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2020-04-28阮星妹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预见性生理出血量

阮星妹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妇幼保健院,云南 西双版纳 666200)

最近若干年间,伴随着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持续变化,以及生活习惯的持续改变,产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呈现出了逐渐提升变化趋势,给产妇和新生儿群体的生存质量均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和破坏[1-2]。本文以我院收治的部分分娩产妇为对象,为其开展了预见性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 0 1 7 年2 月~2 0 1 9 年4 月,将 我 院 产 科1 5 2 例 分娩产妇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7 6 例。参照组年龄介于23~33岁,平均(27.19±2.39)岁,孕周介于36-40周,平均(37.89±1.39)周,其中初产妇52例,经产妇24例。研究组年龄介于22~32岁,平均(27.16±2.35)岁,孕周介于35~41周,平均(37.84±1.35)周,其中初产妇53例,经产妇23例。研究组与参照组在基础资料方面无差异(P>0.05)。

1.2 临床护理处置方法

为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针对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其具体内容如下:(1)产妇的心理情绪状态,凝血功能表现状态,妊娠次数与分娩次数,胎盘状态,以及分娩方式因素等,均与产后出血的发生具备相关性。护士应在围产期持续过程中,针对产妇的子宫收缩力和膀胱充盈状态展开观察,判断产妇是否发生阴道出血现象并测定产妇的实际出血量,动态测量和记录产妇的体温生理指标、血压生理指标、心率生理指标,以及脉搏生理指标。(2)产后出血预防护理:在产妇分娩后,如果其存在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性,护士应当在产房内部严格遵循“211”指导原则为其开展护理干预,动态监测产妇的各项生理指标,在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倾向条件下,为其选择运用适当药物开展预防干预。

1.3 临床评价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产后2.00 h累计出血量,以及产后24.00 h累计出血量。

1.4 统计学方法

择取统计学软件包——SPSS 19.0,计数资料x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若P<0.05,则存在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4.74%(72/76)高于参照组80.25%(61/76),组间有差异(x2=7.287,P<0.05)。

2.2 两组的产后2.00 h累计出血量以及产后24.00 h累计出血量比较

研究组的产后2.00 h累计出血量,以及产后24.00 h累计出血量均低于参照组(P<0.05)。详情参见表2。

表2 两组的产后2.00 h累计出血量以及产后24.00 h累计 出血量比较(±s)

表2 两组的产后2.00 h累计出血量以及产后24.00 h累计 出血量比较(±s)

产后24.00 h累计出血量研究组 76 126.27±32.50 208.38±80.19参照组 76 155.71±38.08 258.21±86.26 t值 5.126 3.688 P值 <0.05 <0.05组别 n 产后2.00 h累计出血量

3 讨 论

产后出血是分娩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其通常指的是胎儿娩出后产妇24.00 h之内累计出血量在500.00 ml以上的临床情况[3]。产科临床经验显示,子宫收缩乏力是诱导产后出血发生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分娩过程中发生的软产道组织结构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也是临床中诱导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本次研究中获取的数据测算结果显示,为分娩产妇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能获取较好效果,实现对患者产后出血发生情况的有效控制,值得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预见性生理出血量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打破生理“平衡”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DIY式”小创新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中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