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味白姑鱼加工工艺优化研究

2020-04-24周红雷谢普杰谢大波

农产品加工 2020年5期
关键词:白砂糖调味风味

周红雷,谢普杰,谢大波

(宁波市鄞州九亩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浙江宁波 315145)

白姑鱼亦名白姑子,是石首鱼科的一种暖水性中、下层鱼类,资源丰富,其肉厚而细嫩,而常规的红烧、清炖烹调食用方法,口味远逊于黄鱼,经济价值相差很大。白姑鱼属于低值鱼类,很少得到加工利用,但近年来随着海洋资源的日益缺乏,这些低值鱼也慢慢被加工利用起来。

白姑鱼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加工过程中极易氧化变质。目前主要加工制成干白姑鱼,产品较为单一,技术含量低,效益不明显。近年来,人们对软包装食品的体积小、质地轻、携带方便、易开启、耐贮藏等特性比较青睐[1-2]。因此,以白姑鱼为主要原料,加工成软包装风味鱼,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并带动低值鱼产业的健康发展[3]。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原料:白姑鱼,市售新鲜原料。

辅料:植物油、酱油、食盐、白砂糖、味精、辣椒,均为市售鲜品。

1.2 方法

1.2.1 工艺流程

原料鱼的选择及预处理→漂洗→切块→调味腌制→干燥→真空包装→成品。

1.2.2 操作要点

(1) 原料选择与处理。以新鲜白姑鱼为原料,要求鱼体完整,气味、色泽正常,肉质紧,有弹性。然后去鳞,剖腹去内脏。

(2)漂洗。将鱼体放入清水中漂洗,同时将腹内壁的黑膜及血块洗干净。

(3) 切块。切成约长5.0 cm,宽3.5 cm,厚2.0 cm的鱼块,清洗待用。

(4) 调味腌制。将植物油、酱油、食盐、白砂糖、味精、辣椒按比例与鱼肉拌合均匀,腌制2~3 h。

(5)干燥。将调味腌制完成的鱼片平摊到平板上,摊片要整齐,然后送入鼓风干燥箱中,控制一定的温度,烘至鱼水分含量为20%~25%。

1.2.3 调味腌制正交试验设计[4]

试验用正交设计的方法考查白姑鱼调味腌制过程中4个重要因素,即食盐用量(A)、白砂糖用量(B)、味精用量(C) 及辣椒用量(D) 对产品口感、色泽、气味等感官品质的影响,每个因素各取3个水平。

因素与水平设计见表1,风味鱼感官评分标准见表2。

表1 因素与水平设计/g

表2 风味鱼感官评分标准

1.2.4 干燥条件试验设计

将处理好的鱼块摊到筛网上,置于鼓风干燥箱中,调整干燥温度分别为45,50,55,60℃进行干燥。比较不同温度下的干燥效果,选择合适的干燥条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姑鱼调味腌制正交试验结果

根据表1所示的水平因素安排进行L9(34)正交试验。根据表2,感官评定时邀请10人分别对产品的口感、风味、色泽进行打分,每项满分为10分,根据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每项加权系数分别取0.2,0.4, 0.2,0.2。

正交试验方案及试验结果见表3。

从表3对试验结果进行的极差分析可以看出,在白姑鱼调味加工过程中,根据感官评定和正交试验结果分析得出,最优组合为A2B2C1D3,即最佳调味工艺条件为食盐用量30 g,白砂糖用量15 g,味精用量5 g,辣椒用量12 g,此组合得到的产品风味口感最佳。

2.2 白姑鱼干燥条件的选择

鱼体在不同干燥条件下的水分含量见表4。

表3 正交试验方案及试验结果

表4 鱼体在不同干燥条件下的水分含量/%

由表3和感官品质可见,当干燥温度为45℃时,随干燥时间的延长,鱼体水分逐渐排出,干燥至5 h时水分含量达到25.5%;干燥温度为50℃时,鱼片水分排出比较均匀,干燥至4 h左右,水分含量达到25.4%,鱼品质良好,继续干制则鱼发硬;干燥温度为55℃和60℃时,水分排出较快,但水分排出不够均匀。因此,当干燥温度50℃,干燥时间4 h时白姑鱼品质最佳。

3 结论

在试验设定的条件下,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考查了白姑鱼调味腌制过程中4个重要因素,即食盐用量、白砂糖用量、味精用量及辣椒用量对产品口感、色泽、气味等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调味工艺条件为食盐用量30 g,白砂糖用量15 g,味精用量5 g,辣椒用量12 g,此组合得到的产品风味口感最佳。比较不同温度下的干燥效果,得到最佳的干燥条件为干燥温度50℃,干燥时间4 h。

猜你喜欢

白砂糖调味风味
百年风味“花”开万家
八方风味,美酒润佳肴
风味人间
好难吃的“糖”
初尝胆机风味 McGee(美极)HARMONY合并功放/LEGEND2.0音箱
中国调味茶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
日式时尚吐司
烹饪调味的三大步骤与五大诀窍
雪花蜡烛杯
味带的宽窄与调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