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融合:高中新课程实施的必由之路

2020-04-28董林伟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学科融合

董林伟

【关键词】学科融合;高中新课程;新样态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91-0022-02

2020年8月,我国把交叉学科作为第14个学科门类,可见国家对交叉学科的重视。设立交叉学科,就是对未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政策引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上的创新与突破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学科交叉和学科融合。据不完全统计,21世紀以来交叉学科获得诺贝尔奖的比例已超过一半。过细的学科分类和强调单一学科的人才培养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科技和经济发展及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大国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打破传统学科的壁垒,加强学科融合,促进融合创新势在必行。

但目前,学科融合教育在普通高中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分科教学仍然是普通高中教学的常态,这与评价方式滞后有相当大的关系。学生在高中缺乏学科融合方面的实践对于他们进入高校进行跨学科融合学习和研究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早在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中,就对学科融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比如,提出确定课程内容应“遵循思想性、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关联性原则”,其中关联性原则强调要“关注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的内在联系”。《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还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对选修课程有如下要求:“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开设,学生自主选修修习。其中,一部分是国家在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基础上设计的拓展、提高及整合性课程。”必修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由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三部分组成,并明确“研究性学习6学分,完成2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 “关注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整合性课程”“跨学科研究”这些词句再明白不过地强调了学科交叉、学科融合的重要性。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在应试教育体制和部分家长的裹挟下,普通高中学科融合的实践已经日益被边缘化了。

从学理上讲,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核心概念是学生核心素养,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面对未来不确定社会复杂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未来社会中的复杂问题本身是不分学科的,需要人们融合多学科的知识才能解决。因此,在普通高中阶段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迫切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科融合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等为代表的高品质示范高中以非凡的魅力和勇气,以创新的思路和灵活的实践闯出了学科融合的一条出路,为高中新课程实施开辟了新的天地,虽然还有许多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但他们的实践是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引领意义的。本期专题的4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总结了他们近几年实践的经验。李万龙副校长的《学科融合:历史发展与未来趋势》从大历史的视角回顾了学科发展和学科融合的历史,并预测了学科融合的发展趋势;殷群校长的《学科融合教育:认识、方式与路径》以问题视角介绍了学科融合教育实施的背景,从体系架构、课程设计、教学设计到教学方式,向我们全方位描述了学科融合教育的施工图;李军副校长的《STEM教育理念下的课程创新》既借鉴了西方STEM教育理念,又没有囿于STEM原有的工程技术取向,在人文类跨学科课程领域做了有益的尝试;顾鑫浩老师的《研学旅行:基于活动的跨学科融合实践》呈现了学科融合教育对研学旅行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再造”,并展示了活动实施中教学评方法的新样态。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科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正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学科融合
艺术生文化素质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学科融合,将春天带入课堂
美术与各学科融合让课堂锦上添花
信息技术让小学数学教学丰富多彩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
由一则程序设计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让德育之花在课堂中尽情绽放
巧用课前10分钟,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