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纽曼系统模式的健康教育对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胃黏膜隆起病变患者的效果

2020-05-06鲁玉君朱佳巍刘丽娜

广东医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纽曼内镜黏膜

鲁玉君, 朱佳巍, 刘丽娜

余姚市妇幼保健院 1手术室, 2急诊科(浙江余姚 315400)

胃黏膜隆起病变是近年来较常见的胃部病变,是发生于胃黏膜与黏膜下组织的病变,受壁外脏器或病变压迫、胃黏膜粗大皱襞引起的隆起[1]。有研究发现[2],胃黏膜隆起性病变多发生在胃窦部,然后是胃底和胃体,息肉、间质瘤、平滑肌瘤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胃黏膜隆起病变通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腹痛、腹胀,往往容易被患者忽视,当症状加重时胃黏膜隆起病变通常已发生恶化,错过了治疗时机不仅增加治疗难度,也加剧了患者的痛苦,患者生活质量会明显下降,预后也欠佳[3-4]。近几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内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完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因其具有创伤小、愈合快、风险低,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高,能一次性完整切除病灶的优点,常被临床用于治疗胃黏膜隆起病变,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手术范围大,术中、术后出血较多发,甚至会出现穿孔[5-6]。因此,要求此术式的操作者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同时对护理团队的合作水平的要求也较高[7]。本研究为了使内镜下黏膜剥离术顺利完成、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特将纽曼系统模式下的健康教育用于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的胃黏膜隆起病变患者中,观察其干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的72例胃黏膜隆起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患者中女14例,男22例,年龄42~75岁,平均(52.33±4.62)岁,其中7例患者为Ⅰ型,20例患者为Ⅱa+Ⅱb型,9例为Ⅱc期;贲门区3例,胃角5例,胃体9例,胃窦19例。观察组36例患者中女12例,男24例,年龄43~76岁,平均(52.87±4.07)岁,其中8例患者为Ⅰ型,19例患者为Ⅱa+Ⅱb型,9例为Ⅱc期;贲门区3例,胃角3例,胃体10例,胃窦20例。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并将本次研究目的、治疗方法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所有病例经胃镜检查证实为胃黏膜隆起病变;(2)病变大小1~2 cm;(3)具有完整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4)符合内镜下黏膜剥离术适应证的患者;(5)具备良好的沟通及表达能力。排除标准:(1)区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患者;(2)严重心功能不全、凝血系统疾病患者;(3)患有精神类疾病,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术前8 h让患者禁食水,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路,实施全身麻醉。胃镜前端戴上透明帽后开始检查,发现病变组织后,在距离病变边缘3 mm处用针式切开刀作多个点状环绕标记;然后在黏膜下注射甘油果糖及亚甲蓝液,从远到近、多点位注射,直到病变组织充分抬起。用钩刀在距离标记点外约5 mm处作环形切开黏膜到黏膜下层,然后使用IT刀把黏膜逐渐剥离,若出血,则立即使用高频治疗钳电凝止血;最后用一次性使用活检取样钳将病变组织取出后送检验科进行病检。

1.2.2 干预方法

1.2.2.1 对照组 行常规健康教育,如入院宣教、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发症护理等。

1.2.2.2 观察组 采用基于纽曼系统模式下的健康教育:(1)护理评估:通过入院当日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全面观察及分析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发展5种变量;①生理变量评估即身体结构功能的评估,从而了解患者的病情;②心理变量评估即思维过程评估,从而了解患者面对疾病时的所思所想;③精神变量评估即心理状态评估,从而了解患者面对疾病产生的不良心理;④社会文化评估即社会力量与角色的评估;⑤发展变量评估即生命发展过程评估。(2)一级护理干预:①共性心理干预: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应热情、耐心的为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病房环境、各项规章制度等,帮助患者尽快适应环境;②个性心理干预:为患者作胃黏膜隆起病变的相关知识宣教,为其介绍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优势、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预后等,让患者正确认识该疾病,缓解其不良情绪,并让患者家属给予其更多的关系及鼓励,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便更好地配合手术。(3)二级护理:①术前准备: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术前检查,明确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手术指征,常规留置导尿管,建立静脉通道;②术中干预: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体征,根据手术者的要求随时调整患者体位;术中遇到出血,应立即配合医生根据出血的特点、出血病灶大小、形状及血管走向选择不同的器械进行止血。(4)三级护理:术后禁食4 h。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腹痛、呕血、黑便等现象;无明显不适的患者可在1 d后食用流质食物,3 d后再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直至普食。治疗过程中禁食辛辣、粗糙及高纤维食物。禁止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较慢的,可给予服用胃肠动力药物或缓泻剂,避免其腹压过高。做好出院指导,让患者定期到院行内镜复查。

