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理和谐水平提升途径研究

2020-04-26张贤静

现代交际 2020年5期
关键词:提升途径积极心理学大学生

张贤静

摘要: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人们对大学生的心理和谐状况有了更多的认识,如何积极引导学生培育健康心态、形成健全人格成为高校普遍关注的话题。从积极心理学视角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和谐水平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建构路径,以期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和谐 提升途径 积极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5-0005-02

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阐述了心理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关系。大学生处在人生重要的阶段,心理素质还不够成熟稳定,很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导致心理问题。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提升其心理和谐水平不仅是个人发展必要的前提,而且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题中之义。

20世纪中叶,Seligman等人倡导了积极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问题、症状转向人性的积极方面,强调对个体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心理资本,其在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能为塑造大学生的积极心理人格和品质提供指导,同时对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和谐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积极心理学的相关概述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研究的重点在于探索人的积极品质和潜力,不局限于固有的内容,无论是心理健康或者是存在心理问题的人,只要加以引导,挖掘其自身的内在能量、关注美好的品质,就会取得预期的效果,获得健康生活。

就目前而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积极的情绪和体验,促使个人以积极的态度生活、学习和工作;二是积极的人格特征,包括自我决定、智慧、创造性等;三是积极的社会环境,即建立积极的学校、社会和家庭系统,使人们更好地统合自我,适应社会[1]。

二、提升大学生心理和谐水平的重要意义

心理和谐指的是个体整体上一种协调稳定的状态,即大学生在自我、人际、人事三个方面处于融洽统合关系,总体保持积极情绪体验,人际融洽,从而达到稳定、和谐的状态。因此,提升大学生心理和谐水平,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也是创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要求。

1.提升素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研究表明,人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学习效率会有所提升,提升心理和谐水平可以强化学生的智力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升心理和谐水平还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大学生处于一个自我认知不稳定的时期,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否定和怀疑自我,进而造成人格的缺陷,心理和谐的大学生自我认知积极向上、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并能积极地通过一些实践活动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2.整合资源,创建和谐美丽校园

大学生作为高校校园的主体,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关注学生的心理和谐状况,能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思政教育的不足,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把思想政治上的要求变为内在品德约束自己的行为,完成道德内化所需要的心理素质的培育,增添学校的和谐因素。

3.夯实基础,提升社会和谐状态

大学生是维系社会和谐的重要角色。大学生是社会成员中文化程度高且数量较为巨大的群体,在社会的认可度高,辐射范围广泛,他们在凝聚力量形成合力和影响力方面不容小觑。且思维活跃、创造力较强的大学生在激发社会的创造力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社会创造力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的提升大学生心理和谐水平的途径

1.提升自我和谐,培养正向思维能力

心理过程是由知、情、意组成,其中认知起着关键性作用。大学生处于心理不成熟、不稳定的时期,自我认知与评价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指引下,启发学生不仅要接纳自我,而且能悦纳自我,学会欣赏自我,把自己看成独一无二的个体,能理智地看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冷静地学会分析得与失,内心常常充盈着幸福感、满足感、自豪感、价值感[2]。

强调正向思维的培养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也是不谋而合,即培养大学生在处理任何事情时都能以积极、主动、乐观的态度去思考和行动,并促使事物朝着有利的方向转化,在逆境中更加坚强,在顺境中脱颖而出,变不利为有利,从优秀到卓越。大学生处于步入社会的过渡时期,阅历不深,挫折和失败经历得少,承受力相对较差。培养正向思维,能够使学生变压力为动力,有力地提升学生的心理和谐水平。

2.增進积极体验,培育理性平和心态

大学生处于情绪不稳定、情感易冲动的阶段,常会因为他人的一些话语或行为肆意揣测别人的意图,加上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及行为。因此,在平时的思想教育中,多注意联合学生的内在和外显的力量进行启发,引导学生提高心理抗压能力,提升逆商,促进大学生形成积极体验的创造与接受机制[3]。对于学生而言,当需要被满足时,易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辅导员教师与专职教师在进行教育与教学时,应该以学生的合理需要为出发点,并引导学生在需要满足不了时,学会合理转化。

