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鼓词文献拾掇及开发探讨
2020-05-06叶静
叶 静
(重庆图书馆,重庆 400037)
关于“大鼓词的起源,各家说法不一,但总不外唱着韵文和以弦,鼓的一种民间文艺。”[1]抗战时期的鼓词作为中国特殊历史时期的呐喊和号角,具有独立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从“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侵略者开始不断地侵蚀着中国,中国人民在经受着精神和肉体双重伤害的同时,爱国情怀也被深深地激起,并自觉地投入到抗战事业中去。越来越多的文人也在满腔爱国热血下,投入抗战,创作了很多鼓词,歌颂英雄人物,反映民众疾苦,叙述历史故事,描述群众心理,激励人们奋勇向前。
1 抗战时期鼓词文献拾掇
抗战时期,在爱国作家笔下诞生了很多体现国情、普及知识、反映生活、鼓舞士气的抗战鼓词,激励全民族进行抗战,成为了人民的强大而有力抗敌武器之一,体现了人民坚持抗战、保家卫国的决心。抗战鼓词作为通俗文化的一种在抗战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展示了说唱艺术的魅力及其独特的艺术风采。
表1 抗战时期鼓词词目一览表
由于笔者没有音乐学方面的知识,所以只根据抗战时期出版的及散见于各种期刊的85种鼓词,按其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展现抗战叙事,抗战鼓词中叙述抗战的鼓词占有的比重最大,是说唱类图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群众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表1中所列此种鼓词32种,占收集鼓词总数的38%,成为抗战时期学者创作鼓词的主要类型。这些鼓词通过对抗日内容相关信息的叙述或设置一定的情节,让抗战事迹更加深入人心、便于记忆和传唱,也更能感染群众,鼓励全民战斗。二、唤起民众意识,尤其是受教育少的民众,“鼓词的内容大多数是故事,把理论装在事实中,所以最容易为他们所接受。我们不欲向民众宣传救亡的理论不用说了,想向民众宣传救亡的理论采这样的形式是非常必要的。”[2]1938年出版的《国难十二月》鼓词中写道:“这一年敌人的侵略更加紧,这一年我们的国运更艰难,这一年汉奸的卖国更进一步,这一年民众的痛苦更空前。有些人为了救国把监牢坐,有些人为了杀敌把性命捐,有些人荒淫无度醉生梦死,有些人热血沸腾怒发冲冠。这才是国家多故民遭难,鲜红血染遍了大好河山”[3]用简单的排比手法,如实描述中国的现状,容易被民众所熟识,也最能表达中国民众对日本鬼子的仇恨,鼓舞士气,唤起民众的救国热情。除此以外还有从经济角度唤起民众的抗战鼓词,一句“上下一心共存钱,建国必成何待言”,[4]也强烈推动了中国民众的抗战决心。三、歌颂民间书胆类,说书艺人对鼓词的中心人物称书胆。书胆塑造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情节有无吸引力。感染力强的书胆往往使一部鼓词熠熠生辉,鼓词作者因而非常重视书胆的塑造。四、宣传科普知识类,抗战鼓词作为文艺宣传的一个重要体裁,有对英雄的歌颂,有对人民现状的同情,有对战争的厌恶,同时也有对科学知识的渴望。表1所列此种类型的鼓词分别从教育文化、自然科学、医疗卫生、农业生产、天文地理等方面对当时的民众进了知识宣传。
2 抗战时期鼓词的艺术特色
2.1 说白简单易懂,唱词形象生动
抗战时期作为文艺形式一种的鼓词,在当时能够广泛流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能以通俗易懂的说白唱词鼓励全国人民抗日救国,让人们懂得全民参与的重要性,不断让抗日救国思想深入人心。“电影戏剧的改良与普及,比之鼓词要难上千万倍,绝非现在政治下所能收很快的效果的。民众的经济力是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薄弱,电影戏剧的消耗比较大,不是一切民众所全能担负。鼓词已经深入民间,为一般人所熟悉,并且三两个人就可以演唱,大众容易负担。”[8]同时“鼓词是具有音乐之美的一种艺术,无论个人读吟,无论艺人演唱,比散文的小说强的多。民众正当娱乐工具最少,这种简单的艺术在他们已不可多得,所以利用这种形式,最能为他们所接受。”[5]说白唱词贴近群众的现实生活与思想情感,文人们了解民意民众需求,巧用大众化的表现方式,采用大众能普遍接受的语言,结合民间地域元素,创造出具既有民族特色,适合群众的,又简单易懂能被群众接受并传唱的鼓词。
2.2 抗战鼓词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地域性
