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白马族祭祀歌舞“跳曹盖”的现状及传承研究

2020-04-23吴雨阳

卷宗 2020年6期
关键词:羌族

摘 要:在四川省平武县西北方向的白马地区,有一个源自神秘而古老的“氐羌族”族群。他们自称“白马人”或“白马族人”,他们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在他们的众多民俗活动中,尤其以其祭祀歌舞“跳曹盖”最为典型,笔者此次亲身前往当地的厄哩寨和木座寨进行了走访调查,欲将“白马族”的“跳曹盖”祭祀活动现状及传承进行较为详尽的研究。

关键词:白马族;羌族;跳曹盖;祭祀歌舞

在四川省平武县西北方向有一叫白马的地区,那里有着一个源自神秘而古老的“氐羌族”族群。虽然在我国建国初期北川政府将这个地区的族群定义为藏族,但当地族人并不认可这一定义,他们自称“白马人”或“白马族人”,笃信自己是“氐羌族”的后代。而在复旦大学的相关DNA研究中也表明,白马人的DNA应该与羌族同根溯源,都是“氐羌族”的后裔。并且笔者在走访调查的期间,也就此问题咨询过当地族人,所以本文特以白马族祭祀歌舞“跳曹盖”为着手点,力求将羌族民间音乐的现状及传承进行探索研究。此次笔者亲身前往处于白马地区的厄哩寨和木座寨进行了走访调查,欲将“白马族”的“跳曹盖”祭祀活动现状及传承进行较为详尽的研究。

1 白马族“跳曹盖”祭祀歌舞现状

白马族的祭祀活动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几乎在每个月都有各种大小祭祀活动,当之无愧为一个嗜祭尚祀的民族,在众多祭祀典礼中就要数 “跳曹盖”最为隆重。“跳曹盖” 即为法师头戴凶煞的面具起舞的意思(法师皆为被称之为“白莫”或者“白该”的男子),是白马族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五至初六举行的敬畏神明、驱逐鬼邪、祈福避灾的一种祭祀活动,该祭祀活动由被称为“白该”或者“白莫”的法师主持,活动主要分为祭祀与人神同乐两个主题,祭祀主题主要内容为诵咏经文、煨桑祭神 、杀畜行祭、歌舞行祭等,人神同乐主题主要内容为歌舞与饮酒等。

2 白马族祭祀歌舞的特点

2.1 民俗特点

1)整个祭祀仪式完整有序,“白该”及“白莫”清晰的知晓仪式的各项环节,同时,族人的积极参与和密切配合,二者相辅相成,使得整个仪式能够按照旧时正常进行。

2)祭祀仪式的参与度极高,整个寨中的族人几乎全部参与其中,并且有多达九位法师的参与,造就了规模宏大的祭祀仪式。

3)祭祀仪式中法师们所用的“经书”、“法器”及“曹盖”丰富且保存完好,同时也有族人会制作仪式所需的器具,为仪式的进行提供了保障。

4)法师所穿戴的服饰基本保留了古时的样式,参与仪式的族人都着装本族特有的服饰,二者结合,使其仪式的严肃性和民族性得到保障。

5)整个仪式跨越两天,在两天的仪式中,法师“跳曹盖”的时间长达6至7个小时左右,中间还有族人们参与的“圆圈舞”、“神龙舞”及“锅庄舞”也占整个仪式的大量时间,所以舞蹈在整个仪式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6)该祭祀活动主旨为祈福辟邪,内容积极向上,保持着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意,同时为族人们提供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2 音乐特点

1)诵咏经文的旋律多为 这两种单拍子,偶尔也会使用复拍子拍,其节奏型主要以均分律动为主同时偶尔伴有非均分的三连音节奏型,“白该”会根据经文的内容、韵律变换成所需的旋律及节奏。