对于大学生而言,教学是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能够将所学内容成功应用到实践中,学生易产生成就感、愉悦感等积极的情绪体验[4]。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营造温馨、积极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平台展示自我,体验到积极情绪。并且这种情绪能够不断强化学生行为,形成良性循环,不仅能培养学生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更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完善积极品质,协调发展人际关系

品质是一个人相对稳定、内在的特质,积极的品质包括坚定的信念、乐观的品质、健全的人格等。对于在学校的大学生而言,可通过定期举办团体活动,于团体活动中感悟凝聚力、归属感,使学生不仅能够自我纵向比较,更可以横向与其他同学比较,形成良性竞争,有助于积极潜能的激发,在互帮互助、合作中成长、收获,不断追求卓越,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5]。还可以举办志愿、公益服务等活动,给学生以锻造人格的契机。

积极人格的塑造应当时时刻刻根植于学生内心,使其自发地、自觉地愿意为他人贡献力量。对于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而言,师长、同学、舍友的关怀是形成积极品质的重要力量,相互接纳、相互尊重和友爱的人际关系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积极品质的形成。因此,学校应积极营造氛围,或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促使学生在心理上、学习上、生活中相互支持,进而促进人际关系的协调发展。

4.健全教育体系,营造心理育人氛围

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作用,指导学生由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变为积极潜能和积极品质的培养和挖掘,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贯穿于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注重互动性、体验性和参与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讲授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共情、换位思考等,并在感悟中不断成长和收获。在心理咨询工作中,教师转变助人理念,由问题解决变为发展性咨询。对待来访学生,将他们看成发展中的个体,积极引导其运用自身的能量来完善自我。

积极拓展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例如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个体与团体辅导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等,创新活动载体和形式,以符合学生需求的主题,如微笑大赛、寄语未来等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明确解决问题并不在于一时,而在于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能量来体验快乐,获得幸福感,达到自我的和谐、人际的适应,最终提升心理和谐水平[6]。

5.积极形成合力,推进心理和谐教育

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和谐水平不仅仅是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的事情,更是需要学校各个部门、各学院、班级、宿舍全员参与、相互配合,充分调动每一方的力量。首先,应该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理论培训,接受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熏陶,并提高运用能力;其次,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学术沙龙等形式的主题教育,切实转变教师的认知,使其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办公室的谈心谈话中,都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接纳学生、肯定学生;辅导员教师可开展提升自信心和幸福感等内容的主题班会,在班级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和活力;最后,开展朋辈心理辅导队伍培训,并扩大辐射范围。

除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也有不可或缺的教育责任。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持久且深远的,对于学生的自我和谐状态和处理人际关系所起的作用很关键。因此,父母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能以积极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相信他们具备处理问题的能力,多给予肯定与欣赏,与学校教师保持紧密的联系。社会,一个育人的大环境,更应该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通过新闻、报纸等多种媒介,宣扬积极、和谐的声音,并通过多种途径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学生可多渠道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学会协调各种关系,进而提高心理和谐水平。

四、结语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大学生心理和谐水平,拓宽了高校的学生工作思路,有助于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塑造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更具创新性、实效性,以期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岷珊,刘晓柳,谭洁,等.积极心理学理论视角下当代大学生健康心态的培育路径[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1):156-157.

[2]刘志红.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

[3]陈春慧.基于积极情绪体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3(1):157-160.

[4]王祎,左金侠.基于积极心理学条件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J].教育教法探究与实践,2018,193(12):243.

[5]吴焰.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品质培养研究[D].锦州:辽宁工业大学,2018.

[6]王永萍.“积极体验式”教学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作用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6):49-51.

责任编辑:刘健

猜你喜欢

提升途径积极心理学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浅析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师的培养与提升新途径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浅谈博物馆讲解员的专业素质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