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扎特k311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教学分析

2020-04-26吴施霓王玲

现代交际 2020年5期
关键词:钢琴教学

吴施霓 王玲

摘要:莫扎特是古典主义时期代表音乐家之一,莫扎特奏鸣曲作为钢琴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音乐教学有着极大的影响。k311是莫扎特在曼海姆时创作的一首钢琴奏鸣曲,此作品的演奏技巧和演奏风格充分体现了生活的和谐、乐观、明朗。从k311奏鸣曲创作背景入手,分析第一乐章乐曲,进而深入研究钢琴教学方式,为钢琴教师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莫扎特奏鸣曲 k311 钢琴教学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5-0036-02

奏鸣曲是钢琴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莫扎特K311奏鸣曲是钢琴教学常见的作品,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理解莫扎特的音乐风格,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一、k311第一乐章创作背景

奥地利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出生于萨尔茨堡,1791年12月5日辞世于维也纳,年仅35岁。他一生创作600余部音乐作品,涉猎诸多音乐体裁,如歌剧、交响乐、钢琴奏鸣曲、钢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等,是西方音乐史上的旷世奇才。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大体分为三个时期,K311奏鸣曲是其中期作品。1777年莫扎特在德国曼海姆逗留,深受曼氏乐团感染。曼氏乐团音乐最大的特点是在演奏力度上形成“渐强”“渐弱”的情感幅度变化,莫扎特取其精华将曼海姆流派融入k311奏鸣曲中。由于他长期辗转于各个城市,对生活体验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因此艺术手法上比初期更加成熟、精练,表现内容更为丰富。透过K311奏鸣曲,展现了欧洲社会生活的缩影,它与K309被世人称作“曼海姆奏鸣曲”。

二、k311第一乐章音乐分析

K311第一乐章D大调,全曲轻松明朗,是倒装再现的奏鸣曲式。

呈示部分莫扎特从容地展开主题,主部是以随性的和弦来引出,主题部分两个乐句简洁明了,通过跳音和装饰音表现主题的活泼。a句结束在主和弦三音,a句则以D大调的完满终止结束。简单的乐句中蕴含了音乐的轻盈。连接部前4小节以2+2形式构成,接第5、6小节为右手的上下行音阶级进,第7小节至第10小节以模进、重复的手法而展开,自然流畅地引出了副部。副部的两个主题为突出紧张感,将左手以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进行。接下来的8小节由两个平行关系的乐句构成,右手旋律采用装饰音和八分休止,装饰音的出现让连接部旋律颇有生机。结束部为4小节,在副部主题II的结束和弦上叠入开始。前2小节有补充的作用,后2小节采取“鱼咬尾”式级进进行。

展开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共18小节,前4小节在e小调上陈述,依旧保持“鱼咬尾”级进音型,从第5小节开始转入D大调下二度模进。第9小节再转入b小调。第二阶段共8小节,为副部的移调再现。第三阶段共13小节,主要以分解和弦音型而展开,其中也包括音阶的出现。莫扎特在此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将密集的十六分音符级进音型和分解和弦音型运用在旋律中,展开部的第三阶段将k311奏鸣曲推到高潮,同时调性再渐渐回归到主调。莫扎特的创作手法为倒装再现的奏鸣曲式结构做了良好的铺垫。

再现部是倒装再现,将主部前置副部进行再现。副部调性重新回归主调上,使再现部单一的调性与初期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创作手法也有所发展。

三、k311第一乐章钢琴教学技巧

(一)音色与触键

古典主义初期,作曲家普遍用羽管键琴创作乐曲。由于羽管键琴琴键比较单薄,轻触键即能发出声音,因此,弹奏的力度输出并非最大化。在莫扎特创作时期,手指学派风靡一时,而他的创作深受手指学派的影响。手指学派,顾名思义是以手指为弹奏中心对象,并且对弹奏者手指有着严格的要求,达到在弹奏时手腕和手臂保持基本不动,用手指贴合键盘演奏,指尖作为触键发力的集中点,最后快速触键,强调音色是饱满的颗粒音。在演奏staccato时,则考验学生的手指控制力,可以利用贴键反弹有效地控制音色。