2)诵咏经文的旋律音域基本在一个八度之内,但偶尔会短时间超出八度范围,这就使得诵咏经文更接近于平日的正常言语的音调,这也保证了仪式的严肃性及古朴性。

3)诵咏经文分为念诵、吟诵和唱诵三种类型。

3 白马族“跳曹盖”祭祀歌舞的传承

3.1 师徒传承

在整个祭祀活动中,“白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核心领导作用,在传承过程中“白该”的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白该”多为族内年纪较大且德高望重之人,对祭祀活动的流程以及所需用的“法器”、“经文”、“祭品”等器物的使用与制作维护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同时对诵咏经文的内容、音乐及舞蹈也颇为了解。“白该”收徒后,在较长的时间内教授徒弟祭祀活动的一切所需知识,教授的内容有物质传承与非物质传承两类。传承中以非物质传承为主,其主要采用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授内容有:1)认识经文并且熟练诵咏经文充分掌握其旋律特点及唱腔特点;2)祭祀舞蹈的动作;3)祭祀的流程;4)“法器”等器物的使用与制作维护;5)祭祀衣物的佩戴方式;6)宗教信仰等。传承中的物质传承占比不高,主要传承物有“经书”、“曹盖”、少许法器等。师徒传承模式在整个传承方式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3.2 民俗传承

“跳曹盖”祭祀歌舞是白马族民间音乐的载体,它是属于整个白马族族人们的,同时它也是白马族族人们印刻在脑海中的永恒的记忆,它是白马族全体族人创造和发扬的,通过族人们一辈一辈的手口相传才能世世代代的流传至今。在每年的初五、初六,族人们都会不远万里的回到寨中,他们穿戴最具代表白马族的盛装,准备好甘甜可口的咂酒,用满怀激情的心情,迎接这一场属于白马人的盛会,届时整个寨子里的每一丝空气都充满着属于白马人特有的歌声、笑声与祝福声,寨子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记录了了白马人共有的亲情、友情与白马情。同时在白马族类似“跳曹盖”祭祀歌舞的活动还有许多,众多的活动也为白马族的民间音乐及歌舞传承有着至关重要的保障。

3.3 其他传承

随着“跳曹盖”祭祀歌舞这一具有独特民族特色与淳厚的原始特色,众多专家学者都被吸引到此进行考察与研究,来往的学者络绎不绝,在调研完后发表了众多相关文学研究资料及音视频资料,為白马族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并且也为白马族的祭祀歌舞的传承提供了保障。

政府在对于这一传统民族活动也进行相应的保障,为其建造了专属的文化馆与档案馆,同时采取了一系列诸如开设旅游节、拍摄纪录片、设立专项经费、在当地民族学校开设相应传承课程等措施。

白马族“跳曹盖”祭祀歌舞作为一种特有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不仅承载了白马族悠久古老的历史,还承载了白马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并且增强了族内的凝聚力也使其宗教信仰得到了巩固,是一种有着优秀精神层次的表现和对民族高度认同感的体现。这些年,在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大力弘扬下以及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下,白马族“跳曹盖”祭祀歌舞的保障和传承也逐渐完整化、专业化,其知名度也不断提升,随之而来的是前来旅游的游人及前来对此进行调研的学者人数逐渐提升,白马族“跳曹盖”祭祀歌舞呈现出愈发向上的前景。但与之相对的是传统的保护及传承也会面临一种新的困难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宋显彪,孙洪斌.试析羌族音乐“立体化”保护与传承模式[J].音乐探索,2012.

[2]朱婷.羌族传统民歌保护与开发的现状[J].大众文艺,2012.

[3]邱月.平武白马人“跳曹盖”仪式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

[4]拉先.白马藏族神职人员的渊源及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藏学,2010.

[5]平武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平武县志[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吴雨阳(1990-),男,羌族,四川江油人,四川轻化工大学音乐学院艺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

猜你喜欢

羌族
羌族古籍瑰宝《刷勒日》图经
羌族艺术的特征与当代价值
新中国新形势下的川西羌族宗教文化
理县蒲溪村羌族释比戏文化初探
羌族作家谷运龙散文简论
羌族释比图经“刷勒日”的艺术价值解析
羌族刺绣图案中的文化含义
56 个民族56 枝花羌族
阿坝州羌族民间舞蹈保护与传承自强研究
羌族释比文化略述及其保护思考:以震后汶川、北川等羌族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