1.3 评价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胃肠道功能。包括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自主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首次进食时间。(2)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点焦虑抑郁评分。焦虑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抑郁评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每项均有20个项目,四级评分,分数越高表明焦虑、抑郁越严重。(3)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开感染、穿孔、出血、胃肠功能障碍。(4)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采用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HRQOL)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包括5个维度(生理、心理、精神、功能状况及社会功能),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胃肠道功能比较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自主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项目例数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自主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对照组3618.94±2.7526.76±3.7239.75±5.979.98±2.28观察组3611.81±2.4120.95±3.2532.23±5.877.28±1.17t值11.6997.0575.3896.322P值0.0000.0000.0000.000

2.2 两组不同时间点焦虑抑郁评分 两组入组时SAS评分、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术前1 d、术后3 d、出院时SAS评分、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258,P=0.022)。见表4。

表2 两组不同时间点焦虑评分比较 分

表3 两组不同时间点抑郁评分比较 分

表4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例(%)

2.4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两组干预前生理状况、心理状况、精神状况、功能状况、社会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理状况、心理状况、精神状况、功能状况、社会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临床研究显示[8],胃黏膜隆起病变存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癌变的可能。特别是直径<2 cm的病变,经胃镜检查后易被误诊为良性息肉样隆起,加上病变组织体积较小,不易取得。胃黏膜隆起病变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容易被患者忽视,当发现时通常已发生恶化,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预后不佳。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其安全性高、术后恢复较快,常被临床用于治疗胃癌前病变、胃早期癌、胃黏膜下肿瘤等病变,效果显著[9]。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胃黏膜隆起病变,可一次性完整切除病灶,创伤小、风险低、愈合较快,术后患者生活质量高[10]。但有研究认为[11],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会影响胃肠道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较多,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因此,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其康复。

纽曼系统模式是由美国护理学家纽曼提出的一种系统的护理模式,其将患者当作一个由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发展5个变量构成的系统,患者在受到内外环境的不良刺激时会出现反应,当刺激在其承受范围内,机体会进行自身条件,使其健康动态恢复平衡,但当机体无法承受刺激时,其内部健康动态平衡会被破坏,病情会加重[12-13]。纽曼系统护理就是通过评估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发展5个变量找到压力源,然后通过三级护理干预来减轻压力源对患者造成的损害,促进机体的稳定与平衡[6]。其中一级护理的重点是对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进行有效疏导,耐心、详细地为患者解答与疾病、手术相关的问题,帮助患者减轻其压力源,从而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二级护理的重点是加强舒适护理,提升患者抵抗线,促进自身系统平衡;三级护理的重点是保持个体系统的稳定性,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14-15]。

本研究研究显示,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自主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短;观察组术前1 d、术后3 d、出院时SAS评分、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基于纽曼系统模式的健康教育可促进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胃黏膜隆起病变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还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是因为护理人员首先在患者入院时记录其基本情况,然后全面观察、分析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发展5个变量,然后开展共性心理干预和个性心理干预,有效的心理疏导加上疾病相关知识、手术知识的健康宣教,可加强患者对胃黏膜隆起病变的认识[16-17];通过心理干预,可弱化消极的负面情绪,减弱了不良情绪状态对患者身体症状的影响,进一步提高治疗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手术[18];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做好术后护理等,可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不良心理,帮助患者消除压力源,使患者机体系统逐渐恢复平衡状态[19-20]。本研究另一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基于纽曼系统模式的健康教育可减少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胃黏膜隆起病变患者切开感染、穿孔、出血、胃肠功能障碍等并发症。这是因为术前准备充分、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应做足准备,术中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监测指数、加强并发症护理等,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禁止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也可避免术后出血的发生[21-22]。另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生理状况、心理状况、精神状况、功能状况、社会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基于纽曼系统模式的健康教育可提高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胃黏膜隆起病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是因为通过饮食干预,既保证了患者的营养平衡,又使其身体正常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加强术中、术后护理,做好出院指导等,有利于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促进机体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3]。

综上所述,基于纽曼系统模式的健康教育对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胃黏膜隆起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可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缓解患者不良情绪,降低切开感染、穿孔、出血、胃肠功能障碍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将其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纽曼内镜黏膜
眼内镜的噱头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特朗普称前助理是“狗”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涂在墙上的财富
82例后壁黏膜完整隆凸阴道缩紧术临床观察
早期胃癌的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