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复合全麻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镇痛效果研究

2020-04-27王雪飞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胸椎国药准字全麻

王雪飞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商丘 476000)

乳腺癌发病率较高,在全部女性癌症中发病率位居第一,我国每年乳腺癌确诊患者高达30万以上[1,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为当前临床常用术式,可在达到治疗效果基础上满足患者美观需求,但手术创伤易诱发应激反应和术后疼痛,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复合全麻能有效阻滞外周伤害性刺激传导,具有良好镇痛、镇静作用。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乳腺癌患者68例,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复合全麻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镇痛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8年2月~2020年4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癌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复合组与全麻组,各34。全麻组:年龄41~68岁,平均(54.36±3.12)岁;临床分期:Ⅰ期18例、Ⅱ期16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11例、Ⅱ级18例、Ⅲ级5例。复合组:年龄42~69岁,平均(55.02±3.51)岁;临床分期:Ⅰ期19例、Ⅱ期15例;ASA分级:Ⅰ级10例、Ⅱ级19例、Ⅲ级5例。两组基线资料(年龄、临床分期、ASA分级)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两组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入室后开放术侧外周静脉、桡动脉,监测生命体征。

全麻组采用全麻,麻醉诱导:静脉序贯应用0.5 μg/kg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1)、2 mg/kg丙泊酚(Fresenius Kabi Deutschland GmbH,国药准字H20170338)、0.1 mg/kg苯磺顺阿曲库铵(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869),在双频谱指数(BIS)降低至<50时,置入双腔喉罩,连接呼吸机,确认连接完好无漏气,采用机械通气模式,设置潮气量为8~10 mL/kg,呼吸频率为10次/min,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上海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142)吸入浓度2%~4%,切皮前追加2.5~5.0 μg/kg舒芬太尼,后结合术中BIS值间断追加舒芬太尼,2.5~5.0 μg/kg。

复合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复合全麻,先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取侧卧位,屈膝低头使穿刺节段暴露,将超声探头置于胸椎节段T1、T3、T5部位,将探头向尾侧移动,直至两肋间隙,横突呈强回声凸状曲线,胸椎旁间隙超声图像表现为低回声楔形区域,使用1%利多卡因(成都倍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3419)对穿刺点浸润麻醉,超声引导缓慢进针,超声图像可见针尖刺入肋间内膜进入椎间隙,回抽无气无血,注入1~2 mL氯化钠注射液后存在胸膜下压,缓慢注入0.5%罗哌卡因(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094),用量单个椎旁间隙50 mg。

1.3 观察指标

血流动力学,对比两组麻醉前(T0)、插管时(T1)、手术30 min(T2)、术毕即刻(T3)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术毕即刻、术后6 h、12 h、24 h疼痛度,总分0~10分,评分越高,疼痛度越高。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 d、术后3 d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血管功能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VAS评分(见表2)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 分

2.3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pg·mL-1

3 讨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可切除病灶,抑制疾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但手术侵袭操作和创伤会诱发炎性反应、应激反应等,影响术后康复。探讨一种理想麻醉方案,是提高临床效果,减轻术后疼痛,加快患者恢复的关键。

全麻为常用麻醉方案,可确保手术过程中麻醉效果,但大剂量用药易增加恶心、呼吸抑制等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且术中全麻药药效呈消退趋势,术后药效消失时间早,镇痛效果不理想,无法满足临床和患者需求[3]。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能阻滞感觉神经、交感神经、运动神经,产生麻醉效果,且超声引导可缩短阻滞操作时间,减轻患者机体疼痛等不适,并能确保穿刺和阻滞的精准性[2-4]。与全麻联合能发挥阻滞和全麻药物双重作用,提高镇痛镇静作用,能通过抑制疼痛信号传导,减少全麻药物用量,减轻应激反应,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本研究针对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复合全麻,结果显示,复合组MAP、HR水平较全麻组低,且波动幅度较全麻组小,提示该方案可减轻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观察两组镇痛效果,结果显示,术后6 h、12 h、24 h复合组VAS评分较全麻组低,可见联合麻醉方案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度。IL-6、TNF-α为临床常用炎性评估指标,炎性反应会加剧机体疼痛,而机体疼痛会进一步诱导炎性因子合成,恶性循环,导致术后疼痛度增加[5]。本研究数据显示,术后1 d、术后3 d复合组血清IL-6、TNF-α水平较全麻组低,提示联合麻醉可下调炎性因子水平。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能通过在神经干、神经节邻近部位注射局麻药,阻滞痛觉冲动传导,使其支配区域达到麻醉效果,而超声引导能确保局麻药注射可深入需麻醉组织,避免遗留未麻醉组织结构,提高镇痛效果。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复合全麻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可减轻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并能减少炎性因子释放,减轻疼痛度,提高镇痛效果。

猜你喜欢

胸椎国药准字全麻
更正声明
胃溃疡治疗药物的应用及进展分析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骨科全麻围术期腹胀便秘的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健康成人胸椎棘突偏歪的X线研究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李业甫胸椎分段整复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