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理论学习的路径探索

2020-04-26绪道恒

现代交际 2020年5期
关键词:学习强国制度建设平台

绪道恒

摘要:在媒介融合的今天,大学生党建工作方式也在逐步创新转变。新时代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组织建设存在诸多弊端,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作为党建媒体的权威性载体,在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理论学习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党支部应充分挖掘“学习强国”平台的使用优势,扎实组织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创新探索,多措并举加强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

关键词: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学习强国”平台 制度建设 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5-0094-02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倡“要把全党变成一座大学校”,并撰写《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提出必须注重历史研究分析,要掌握唯物辩证法,通过学习实践使我党成为一个学习型先进政党。当今时代格局变化万千,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发展的新方位,中央对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理论学习工作高度重视。加强高校学生支部建设关系到夯实基层支部的堡垒作用,关系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关系到高校的稳定发展。学生党支部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关系到高校环境中各要素的组件组成,关系到支部党员提升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一、高校学生党支部迫切需要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之因

(一)学生党员综合素质和党性修养有待提升

各大高校目前坚持“控制总量,好中选优”的学生党员发展模式,相对来说,学生学业综合能力较强,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的党性修养和自身修养达到峰值。各学生在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思想水平上存在着较大差异,更甚者仅停留在高中所学的政治知识而无扩充知识面。毋庸置疑,党的理论学习要体现时代性、科学性和规范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不是一成不变的。目前高校学生党员缺乏有效学习路径扎实合理跟进学习党史、国史,并提升综合素质和党性修养。

(二)学生党支部学习形式较为单一、学习内容缺乏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多媒介多载体的学习途径已经打破人们学习求知的媒介“壁垒”。但根据数据统计,高校党员最喜欢参加的学习形式主要集中于听讲座、外出参观,利用网络媒介专题自学和学习的方式并没有得到扩充延伸。另外,学生党组织建设、组织生活形式大于内容,一是表现在多数学生党组织以推选入党积极分子、严格发展学生党员程序为抓手,而忽视思想政理论教育与权威引导,不能提质增效地发挥支部战斗堡垒的作用。二是长期以来,学生学习或参加组织的学习活动,往往只是学生党员依靠自身自觉而选择性地参加,推诿扯皮、敷衍了事的态度依然存在。

(三)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稳定性有待巩固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党建发展的侧重点在教师(教工)党支部,构建“双带头人”的学习型教师(教工)党支部是党建工作的重点。不可否认,建设学习型学生支部是诸多高校党建发展的“盲区”。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配置应结合专业课教师(可设置双带头)指导学习型学生支部建设。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多数由辅导员和高年级优秀学生党员担任,必然会导致支部学生党员在党建理论学习过程中存在环节监控、监督不到位、信息统计与数据分析不及时、党员整体学习水平能力参差不齐、学习动机挖掘不深等诸多弊端的形成。此外,学生党支部学习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學生党支部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学生党员的数量[1],学生党支部党员数量随着年限变化而发生变化。学生党员毕业时,支部虽保留名称,但支部党员人数的变动必然会导致不稳定因子上升。从根本上说,学生党支部内在的稳定性必然会受到冲击,逐步失去传承性,因此,学生型学生支部建设受阻,党组织教育作用弱化,也是目前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主要弊病之一。

(四)学生党支部学习制度体系不完备、制度执行力不强

高校针对党支部等基层组织生活制定和实施的各种制度,实施范围相对较小,强制性相对较弱,规范和调整的内容与党员的工作生活紧密相关,执行起来容易被各种具体事务打乱[2]。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学习型支部的制度建设上存在诸多问题,集中表现为学习制度建立不完整或缺失、学习监督制度执行力不足、学习考核制度不完善、学习制度机制体制缺乏有效性。因此,高校学生学习型支部的相关直接负责人应当完善党支部和党员的日常学习制度,探索建立健全党员学习成果定期分析制度、党员自学制度、学习成果转化制度、学习考核制度等相关制度。同时,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打通学习制度之间的“桥梁”,把握系统性的原则,以党章为核心,发挥制度建设之间的相互协调性。

二、新时代“学习强国”平台在打造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中的作用

高等教育是国家培养高等人才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学生党员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节点。当前,信息化潮流、数字化阅读形式,众筹众创众享的学习模式不断涌现,以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推动学习大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因此,学习者对知识汲取的选择必然是符合知识逻辑结构、错误观点,不具权威的学习内容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

