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影院发展的文化使命
2020-04-30尚修桥
尚修桥
摘要:本文在讨论艺术电影与城市文化的基础之上,探讨艺术影院在城市文化发展中的历程,研究和分析艺术影院的现状,思考艺术影院的未来方向。同时,本文将结合实际数据探讨,如何通过城市文化建設支持“艺术影院”的运营和持续发展,使艺术电影在城市文化发展过程中成功背负起经济责任和文化使命。
关键词:艺术电影 城市文化 商业运作 文化使命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5-0178-02
电影是多种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有机综合,已经成为当代消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娱乐活动。电影作为文化中最为强烈而又直观的表达方式,它来源于现实,反映了现实世界的光怪陆离。同时,它又反思现实,鞭策生活,具有特殊的文化使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伴随着技术的复制,电影这一文化产业开始为普通大众接触。随着城市经济的高度运转,商业化的运作使得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商业电影成为娱乐消费的主流方式之一。
但是,消费时代的商业电影引起电影人和批评家对于“娱乐至死”的潜在焦虑。“艺术电影”作为“商业电影”相对立的一种类型,以其精英意识的形式概念和精致的内容蕴涵,在近年来吸引了大家的关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已在226个城市拥有了1656家加盟影院以及2131个加盟影厅。2018 年在各地共放映了15 部中外佳作。”[1]由此可以看出,艺术电影放映不断成熟,逐渐成为电影市场不可忽略的重要角色。
城市为艺术电影提供影院、技术和大量的观众,实现艺术电影的消费娱乐功能,创造出金钱的价值。同时,城市积淀形成特色文化为艺术电影提供素材来源和灵感构思。
一、艺术影院在城市文化发展中的历程
20世纪80年代,第一批艺术影院“平安电影院”“胜利电影院”首次在中国出现,在当时积累了一部分忠实观众。但是,由于当时我国正处于影院改革大潮之初,大量引进海外大片,一时间各种类型、各个国家的电影纷至沓来,中国电影市场竞争惨烈,导致全国仅存的11家影院全部消失。
直到近几年,在经济崛起和消费文化升级语境中,艺术电影才逐渐迎来了他的舞台,近年来发展日渐成熟,逐渐成为电影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六年来,多家艺术电影放映平台在我国生根发芽。2013年我国成立上海艺术电影联盟、2016年成立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2018年成立首都之星艺术影厅联盟,这些艺术电影放映平台的成立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物质需求,推动电影产业的多元化发展。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电影节展、单体艺术影院、全国各地的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三个稳定的艺术电影放映推广阵地。
艺术、技术和文化三者之间相互交融、推动、促进,从20世纪80年代的11家影院,到如今稳定的艺术电影放映推广阵地,艺术电影伴随着城市技术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走进大众视野,为越来越多的人了解。
二、艺术影院在城市文化宣传中的作用
城市电影是电影界经久不衰的题材,艺术电影更是将电影和城市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艺术电影将整个城市的千姿百态尽纳片中,而艺术影院则将它呈现给世界各地的观众。比如,许鞍华的《天水围的日与夜》,将镜头聚焦于灯红酒绿下的香港的移民小镇天水围,准确地向我们展现了香港在历史变迁下的社会变动,使我们更加全面了解香港。正如美国不仅有好莱坞,还有贫民窟;香港不仅有远洋的迪士尼文化,还有历史的积淀。我们可以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也可以因为一部电影。
19世纪90年代以降,喷薄而出的电影文化成为城市体验和城市想象的中心地带。艺术影院将城市文化传递给每一位前来应约的观众,在此过程它不仅完成了自己的文化使命,同时一定程度上还带动了当地城市经济的发展。无论电影观赏者是出于热爱或者好奇来到这座城市,游客人数的增加都能为城市带去高额的经济利润。[2]
三、城市文化带动艺术影院的发展
(一)城市文化发展为艺术影院提供受众群体
一座城市居民的文化程度越高,他们对艺术的感知能力相对就越强烈,期望能够从外界获得更多的精神满足。根据《2018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票房收入排名前十的省份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文化程度较高的一线和二线地区。因此,只有当人们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有多余的精力追求精神满足。城市文化发展水平越高,它所营造的文学氛围就越浓厚,当地居民对艺术的追求就越强烈。
(二)城市文化产业建设为艺术影院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架构影响着艺术影院的空间布局,进一步影响艺术影院的整体服务水平。据相关社会调查数据显示,交通不便目前已经成为制约影院收入的首要因素。因此,城市文化产业建设的整体布局和政策支持为艺术影院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3]
艺术电影作为城市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和发展潜力,二者相互融合。城市文化为艺术电影提供题材来源和精神归宿,艺术电影则通过艺术影院记录、呈现一个与商业电影截然不同的城市印象,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城市文化产业设施建设也为艺术影院的宣传和推广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
四、艺术电影在未来城市文化发展中应注意的事项
(一)放映形态避免同质化,营造良好的电影生态
表1列出的是2018年中国票房前十名的影院,每一家都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都属于大型电影连锁院线。电影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尽可能降低投资风险、分担运作成本和单片风险,多厅影院和商场连锁店模式已经稀松平常。但是,以文化传播和颂扬为主要目的的艺术影院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活跃于娱乐市场之外,在这样的现实面前举步维艰。
因此,城市文化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构建成熟而平衡的电影生态,既要降低成本,促进市场竞争,又要保障艺术影院的数量、排片和长久运营。从而满足各个背景、各个层次以及各个生活水平的市民都有机会享受电影的文化盛宴,获得精神的给养。
(二)不以票房论成败,提倡百花齐放
艺术电影作为电影市场中的后起之秀,面对有限的受众群体,再加上僵硬死板的影院管理制度,同业竞争十分乏力,经济效益和商业电影不能相提并论。但是,艺术影院作为城市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无可替代的社会作用和文化使命。因此,政府应当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提倡电影风格和类型的百花齐放,不以票房论成败。艺术影院也应该不断创新,寻求新的经营方式,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五、结语
“电影不仅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种严肃的艺术。这是一种完美的综合艺术,未来它将逐步概括各种艺术。这就是第七艺术。”[4]艺术电影的产生和发展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多样的电影类型、多元化的思维碰撞是城市文化的活力所在。此外,背负文化使命和经济责任的艺术电影也是衡量一座城市文化生态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因此,政府部门必须制定合理的政策和经济支持,加强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艺术电影的长期运营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陆佳佳,刘汉文.2018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报告[J].当代电影,2019,(03).
[2]范周,关卓伦,孙巍.回首与展望:新时代下文化产业发展新态势[J].出版广角,2018,(04).
[3]周佳.都市感知与空间实践:夏衍及中国现代影剧人的文化[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4]潘可武,黄子瑄.艺术影院建设与首都文化形象建构[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