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治疗的围术期预防性护理
2020-04-27朱凌楠
朱凌楠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焦作 414001)
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通过十二指肠乳头注射造影剂显示胰胆管病症的技术[1,2]。具有微创、疼痛程度低等优势,能够有效降低手术风险[3,4]。但是由于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依旧属于侵袭性操作,术后胰腺炎、穿孔及胆管炎等并发症不容忽视。传统手术护理的大多重视事后护理,对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较差。目前,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症预防的护理策略研究尚少见,基于此,本研究探讨预防性护理在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住院的胆总管结石手术患者共168例,纳入标准:符合欧洲胃肠道内窥镜学会(ESGE)发布的胆总管结石内镜管理指南相关诊断标准;均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检查;术前经超声检查提示胆道结石声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中胆道探查触及胆总管结石;排除标准:合并心、脑、肺等系统疾病;合并严重感染;原发性精神疾病;合并胰胆管肿瘤;既往胆道系统手术史;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同期已纳入其他临床试验项目。2018年就诊患者纳入对照组,2019年就诊患者纳入观察组。观察组80例,男50例,女30例,平均年龄(55.7±11.8)岁,平均病程(2.4±0.7)年,结石类型:单纯胆总管结石38例,合并胆囊结石10例,合并胆管炎18例,合并黄疸14例;对照组88例,男54例,女34例,平均年龄(55.4±9.8)岁,平均病程(2.3±0.8)年,结石类型:单纯胆总管结石44例,合并胆囊结石12例,合并胆管炎16例,合并黄疸12例,其他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自愿参与本次临床试验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采用预防性护理:首先由一名护士长及两名护理人员成立预防性护理小组,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制定护理对策。
1.2.1 急性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预防性护理 为了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护理人员可以按照医嘱预防性使用奥曲肽药物;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时采取头低脚高位注射造影剂,然后患者取左侧俯卧置入十二指肠镜。造影剂注射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过量,造影剂推注剂量应结合经验和患者病情确定,首次造影剂量<5 mL,可逐渐增加剂量,目标是使胆管充分显影即可,造影剂总量<20 mL。造影剂注射后采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洗引流。造影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严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波动,按照医嘱分别在术后3 h、术后24 h监测患者血、尿淀粉酶等生化指标,重视患者腹痛、发热及频繁呕吐等症状;告知患者术后半卧位,按照流质、半流质到普食的过程进食,多摄入粗纤维食物。
1.2.2 胆道感染预防性护理 护理干预按照医嘱术前给予患者口服抗生素预防胆道感染。手术过程中需要保证器械严格消毒,术后应定期查房,强调妥善固定引流管的重要性,预防脱落以及意外拔管等情况,保证术后引流畅通。
1.2.3 消化道出血预防性护理 术前询问患者是否有服用抗凝药物以及既往慢性出血病史,同时检测患者凝血功能。术后严密观测患者血常规,重视鼻胆管引流物颜色、性状及量变化,同时观察患者便隐血情况,并将患者病情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对于出血患者尽早使用止血药物;护理人员需合理安排患者每日膳食,注意有无呕血、黑便等症状,如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1.2.4 消化道穿孔预防性护理 ERCP术后穿孔多与手术者内镜操作不当有关,且多见于括约肌切开患者,护理人员在术后应该重视患者是否出现呕血、黑便、腹痛等症状,若术后患者腹痛持续性加重,同时伴有腹膜刺激征、脉搏细速等休克表现,需要立即告知主管医生进行处理。
1.2.5 饮食管理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术后早期不易进食过多,避免加重胰腺负担。通常而言,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后患者需要禁食12小时,若生化检测指标恢复正常后,可以先进食流质食物,然后过度到半流质及低脂饮食。
1.3 观察指标
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根据满意度评分分为:非常满意:得分90分以上;满意:得分80~89分;一般:得分60~79分;不满意:得分低于6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记录急性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胆道感染、消化道出血及穿孔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数资料(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急性胰腺炎2例、高淀粉酶血症2例、胆道感染1例、消化道出血1例、穿孔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对照组患者急性胰腺炎6例、高淀粉酶血症6例、胆道感染8例、消化道出血2例、穿孔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P<0.05)。
3 讨论
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胰胆疾病,临床多采用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进行诊疗。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较,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手术时间短,术后患者疼痛程度低,但由于该术式依旧属于侵入性操作,因此可能出现胰腺炎、胆道感染、消化道穿孔、出血等并发症[4]。因此,除了手术医生熟练操作以外,对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必不可少。本研究预先组建预防性护理小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结合手术风险分析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制定并实施针对性并发症护理干预,有效的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于胆道感染的预防除了术前抗生素使用外,护理人员做好解释工作,在护理工作中强调引流管固定的重要性,有效预防引流管脱落、意外拔管等情况发生;严格检查术后引流管情况,保证引流位置摆放正确、在位通畅,避免堵塞引起细菌感染[5]。针对术后消化道出血甚至穿孔症状,在术后重视引流管液体颜色、性状及量变化,注意有无呕血、黑便等症状,若发生异常可以通知主管医生及时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行急诊止血。本研究中1例乳头切开患者在术后24 h出血,护理人员通过发现鼻胆引流管中少量血性液体后,及时通知医生行十二指肠镜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乳头切口少量渗血。因此,严密观察引流管液体颜色、性状及量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术前认真询问患者凝血药物使用情况,术后严密监测血常规及便隐血情况,这对于及时发现潜在消化道出血患者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预防性护理能够提高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