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踪法在消化内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04-25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专科消化内科

谈 梅

(溧水区人民医院,江苏 南京 211200)

本次研究针对追踪法在消化内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基础资料

选择我院消化内科的护士20名,给予所有护士进行培训,按照不同的培训方式将护士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的男护士人数为2人,女护士人数为18人,年龄在22岁~35岁之间,平均(25.64±1.28)岁,对照组的男护士人数为1人,女护士人数为19人,年龄在21岁~36岁之间,平均(25.71±1.33)岁。以上基础资料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培训,主要将消化内科所涉及到的知识和实际操作技巧进行教学,最后进行考核。观察组进行追踪法培训,首先要将科室内部的相关知识内容发放给护士,保证护士能够有所了解,而且要求带教教师深刻了解到护士在护理技巧和护理知识等方面的掌握情况。在进行患者护理的时候需要共同进行,这样能够为护士提供更加直接的指导。另外还要通过护士长对个案进行讲解追踪,保证护士能够了解相关知识。安排护士去护理非病危患者,并且按照个案追踪的方式对护士的工作进行检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士的培训满意度和护理常规、专科知识、病情观察、护理规范等各项培训项目成绩。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17.0检验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x2值和t值的计算,P<0.05的时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培训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培训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培训满意度比较[n(%)]

2.2 各项培训项目成绩比较

观察组在护理常规、专科知识、病情观察、护理规范等各项培训项目成绩均要高于对照组,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各项培训项目成绩比较(±s)

表2 两组各项培训项目成绩比较(±s)

组别 护理常规 专科知识 病情观察 护理规范观察组(n=10) 7.66±0.78 8.33±0.57 8.03±0.52 8.16±0.52对照组(n=10) 6.17±0.98 7.32±0.46 7.28±0.63 7.41±0.42 t 3.7619 4.3605 2.9034 3.5482 P P<0.05 P<0.05 P<0.05 P<0.05

3 讨 论

目前,追踪法在护理安全管理和护理质量评价两个方面的应用最为广泛,能够有针对性的对检查的任务和目的进行选择,并且追踪,能够按照患者的情况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1]。本次研究主要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和安全度来对护士的护理工作进行追踪,并且在培训初期由教师带领护士进行护理,这样能够帮助护士提高护理技巧和能力。另外教师还要指导护士进行护理,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并且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自行查阅资料进行研究,直到找出问题答案[2]。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对培训满意度为90%,远高于对照组的40%。观察组在护理常规、专科知识、病情观察、护理规范等各项培训项目成绩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追踪法在消化内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的整体护理能力,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专科消化内科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食物是怎么消化的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胃为什么不会消化掉自己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