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生活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常规教育
2020-04-26倪力田穗
倪力 田穗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幼儿园生活各个环节的教育功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形成受益终生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从小班幼儿开展常规教育的意义阐述入手,然后分析幼儿园生活活动中常规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在生活活动中进行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的相应对策,希望对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及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 生活活动 常规教育 小班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5-0010-02
对于刚进入幼儿园的小班幼儿来说,一切都是新的开始,如何更好地挖掘幼儿园生活活动中适合小班幼儿的教育资源,把小班幼儿常规教育同一日生活最频繁的生活活动联系起来,寻找适合小班幼儿年龄和心理特点的教育契机,更好地利用幼儿园生活活动环节开展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的组织和指导,为幼儿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幼儿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开展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的意义
生活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贯穿从入园到离园的始终,包括幼儿入园、进餐、饮水、盥洗、如厕、睡眠等活动,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发展生活自理、与人交往、自我保护等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则和习惯,满足幼儿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而常规教育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教育,是促使幼儿从他律到自律,为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培养所需的行为规则,会对幼儿后天习惯和性格的养成产生非常关键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良好生活习惯”[1]。而小班幼儿刚刚入园,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对于良好习惯和行动的养成是最好的阶段。因此,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进行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的培养,探索出适合小班幼儿生活的常规教育,提高幼儿园管理质量和教学效益,使幼儿学会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开展小班幼儿常规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教师不重视生活活动环节,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未能充分体现
在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正式的集体教学活动之外的幼儿生活活动常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而且相关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也没有明确的目标,生活活动与教育活动脱节,未将幼儿普通的生活环节纳入有意识的教育活动中,没有与幼儿的终身发展相衔接[2]。教师普遍认为一日生活中最重要的环节是集体教学活动和区域活动,生活活动就是管幼儿吃喝拉撒的。
(二)幼儿常规教育形式单一
班级的常规如何通常是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评判一个班级管理好坏的“标准”。幼儿教师很重视班级幼儿的常规教育,但是开展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的具体方法,往往就是“經常抓”,尤其是对小班幼儿,认为抓得多了成习惯就好了,还有就是要反复练习、监督。由此看来,教师进行常规教育的形式较单一,以反复训练和说教的形式为主,没有采用幼儿感兴趣的其他多种形式结合进行常规教育。
(三)教师对幼儿常规要求不统一
在《纲要》中提到:“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但是对于幼儿的常规教育的要求没有明确固定的要求和标准,对于幼儿常规教育内容都是由班级教师来制订的。有的教师认为常规教育的难题之一是班级教师的常规要求不统一,主班教师、配班教师和保育员对幼儿的要求都不一样。例如主班教师在班上培养幼儿常规,但是配班教师和保育员没有继续进行一以贯之的常规教育和要求,幼儿就难以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长此以往也就更难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缺少家园协作
幼儿生活方面的常规习惯养成,不仅只是在幼儿园培养,家庭环境下的培养也尤为重要。在幼儿生活习惯方面,经常可以看到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脱节的现象。一是家长对认为生活活动这些事都是小事不重要,“学到了什么”才值得家长重视;二是幼儿园一般不会告知幼儿在园中生活方面的具体情况,在家园配合上就是以亲子活动、手工作业为主,导致家长和幼儿园对于幼儿生活习惯培养教育脱节,教师不了解家长在育儿方面的需要,家长不知道该如何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工作。
三、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进行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的对策
把幼儿一日生活中所隐藏的、潜在的“教育契机”提升到显性层面上来,要求教师遵照儿童本来的生活形态组织教育活动,深入挖掘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以对儿童施加全面的教育影响[3]。
(一)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在生活活动中进行小班幼儿良好常规教育
