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抓好教练员队伍建设

2020-04-23尤泽东

卷宗 2020年6期
关键词:教练员队伍建设

摘 要:为适应大抓实战化军事训练形势,紧贴部队发展需求,结合当前任务特点,从训练规律、形势任务、长效机制等方面,深入探讨了训练基地当前教练员队伍建设发展的时代课题。

关键词:教练员;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具备纵向贯底、横向至边、专业齐全、科目配套,并且有一定人才储备基础的专业教练员组训队伍,是部队提高人员训练质量和充分发挥训练效益的有力保证。如何充分紧贴部队的建设发展形势需要,牢牢认识和把握教练员成长的特点,确保教练员组训任教队伍的健康良性发展,实现教练员既得其用、又能兼得其养的培养目标,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思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1 要始终准确把握特点,掌握成长规律,实施全面培养

培养一支优秀的教练员队伍,通过“科学教”实现“科学练”,从粗放经验型过渡到质量效益型,必须遵循其成长特点、把握基本规律。一要完善和优化教练员知识储备结构,打牢军事理论根基,实现厚积薄发。优秀的教练员必须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才能在其组织和教学中抓住重点,深入浅出,运用自如,教而得法。一方面要具备扎实的军事理论和法规政策基础,另一方面还要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识域,广泛涉猎教育学、运筹学、心理学等外延学科作为补充。通过个人自学与集中培训、理论学习结合教学实践、走出去与请进来相融合等方法,采取专题授课、作业辅导、交流研讨、周末育才、借力院校等途径,全面提升学习效果。二要积极提供成长土壤,用好熏陶育人环境,发挥专长优势,形成辐射效应。良好的成长环境对教练员培养十分重要。在人才培养中,可把预备教练员放到教学骨干示范班中,通过耳濡目染,使其掌握教学和研究的一般方法,借助熏陶育人的良好环境、教学平台,更好地打磨和雕琢军事技能、动作技巧,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三要充分把握有利时机,多种方法有机并用,积极促进“高效产出”。在时机把握上,要利用大项集(培)训活动,交任务、压担子,扶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压出”一批;并组织各类教练员集训,以老带新,现身说法,交流经验“带出”一批;对重、难点课目集智攻关、专题研讨,反复学习和实践“提高”一批。同时,将教练员的培养与部队需求变化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与部队训练“同频”、与单位规划“同步”、与总体部署“共振”。

2 要始终坚持任务牵引,适应训练形势,注重精准培养

教练员队伍培养必须有的放矢,对表对标部队形势任务发展变化和训练实际需求,找准靶标,选准抓队伍建设的突破口。一要适应部队编制、专业设置特点,区分岗位分类抓。结合当前工作任务多样、居住区域集中、保障统一的实际,应该始终坚持把集中培训指导作为建设和培养教练员队伍的主要手段和方法,采取多种灵活机动形式,按专业实施分类精准培训指导。针对担负首长机关课目的教练员培养,可以采取定期参加基地化集中训练、院校学习或者组织专长班专项培训的方式,提高其首长机关层面教学训练的层次和深度;针对担负共同课目的教练员培养,在落实制度抓好年度训练预备期、训练转换期以及定期教练员集训的基础上,还应在每一课目展开集中训练前,组织进行短期的小集中、小培训;针对担负后勤类专业课目的教练员培养,一般可采取相对集中训、业务骨干具体指导的方法分类进行培养。可以发挥军民融合优势,充分利用驻地高校、企业的人才与教育资源,集约高效地为部队代培一批计算机操作、通信设备维护、修理、卫生、炊事、照摄像等专业技术骨干,拓宽军地两用专业人才的培养渠道。二是要充分保障训练任务、按纲施训需求,培养尖子重点抓。随着实战化训练逐步深入,部分重、难点的课目不会训、教不了的问题随之突显,从根本上制约了部队训练水平发展。为补齐训练短板,打破施训瓶颈,可优选一批教学专长突出、基本功扎实并且善于问题研究的过硬人才担纲“武教头”,通过交任务、压担子进行研究攻关,结合教学观摩来“高温淬火”,既解决了重难点问题,也促进了优秀教练员水平提升、脱颖而出。三是要积极开展教学、训练研究,注重效果创新抓。部队任务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教学内容和训练形式也随之而变,只有加强教学研究,才能紧跟军事变革步伐,紧贴训练实践活动,实现教练员教学能力向高层次发展。应当注重把“学、研、教、练”紧密联系、有机结合起来,准确地把关定向,合理地确定教学研究课题,科学高效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提高教学研究的质量和有效性。始终坚持紧贴部队训练作战任务、现有武器装备和保障设施条件等实际,优化训练内容,创新教练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战术战法,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实践。

3 要始终抬高思想认知,建立有效机制,确保末端落实

紧紧抓住教练员队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训练工作得以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一要澄清认识,摆正位置。教练员是训练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影响着受训者和训练活动全程,制约着训练水平阈值,健康高效的教练员队伍是保持和提高训练质量的基础,也是人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个别单位忽视教练员队伍培养,把教学与组训割裂开来当成两回事,甚至把训练预备期和训练转换期当成是放松、休息的时间或用来组织其他活动,结果导致训练场上只能“看”或“演”,教学组训成了虚有其表。因此,要进一步澄清模糊认识, 明确职责、完善机制、规范路子,落实考评和监督检查,把教学水平、单位成绩、任教课目质量与士官晋级、干部选任紧紧挂钩。二要分级管理,权责相宜。各级针对教练员队伍培养、使用、管理要求多、指标“软”、落实难,为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可以采取“到人、到位、到底”的做法,把人员、内容、质量指标逐个层次进行分解,并结合训练工作开展纳入年度任务。在人员指标上,根据各单位警官骨干实力和基本素质,把总体指标分解至各单位,落实到个人。在内容指标上,根据大纲规定和各类人员的任职、专长、素质情况,将训练课目按一般、重点、难点进行分类,实施合理配当,不搞不切实际的任务分配。在质量指标上,规定下属单位“四会”教练员、优秀(标兵)教练员年度培养完成率。同时,根据各级职责、权限及工作特点,对培养责任明确区分。形成集中培训与岗位培养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良好结构。三要奖惩结合,有效励人。用人必以激励为先,不激励无以唤起人的进取欲望,无以激发人的奋进斗志,无以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决心。在教学管理中,要坚持奖励与处罚并行,既充分关注个人发展进步,又“挥动一根鞭子”实施不間断鞭策,真正做到奖得让人“眼红”、罚得让人“心疼”,才能真正保证教练员的培养工作有持续动力。

参考文献

[1]黄锦明.基地训练基本问题研究[M].海潮出版社,2014.

[2]杨旭光.实战化军事教育[M].解放军出版社,2015.

[3]韩卫锋.实战化军事改革[M].解放军出版社,2015.

[4]丛文胜.军队条令条例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尤泽东(1979-),专业技术9级,中共党员,现担任武警山东总队训练基地教研室主任。

猜你喜欢

教练员队伍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学校外聘体育教练员的二元思考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