(一)“学习强国”是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实践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2019年1月1日正式上线的“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是中宣部着力打造的一款移动学习客户端。数据显示,同年2月,该软件下载量排在各类型手机商店应用中的第一位。“学习强国”作为党和政府宣传的“喉舌”,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它是中国人民乃至世界关注中国的首选途径,“它以最权威的声音宣传着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保证群众收看到主流的政治动向和政治声音”[3]。“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由PC端、手机客户端两大终端组成,目前共计“学习之家”“重要活动”“传播中国”等200多个栏目(仍在更新),同时由40多个频道(仍在更新)组成,更多“接地气”“走实际”的栏目踊跃频现。“学习强国”平台本身大胆运用新媒体创新途径,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纵向走深、横向扩底,形成了全方位、深层次、全覆盖的主流媒体宣传矩阵。

(二)“学习强国”之于加强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影响

1.有利于推动学生支部开展“大学习”

学生党员通过适应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移动互联、在线学习信访室,依托从上至下的整体架构,达到全院覆盖、全院参加、全程记录[4]。“强国通”功能中构建的基层组织群可以实现支部与支部、支部党员与其他党员交流学习,并且文章与视频分享功能将信息传递与党员自身、其他党员互联互通,打破学习信息传递的屏障,形成人人可学、学有所获的学习局面。

2.有利于激发学生党员的学习热情与深度思考能力

学生支部党员以“学习强国”App为载体,可及时、有效、便捷地了解国家发展最新动态、政治理论的最新成果、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这种系统且全面地汲取党政知识的有效途径会大大缩短学生选择和过滤党建理论知识的时间。因此,“学习强国”所构建的庞大的知识体量,必然可以满足学生党员对党建知识的需求。“学习强国”App拥有多功能搜索系统,可实现信息的精准查询,具有极大的便捷性。

(三)有利于推动学生支部党员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强国”平台的有效运用,使学生党员管理变得更为具体,日常组织管理更为有效。学生党支部书记可提前安排学习任务与学习内容,利用“学习强国”的组群平台,确定支部集中学习交流研讨主题,指定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监控,创新支部学习方式,实现线上学习共建的目标。

三、搭建“学习强国”平台,多措并举强化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

(一)完善“学习强国”工作方案,完善学习制度建设

1.强化学习制度建立意识

打通“两学一做”与“学习强国”途径之间的互通渠道,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习制度的内容。基层党委要讲究制度建立的可行性,可根据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利用“学习强国”的积分系统确定积分达标计划,科学布局。

2.要将系统的激励机制贯穿于全过程

在执行制度上,要将系统的激励机制贯穿于学生党员学习、答题、考核、积分、排序的全过程,有效督促、规范学习进度。同时,党支部书记作为支部的指导者,要善于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创新性开展工作,建立支部学习目标,定期在一定范围内公示支部学生党员学习情况。

(二)避免机械学习,着重引导学生激发学习

“学习强国”平台的使用应注重实际效果,要注重线上与线下的创新联动,提高学生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学习者自身應坚持规定与自选内容相结合,主动查摆自身不足,补足理论之“基”、精神之“钙”,要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积极主动、联系实际地学,确定学习的“核心”,确保学到实效、学以致用。从根本上要杜绝刷分。同时,要注重课业学习和党建思想理论学习兼顾,真正了解“学习强国”平台学习使用的现实意义。党支部书记可在“交流栏目”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延续到线上进行。如小组作业布置分享观看《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或者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的新感悟。

(三)学生党员要实现自主学习、自主监督、自主检测、自主反馈

不同于传统的集中组织学习,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展开学习,这就对学习者本身的自觉性要求较高。学生党员学习时要保持“初心”和“平常心”,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政治自觉。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党建理论学习存在诸多若干问题,而“学习强国”作为党媒的独特载体,在加强基层学生党支部党建理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学习型学生党组织建设要主动探索使用“学习强国”这一途径来强化党建理论学习,充分挖掘“学习强国”的优势,真正让“学习强国”为学生党支部建设服务,使广大学生党员能加强理论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确保学习收到实效,巩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参考文献:

[1]李涛,范小平.师生联合党支部:破解高校党支部建设“教与学背离”之因[J].管理策略,2019(5).

[2]高峰,夏海州.新时期高校提升党支部建设科学化水平路径探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

[3]孙淼.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德育创新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180-181.

[4]郝雪,戚红,朱秋月.新时代高校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措施研究:基于“学习强国”平台[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8).

责任编辑:赵慧敏

猜你喜欢

学习强国制度建设平台
海安市高新区侨联积极推进侨眷侨属安装使用“学习强国”APP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党支部掀起“学习强国”平台学习高潮
江苏阜宁:“学习强国”成为党员干警提升综合能力“推进器”
基层武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基层武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探究
提升南昌市软实力研究
网络平台支持《教育技术学》公共课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葡萄牙大学章程对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