在幼儿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具有教育价值的素材,但是教师常常缺乏教育敏感。教师要认识到生活活动是构成幼儿生活的一个部分,尤其是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的几个环节对培养小班幼儿良好常规教育有特殊的教育价值。进餐前,教师可以让幼儿了解饭菜的名称和营养价值,让幼儿获悉更多膳食常识,对于改善挑食、厌食的情况也有一定帮助;在取餐时有序排队,让幼儿养成规则意识,学会独立进餐;饭后擦嘴培养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饭后漱口养成生活好习惯。利用这些“水滴石穿”的常规养成教育使得小班幼儿在悄然间发芽、开花、结果。因此,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重视微不足道的生活活动,积极利用生活活动进行小班常规教育活动。
(二)利用生活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因势利导进行多种形式的常规教育
1.伴着儿歌进行常规教育
儿歌的特点是朗朗上口,形象生动,容易让幼儿直观地理解,符合小班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教师可以将常规教育的要求编制成儿歌,比如编创盥洗的儿歌:“饭前便后要洗手,打开手龙头,淋湿小手打肥皂,正反搓出小泡泡,清水冲干净,关上水龙头,再把小手甩一甩,我是讲卫生的小宝宝。”每次幼儿在盥洗的时候一边念着有趣的儿歌,一边认真洗手,形成良好的盥洗常规。
2.图示引导,创设良好常规教育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资源,良好的环境是常规教育的途径之一。在幼儿园的各个角落,根据相应的常规要求张贴图文并茂的提示。“节约用水”提醒幼儿洗手的时候不嬉戏打闹,不玩水;口杯柜旁边和盥洗室的“小脚印”引导幼儿在喝水和如厕时要排队有秩序;“六步洗手”图示引导幼儿正确的洗手流程;“尿尿进坑”图示提醒幼儿小便时要注意卫生。
3.榜样法,争当小小监督员
小班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不足,通过让做得好的幼儿作为榜样来充当“小小监督员”,负责检查小朋友饭前便后是否洗手、洗得是否干净,喝水时是否有秩序地排队,喝水的量是否充足等,既进一步强化提醒“小小监督员”的行为,又不断激发其他幼儿积极做好常规,成为常规教育的主体。
4.阶段竞赛,不断提高
在幼儿常规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分阶段进行小竞赛,以此了解幼儿在各个环节的达成情况,利于教师进行后续的指导。竞赛还能促进幼儿向做得好的同伴学习,体验成功的快乐。
5.游戲中进行常规培养
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培养可以在游戏中进行。《纲要》中要求幼儿园要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在盥洗环节,教师可以把游戏中的情景、人物延伸到相应的生活活动中。
(三)教师对小班幼儿的常规教育要协调一致,形成动力定型
巴普洛夫认为动力定型是人的习惯的生理基础,人们每天起床穿衣、洗脸、刷牙不需要太多的努力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进行,不用花费太多的精力。儿童年龄越小,就越容易建立起动力定型。《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常规,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4]因此,班级各任课教师要密切配合,统一对小班幼儿的常规指导要求和要点,共同为幼儿的常规养成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幼儿养成规律的生活、卫生习惯。并且,教师之间要一以贯之,不要半途而废,轻易地改变幼儿初步形成的生活习惯和秩序等,以免破坏刚刚建立起来的动力定型。
(四)家园共育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常规
家园同步教育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幼儿每天在家庭中度过的时间更长,更需要家庭与幼儿园共同合作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一方面,家长要尽量保持与幼儿园相同的作息规律、常规习惯等,要尽量让幼儿养成自理的好习惯,有效践行5+2等于7的理念。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了解幼儿在家中吃饭、盥洗、如厕、午睡等生活情况。有些幼儿存在生活能力较差的情况,教师要与家长沟通,寻找问题的原因,共同商量对策。现在的家长知识水平越来越高,不乏有成功教育经验的家长,教师可以总结这些经验,在班级家长活动中推广,引导家长积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认识到家庭环境,家长的生活方式、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幼儿,激发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幼儿园的工作中。另外,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家园联系栏等平台,使家长了解在幼儿园中对幼儿盥洗、进餐、午睡、如厕等的要求,掌握在家中培养幼儿生活常规的科学方法,优化育儿理念,确保幼儿在幼儿园和在家的生活要求一样。家园合作教育保持同步,达成事半功倍地开展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的目标。
四、结语
在小班幼儿幼儿园生活活动中进行常规教育,教师要转变对幼儿在园生活的认识,要在生活活动的目标、内容、实施上不仅体现园所管理的要求,更要体现人类社会生活的目标,在内容上进行相应的拓展,并为幼儿提供多样的教育环境,将教育的成果扩展到家庭与社区中去,以此突破园所的“围墙”,使幼儿在园内外的社会生活真正实现统一与贯通[5]。使幼儿通过常规教育潜移默化形成受益一生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朱细文.积极对待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过渡环节[J].学前教育研究,2004(2).
[3]虞芬.回归幼儿生活的课程实践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5(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2016版)[Z].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5]胡金姣.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价值与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10(7).
责任编辑: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