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孕期正常孕妇的心脏储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0-05-06李淑平
李淑平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山东 聊城 252000)
心脏储备功能是指在负荷增加时心输出量能够超过静息状态时的最大百分比,反映心泵功能对代谢需求的适应能力,代表心脏的健康程度。心脏储备功能较弱时,是指心脏的心肌收缩功能储备较小及心脏调节功能降低,可出现心慌、胸闷、晕眩等症状,可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而孕妇从怀孕到分娩这个过程,心脏的功能发生较大改变,因此,检测其心脏储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孕期正常孕妇的心脏储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8年 2月-2019年9月于我院进行心脏储备功能检测的健康孕妇 14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身体健康者;排除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者。根据孕妇孕期不同分为早期组(n=40)、中期组(n=52)级晚期组(n=50)。早期组孕周<13周;年龄22-36岁,平均(27.68±2.01)岁。中期组孕周13-28周; 年龄21-37岁,平均(27.65±2.03)岁。晚期组孕周>28周; 年龄23-31岁,平均(27.63±2.02)岁。三组年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孕妇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孕妇均采用运动心力检测仪(重庆博精)检测心脏储备功能,即舒张值时限/收缩期时限(D/S)。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孕次、贫血等,并进行相关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多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SNK-q检验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孕妇心脏储备功能(D/S值)
早期组为(1.50±0.22),中期组为(1.32±0.19),晚期组为(1.22±0.18),随着孕周的增加,孕妇D/S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034,P=0.000)。
2.2 影响孕妇心脏储备功能单因素
孕次<3次、无贫血孕妇D/S水平均高于孕次≥3次、有贫血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Logistic多因素分析
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孕次、贫血是影响孕妇心脏储备功能的相关影响因素(OR>1,P<0.05)。见表2。
表1 142例孕妇心脏储备功能单因素分析
表2 影响孕妇心脏储备功能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随着孕周的增加,胎儿不断生长发育,通过胎盘建立母体及胎儿两套血液循环系统,且两者的血液循环互不相通,两者的血液在各自的封闭管道内循环,通过子宫与胎盘间的血液脉络来实现物质交换,且胎儿产生的代谢物由母体排出,孕妇的心脏负荷明显增加[2]。通过比较142例不同孕周的健康产妇的D/S值发现,随着孕周的增加,孕妇D/S值明显降低,表明孕周较长,产妇的心脏储备能力越弱。
大部分研究表明孕妇孕次较多、贫血史,心脏储备能力越低[3]。本研究中,孕妇孕次越少,无贫血史,D/S值越高,表明孕次越少,无贫血史者的心脏储备功能较佳。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孕次、贫血是影响孕妇心脏储备功能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其原因贫血时机体的血红蛋白减低,机体处于病理性高动力循环状态,可引起组织缺血,代谢产物积聚,血液粘稠度增加,导致心输出量增加,增加心脏负荷,心输出量与静脉回血量不相适应,导致心脏储备能力下降;而孕次越多产妇的身体的各项机能及心脏代偿能力减退,可引起心衰,产检时易发现心脏电激动改变[4]。因此,需加强对多次妊娠及贫血产妇的产前检查及干预,避免危险发生。
综上所述,随着孕周的增加,孕妇心脏储备功能下降,对于孕周较长、多次妊娠及贫血产妇需加强干预,保证孕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