1.音阶

莫扎特的音乐风格十分明确,音阶也充满诗意。为符合古典主义音乐的风格,学生在音阶、琶音的处理上要干净利落。关于音阶演奏,首先要指尖下键灵敏,指尖重心由一个手指迅速转到另一个手指上。其次借助手臂带动连贯乐句,让音乐更加流畅。在练习中学生容易出现音阶间断的现象,教师可以让学生高抬指慢弹,手像自由落体触键,每个音符弹实、弹稳。在确保音色的前提下再逐渐加快速度。一定要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弹奏上下起伏的音响效果,才能达成莫扎特奏鸣曲的简洁感。

2.琶音

K311第一章琶音部分主要是由左手来演奏。钢琴教学中最常出现的现象就是学生对于左右手力度不平衡的掌控。大多学生缺乏对音的强弱意识,因此在左右手弹奏时常常使用同一力度,甚至左手伴奏音量大于右手,造成演绎效果不佳。为能够保持伴奏的特性,弱化左手力度,在保证琶音清楚的前提下力度稍弱于右手。注重与力度的结合,通过大臂力量传递到指间,再配合手臂的横向运动。弹奏时一定注意力量均匀分布在每一个指尖上,使演奏富有饱满的颗粒感,声音均匀流畅。

(二)力度与速度

古典主义时期盛行严谨的音乐风格。至此,莫扎特在创作钢琴奏鸣曲中平衡感成为最大的特点,他力求一丝不苟地演奏正确的速度和力度,创作音乐的和谐美。学生在演奏时容易随意变化节奏,为遵循时代风格特点,教学中要着重强调,面对强弱记号时不能过于突出,一般多用p、f,演奏力度上控制在平稳范围内,做到灵活平和地处理。莫扎特在当时创作时从没有出现速度记号,现今版本也是后人所添加。k311第一章的“Allegro con spirito”是一首热情的快板,演奏速度上不宜过快,通常介于120—126之间。学生要用平稳、均匀的速度来展现歌曲,以期达到自然流暢的效果。

(三)装饰音

莫扎特奏鸣曲利用装饰音来表现乐曲的归入感,以此强调终止式的稳定。在莫扎特奏鸣曲中不难发现实际音符时值的装饰音,如倚音、颤音等。在钢琴教学演奏装饰音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倚音

乐曲中倚音弹成与主要音符同等的时值。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莫扎特音乐风格还比较陌生,经常出现倚音弹成不占时值的现象。而莫扎特奏鸣曲中倚音的正确弹奏应是弹成连贯的十六分音符,保证每一拍的精准度。在主题重复部分同样依照此方法,这也成为莫扎特钢琴作品中极具个人特色的演奏方式。

2.颤音

在弹奏颤音时,采用交替的方式弹奏出本音及本音的上方音符。有些学生在练颤音时,反复几次就出现手指僵硬的情况,结果适得其反,应提醒学生手指保持放松的状态再去均匀触键。通过k311奏鸣曲第一乐章的练习,促使学生在钢琴演奏技术上更加精进,对古典主义时期作品风格的理解更加透彻,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四、结语

莫扎特K311奏鸣曲主题对比鲜明,力度上出现强弱对照,整体情绪积极乐观明朗。在教学中还需教师进一步挖掘乐曲,参悟其深刻内涵,更重要的是增加教学经验,关注学生本身,只有将乐曲分析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对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梁艳霞.莫扎特作品(311)奏鸣曲的艺术智慧思维分析[J].艺术研究,2017(2):122-123.

[2]杜嘉莹.论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艺术特色[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7.

责任编辑:赵慧敏

猜你喜欢

钢琴教学
高校钢琴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探索
认知心理学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大学钢琴教学中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钢琴教学中手指能力的培养分析
因材施教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