抗战时期鼓词的创作是人们在那个社会阶段影响下对社会生活的感触,并通过说白唱词来抒发内心的思想情感,展现当时的社会生活。抗战时期的鼓词大都由“八路军”“游击战”“狗吃汉奸”“新战长沙”“防空”“空战”“国难”等这个时段专有词汇构成,具有极强的时代特色,表现了特殊历史时期的国情,是抗日战争的明证,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内涵。
抗战鼓词还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如描写台儿庄大捷的《忍辱报仇》为犁铧大鼓,流行于河北省东南部与鲁西北一带,演唱者以敲犁铧碎片作为伴奏乐器,来演唱农歌而得名为“犁铧大鼓”。《国难鼓词》为杨增之撰,绥远社会教育所1932年1月出版,50开,1册,36页,收入《日寇炮轰天津市》《倭寇侵略我东北的略历》《日人强占辽吉后的惨暴》3篇,记述天津及东北被日本侵略的惨状,此鼓词则为流行于京津及东北地区的京韵大鼓。
3 抗战时期鼓词的多重价值
3.1 抗战鼓词体现了民众对国难的认识与图强,彰显民族精神
“国难”一词出现应是在九一八事变后1931年10月10日国庆纪念时,当时《中央日报》社论指出:“今年二十周年国庆纪念,吾民族正遇到重大之国难。环顾国中,无一处不破碎,无一事能差强人意,二十年来继续不已兵争及政治上之纷争,已消耗无限光阴,无限国力。”[6]国难产生后,则要办法消除国难,于是在文学创作中,“共赴国难”一时成为鼓词领域的重要话语。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罗弼创作的《救国大鼓词》,凡均创作的《十九路军抗日》,松庐创作的《同心救国》,听鼓生创作的《抗日鼓词》等一大批反映内忧外患、天灾人祸肆虐的鼓词应运而生。随着抗战的全面爆发,抗战鼓词的创作更多地关注并致力于抗战斗争叙事。
这些抗战鼓词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叙述着九一八事变后日趋严重的国难,以此唤醒民众团结一致,奋发图强,抵御外族侵略,彰显民族精神。
3.2 抗战鼓词体现了作者群体对知识的宣传与推广,推动文化自觉
周恩来曾经说过:“笔战是枪战的前提,也是枪战的后盾”。[7]长期以来,中国民众一般受教育程度很低甚至众多没有文化的。在烽火连天的抗战期间,在日本帝国主义及反动势力的文化鼓吹下,更是难以分辨是非真假,认识处于迷茫之中。创作家们利用鼓词这个“利器”,将“陈腐而有毒的思想和繁冗而不当的描写都一律去掉,”在作品中“文字力求通顺,故事力求合理”,[8]并适时地融入了教育文化、天文地理、医疗卫生等科学知识,这些抗战鼓词不仅给民众普及了科学知识,启发了民众的思想,更唤醒广大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筑成了一道抗战文化统一战线。
3.3 抗战鼓词表达了民众对英雄的欣赏与崇尚,塑造国民精神
抗战鼓词对英雄人物事迹直叙,或对英雄人物形象进行塑造,或以汉奸的形象来烘托英雄人物,或利用历史英雄人物来激励民众。民众对英雄的欣赏与崇尚在一定程度上是缺少文化知识的民众重要的社会心理,特别是在抗战时期,人们很自然地希望有英雄来改变现实、拯救危难。老舍曾说过:“于小说杂文之外,我还练习了鼓词,旧剧,民歌,话剧,新诗……我写了旧的形式新内容的戏剧,写了大鼓书,写了河南坠子,甚至于写了数来宝。”[9]他给友人的信中还写道:“我觉得我的一段鼓词若能鼓励了一些人去拼命抗战,就算尽了我的微薄的力量。”[10]抗战鼓词进一步地促进了中国国民觉醒,“中国国民精神在两年半抗战中锻炼得更坚强,更进步了。”[11]
抗战鼓词依托于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下,采取朴实无华的说白唱词,鼓舞人心,引导民众团结一致、奋发抗敌,为了民族独立、文化进步而战。抗战鼓词是民族解放战争历史的记录者,不仅保留了民间说唱的原始风貌,而且丰富了战时的通俗文化。保留了大理俗字、别字和方言词汇,为研究抗战时期通俗文学题材的流变提供了个案文本。
4 基于SWOT分析的抗战时期鼓词的开发策略
鼓词作为一种通俗的艺术表达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抗战时期一度受民众的喜爱,成为其德行、智慧与情感的载体。但由于受到社会及自身诸多因素的影响与束缚,鼓词的开发利用受到了严重的限制。本文从公益性文化产业入手,运用SWOT分析法,对重庆图书馆藏的抗战时期鼓词文献进行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分析,在馆藏特色文献开发利用的众多环境因素中,找出鼓词文献开发利用的内部优势与劣势,以及外部的机会与威胁,以实现内部、外部环境各要素的最佳配合,制定出馆藏抗战鼓词文献公益性发展的可行性策略。
