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于双相情感障碍(BP)病患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

2020-04-25容兆珍李苑菁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定向力短时记忆支持性

容兆珍,李苑菁

(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 茂名 525200)

双相情感障碍(BP)作为一种精神疾病,以情感障碍为主要特征,发病期间可伴有行为与思维障碍。从有关文献[1]中看出,BP极易反复发作,表现出抑郁、躁狂交替发作或混合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护理在精神科疾病中有较高的价值,但传统模式无法满足新时期的需求,我院结合有关文献,将支持性心理护理应用在BP患者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就收治的30例患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5月收治的30例BP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女15例;年龄22~58岁,均值(37.8±3.7)岁。观察组:女15例;年龄20~55岁,均值(37.4±3.4)岁。前述资料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用常规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提供安静与舒适的病房,叮嘱按时服药等。观察组则加用支持性心理护理:成立支持性心理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主管护师4个、心理咨询师3个,开展为期8周的心理护理,主要有这样几点:①个体干预:心理咨询师每周和患者单独谈心,每周1次以上,连续8周,每次40~60 min。心理咨询师了解患者的思想、情感、行为等,综合掌握他们在社会中的不良经历,进行讨论、分析,提供指导,提高应对技巧,树立战胜挫折的信心,改善依从性。若出现心理障碍,及时疏导,鼓励他们倾诉,以便了解病因,缓解负面情绪。此外,了解患者人际圈,予以指导,促进其树立信心,消除自卑。②小组探讨:主管护师组织小组讨论,一个主管护师负责4~5例患者,每周1次,每次90 min,连续8周。要求患者围坐一起,依次现身说法,分析不良情绪与认知原因,指导正确应付。同时,采取角色扮演等发现和自身经历相似的患者应对中出现的不合理方法,主管护师分析角色后,协助患者自我发现,形成正确认知,消除自卑。③集体宣教:主管护师进行集体宣教,每周2次,每次1 h,连续16次。利用宽阔的会议室进行宣教,告知疾病知识,解释按照医嘱服药的重要性,纠正治疗期间的不良情绪与认知,告知不良情绪与认知造成的危害。④心理功能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兴趣与爱好及接受程度,组织他们进入康复室进行技能训练,包括手工、绘画、书法、演唱、角色扮演等,每周5次,每次60~90 min,连续8周。通过这些训练,恢复他们对生活的兴趣,改善人际交往能力,尽快恢复心理功能。

1.3 观察指标

调查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并比较。

1.4 评价标准

1.4.1 焦虑、抑郁评分[2]

总分均为100分,50分为临界值,评分越高则焦虑、抑郁越明显。

1.4.2 MOCA[3]

涉及语言、命名、定向力、注意力、抽象思维、短时记忆、视空间与执行等方面,共计题目12个,总分30分,评分越高则认知功能越好。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SPSS 23.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

两组护理前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对比(±s,分)

表1 对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对比(±s,分)

指标 护理时间 观察组(15) 对照组(15) t P焦虑评分 护理前 64.38±2.63 64.11±2.84 0.0563 >0.05护理后 38.42±5.39 49.53±4.33 4.3972 <0.05抑郁评分 护理前 65.90±3.12 65.73±3.02 0.0682 >0.05护理后 40.20±5.11 51.22±4.38 4.2071 <0.05

2.2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MOCA评分

MOCA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前语言、命名、定向力、注意力、抽象思维、短时记忆、视空间与执行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两组护理前后MOCA评分对比(±s,分)

表2 对两组护理前后MOCA评分对比(±s,分)

MOCA维度 护理时间 观察组(15) 对照组(15) t P语言 护理前 1.34±0.63 1.33±0.61 0.0684 >0.05护理后 2.79±0.65 2.32±0.58 1.9868 <0.05命名 护理前 1.04±0.34 1.01±0.32 0.0711 >0.05护理后 2.44±0.37 2.02±0.33 2.0037 <0.05定向力 护理前 5.12±0.74 5.10±0.71 0.0697 >0.05护理后 5.89±0.63 5.42±0.67 2.1146 <0.05注意力 护理前 4.11±0.87 4.14±0.83 0.0551 >0.05护理后 4.69±0.37 4.22±0.35 1.9766 <0.05抽象思维 护理前 0.72±0.08 0.74±0.05 0.0716 >0.05护理后 1.07±0.34 0.87±0.22 2.0007 <0.05短时记忆 护理前 3.12±0.78 3.16±0.73 0.0387 >0.05护理后 4.77±0.34 4.24±0.33 2.2861 <0.05视空间与执行 护理前 2.45±0.57 2.48±0.53 0.0755 >0.05护理后 3.69±0.15 3.19±0.14 2.1075 <0.05

3 讨 论

BP患者常有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且存在绝望、悲观等,为此应予以必要的心理干预。心理干预是通过掌握患者心理情绪,建立良好关系,针对性心理疏导,缓解或消除负面情绪,提高康复信心,以良好心态接受与配合治疗、护理。本次就收治的30例BP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支持性心理护理,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前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OCA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前语言、命名、定向力、注意力、抽象思维、短时记忆、视空间与执行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支持性心理护理在国内开展相对较少,我院也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是,通过研究发现,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比较明显,利用解释、倾听、指导、鼓励、建议、疏导、促进等支持治疗技术,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支持,激发他们潜在的能力,渡过心理危机,便于更好地应对社交期间遇到的问题,从而改善生活质量[4]。综上所述,BP患者应用支持性心理护理,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并且促进认知功能改善,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定向力短时记忆支持性
蒙特利尔认知量表与洛文斯顿认知评定量表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基于非稳态调和分析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河口潮位短期预报混合模型
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动力电池剩余容量预测方法
定向力评估解除脑出血术后患者身体约束的应用研究
幼儿游戏中实现深度学习的支持性策略研究
基于系统价值论的智慧城市建设系统分析
小学1~6年级师生关系特点实践研究
动物定向力知多少
提高材料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支持性
短时记忆理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