高,引起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增加,需要医护人员注意[9-10]。

表5 营养相关指标异常值分析

烧伤患者大多数存在对疾病和营养认知的偏差,往往对高蛋白食物产生抵触,比如鸡蛋、牛奶、肉、鱼虾类摄入刻意减少;大部分烧伤患者由于学历不高、收入不高导致食物花费受限[11];烧伤患者病程较长,就医期间食物来源也受到限制等综合因素,导致来我院康复的烧伤患者营养生化指标异常率较高,如本研究中Hb未达标率29.29%,ALB未达标率21.21%,TP未达标率4.04%,血脂异常率42.42%,UA异常率14.14%等,Hb、ALB、TP的降低提示膳食蛋白供给不充足;血脂、UA、血Ca、血Ca等异常提示膳食营养素供给比例不合理,容易引起内环境不稳定等其他代谢方面的问题。因此,烧伤患者的膳食应该以碳水化合物、脂肪及氨基酸的合理配比为主,同时还需要注意摄入含丰富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食物,对有需要患者应该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补充膳食补充剂[12]。

本调查显示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但经过现场调查发现营养知识得分越高营养行为相对健康一些,经过现场问答得知烧伤患者营养态度积极性高,而大部分患者在烧伤急性期至康复期没有得到医护人员相关的营养知识宣教,也没有得到烧伤膳食指导和相关营养支持,只是由家属安排饮食或自行订餐进食,食物的搭配及质量肯定会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在烧伤患者入院时即对其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对有需要的患者提供营养教育以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营养知识水平,促进良好营养行为的产生,同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导其逐步达到能量和蛋白质需求量,并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创面愈合或覆盖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及时调整营养饮食指导方案[13-14],为促进烧伤创面愈合和功能的康复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参考值膳食态度
中国健康成年人甘油三酯参考值的空间变异特征
妊娠妇女甲状腺功能血清指标参考值的建立
秋天膳食九字诀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六个问题读懂膳食纤维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亚高原地区大、小鼠血液指标正常参考值实验研究
上海地区胃蛋白酶原参考值的建立及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