S-W策略O-TS-Strengths(优势因素)W-Weaknesses(劣势因素)①抗战陪都优势;②特色资源优势;③智能保护优势。①传承理念缺失;②文献存放散失;③专业开发人才匮乏。O-Opportunities(外部机会因素)①国家对文化事业的大力支持;②馆际联盟平台的展示,文献挖掘机遇和空间巨大;③公益服务快速发展,独特的馆藏资源魅力充分展现;④文化建设的保护,为图书馆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Opportunities策略①抗战时期重庆成为战时陪都,保留了较完整的抗战文献资源,以此为基础,发掘、收集整理鼓词文献,增设抗战文化专题文献库;②以抗战时期的鼓词为媒介,促进地区及至国际的文化交流;③利用智能恒温系统,科学保护这批文献,为研究者提供原始资料。W-O策略①重视文献专业人才培养,对资源进行复合性整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以不同方法、不同方式对馆藏抗战鼓词进行全面和全新的研究;②大力弘扬鼓词作品中的抗战精神;③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和交流活动,传承文化。T-Threats(威胁因素)①现代阅读方式对纸质文献阅读的冲击;②区域性文化产业竞争激烈;③抗战文献受众较少。Threats策略①结合科学技术,对文献进行加工,形成数字化读本,为鼓词爱好者或研究者提供便利;②深挖抗战时期鼓词文献中的精品进行展览;③重点开发鼓词等文化精品项目。W-T策略①多方采访收藏家,寻找散失的文献;②清理鼓词,保留内容积极向上者;③完善鼓词种类,重点开发鼓词等文化精品项目;④申请立项,将鼓词著作、散见于期刊中的鼓词作品拍摄书影,再版,将这些埋藏于书库的通俗文学作品展示给广大读者。
综上可知,当下图书馆人员对特色馆藏文献的保护及对通俗文化的传承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探寻突破点和开发工作。
4.1 基础工作——挖掘、收集与复合性整理文献
2006年3月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推动下,财政拨款300多万,重庆图书馆民国文献全文数字化工程正式启动。2008年1月,收录1400多万页的重庆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检索系统正式向公众开放。抗战时期的鼓词文献的挖掘与收集工作便立足于此,首先通过书名或题名、责任人、内容提要等检索方式,将1931年到1945年期间的鼓词著作、文章及当时研究鼓词的文章集中整理。其次采编工作平台系统,再次通过书名、作者、提要、时间等检索方式,对民国文献系统收录的抗战鼓词进行补充,最后将这些鼓词进行复合性整理。这里提出的所谓复合性整理,是指不单单整理抗战鼓词的内容,还要连同1931年-1945年研究抗战鼓词的作品一起进行整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以不同方法、不同方式对馆藏抗战鼓词进行全面和全新的研究。在原有的地方文献、联合国文献、外文文献等专题文献的基础上,增设抗战文化专题文献库,将抗战鼓词纳入其中,为研究者及爱好者提供完全、便捷的信息资源。
4.2 研究工作——整合资源,培养人才,立项研究
深度整合资源,培养专业研究人员,会同重庆地区民国文献中心提请市委宣传部、重庆市社科规划办同意和支持,申请以此为主题立项研究,以此为切入点,深入挖掘抗战时期重庆地区通俗文化的内容、形式及意义。向国家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中心提出申请立项,将鼓词著作、散见于期刊中的鼓词作品拍摄书影,再版,既能将这些埋藏于书库的通俗文学作品展示给广大读者,也起到了保护抗战文献的作用。
4.3 宣传工作——利用多媒体平台,加强宣传推广力度
鼓词在抗战时期深受民众喜爱,但时至今日,由于文化形态越来越多样化,鼓词这种通俗的文化形式似乎已被遗忘。然而,大鼓在抗战时期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弘扬了爱国精神、凝聚了民心,这样的艺术珍宝应该被人们铭记。媒体平台的迅速发展为抗战时期鼓词的宣传推广提供了科技手段,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平台提高鼓词的受众度。同时,以鼓词为媒介,开展相关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提高民众对鼓词的感知度,最终达到对抗战时期鼓词所表达的抗战精神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