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全麻气管内插管对腹腔镜下疝气高位结扎术的影响探讨

2020-04-27程媛媛杨小刚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9期
关键词:气腹疝气插管

蒋 玲,王 洁,程媛媛,杨小刚

(1.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医院麻醉科,江苏 淮安 223300;2.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渔沟医院麻醉科,江苏 淮安 223300)

疝气是小儿常见的疾病,腹痛,便秘,腹胀是主要的临床表现,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具有不良影响。传统手术方式需要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手术时间较长,且容易对复工造成不良的损伤[1]。随着治疗技术不断升级和改进,腹腔镜技术应用率广泛,目前临床中主要应用腹腔镜下疝气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手术时需要进行全身麻醉,该麻醉方式的安全性较高,对患儿造成的不良影响较低[2]。但是全麻时是否进行气管插管,临床医师具有诸多不同观点,研究显示,插管和不插管对患儿呼吸和循环系统有较大的影响,以下展开详细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基本资料

2018年10月-2020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疝气高位结扎手术的患儿中,抽取60例入组研究,摸球实验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30)和实验组(n=30)。常规组:年龄2-6岁,平均(4.01±0.32)岁,平均体质量(27.32±4.02)kg,手术平均用时(42.01±2.34)min。男患儿29例、女患儿1例。ASA分级:37例为Ⅰ级,3例为Ⅱ级。实验组:年龄2-6岁,平均(4.02±0.35)岁,平均体质量(27.37±3.98)kg,手术平均用时(42.21±2.25)min。男患儿29例、女患儿1例。ASA分级:38例为Ⅰ级,2例为Ⅱ级。纳入标准:①符合小儿疝气诊断标准[3];②均接受腹腔镜下小儿疝气高位结扎术治疗;③无全身麻醉禁忌症;④监护人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②选择骶管麻醉等非全麻者;③临床资料不完善者。两组患儿基本资料符合本次研究标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属、院方伦理委员会同意本次研究开展。

1.2 方法

实验组: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诱导用药:氯胺酮(生产企业: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2820;规格:100 mg),剂量:1-2 mg/kg;咪唑安定(生产企业: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037;规格:2 ml),剂量:1-2 mg/kg;芬太尼(生产企业: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97规格:0.1 mg),剂量:2-3 ug/kg;异丙酚(生产企业: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40079;规格:0.1 g)剂量:1-2 mg/kg;维库溴铵(生产企业:南京欧加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423;规格:4 mg),剂量:0.1 mg/kg,用药方式为静脉推注。在可视化喉镜辅助下,经口腔进行气管内插管,将呼吸频率控制在15-20次/min。常规组:除维库溴铵不用,麻醉诱导用药与实验组一致,麻醉过程中,维持有效的自主呼吸,面罩开放给氧,氧流量设定在3-6 ml/min,保持呼吸道通畅。

1.3 评价指标

①不同节点呼吸循环指标的比较:包括心率、最大呼气压、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以心电监护仪器显示数据为准。②不同节点血气分析指标: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H值、动脉氧分压。应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定。③麻醉期并发症发生率:从窒息、反流误吸、精神症状、喉部不适四个方面分析。

1.4 数据统计分析

应用SPSS.22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节点呼吸循环指标

三个不同时间节点,两组H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气腹前、放气后,两组MAP下降,PETC O2和PIP升高(P<0.05),但放气后与气腹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表1 两组不同节点呼吸循环指标的比较分析( ±s)

表1 两组不同节点呼吸循环指标的比较分析( ±s)

项目 常规组气腹前 气腹后 放气后HR(次/分) 124.53±8.20 126.70±8.40 125.30±8.21 MAP(mmHg) 43.76±3.10 34.54±2.41* 44.50±2.71 SpO2(%) 97.20±1.31 97.20±1.30 96.95±1.40 PIP(H2O) 18.10±2.34 35.65±4.13* 17.80±2.10 PETCO2(mmHg) 34.50±2.31 39.51±3.10* 35.50±2.49项目 实验组气腹前 气腹后 放气后HR(次/分) 124.50±8.50 125.98±7.68 124.80±8.70 MAP(mmHg) 43.76±3.14 33.97±2.40* 44.50±2.96 SpO2(%) 97.24±1.34 97.28±1.33 97.80±1.31 PIP(H2O) 18.13±2.30 36.10±3.97* 17.92±1.10 PETCO2(mmHg) 34.50±2.33 40.01±2.95* 36.01±2.43

2.2 不同节点血气分析指标

不同节点两组pH值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与气腹前、放气后相比,两组气腹后的PaCO2、PaO2显著升高,且实验组较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节点血气分析指标的比较分析( ±s)

表2 两组不同节点血气分析指标的比较分析( ±s)

注:与气腹前相比,*P<0.05,与常规组相比,#P<0.05。

组别 时间 pH 值 PaCO2(mmHg)PaO2(mmHg)常规组 气腹前 7.34±0.44 35.98±2.81 80.21±6.74气腹后 7.34±0.43 40.10±3.41* 82.54±9.61*放气后 7.32±0.45 36.03±2.90 80.12±6.90实验组 气腹前 7.32±0.43 36.00±2.85 80.21±6.84气腹后 7.34±0.43 45.10±4.23*# 100.23±12.30*#放气后 7.35±0.41 36.10±2.54 80.21±6.85

2.3 麻醉期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麻醉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麻醉期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分析(n,%)

3 讨 论

相对于成人来讲,小儿的体质是比较特殊的,因此在进行麻醉诱导时,需要同时具备苏醒快、后遗症少、镇痛完全以及诱导快等优势,以保证麻醉的安全性和质量,同时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有利的条件。小儿的腹腔容积是比较小的,腹膜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率较快,无法对缺氧进行有效耐受。研究结果显示,为了有效预防气腹后并发症的发生,要将气腹压力控制在15 mmHg以内,气道压力要低于30 cmH2O,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应在35~40 mmHg之间,以有效预防高碳酸血症的发生,保证整体麻醉质量[4]。

研究报道显示,应用二氧化碳气腹进行腹腔镜手术时,会引起患儿呼吸循环等功能的变化。对具体的原因进行分析,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后,患儿总肺活量以及潮气量都有所下降,肺部的顺应性较之前降低,加之小儿的腹腔容积是比较小的,因此二氧化碳分压会有所升高。国内外研究报道显示,如果二氧化碳分压高于78mmHg时,小儿就会出现血压心率升高以及呼吸抑制等表现,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健康和安全。因此如果麻醉时进行气管插管,可以为二氧化碳的排出创造有利的条件,进而减少患儿的不适感,降低窒息,喉部不适以及精神症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麻醉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气腹后实验组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高于常规组(P<0.05),MAP、PIP、PETCO2等指标的差异性不明显。此项研究结果提示,实施小儿腹腔镜下疝气高位结扎术时,选用什么样的麻醉方式进行干预,要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如果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为了防止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那么可以选择气管内插管。如果手术时间相对较短,那么则可以面罩给氧,以减少不适感。

综合以上分析和阐述得知,对腹腔镜下疝气高位结扎术时,应用全麻气管内插管方式干预,可减少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可提升麻醉质量和阵痛效果,术后苏醒效果较好,手术的安全性可得到有效保障,值得借鉴应用。

猜你喜欢

气腹疝气插管
免气腹牵开器使腹腔镜手术不再“气鼓鼓”
标准气腹压腹腔镜手术与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手术治疗发病48 h内急性胆囊炎疗效研究
舒适护理对腹腔镜CO2气腹并发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疝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正确治疗
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疝手术后注意事项
疝气患者能运动吗?
宝宝得了疝气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