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机关干部工作积极性的几点思考
2020-04-23贾书丽
贾书丽
摘 要:近年来,机关干部能紧跟党中央的步伐,保持健康向上的工作状态和精神状态,但有些干部思想情绪上出现了一些波动,行动上放不开手脚。究其原因在于宗旨观念淡化、工作动力不足、工作压力大、心理难以适应新形势等,激发机关干部积极性,要从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从严从实管理干部、关怀机关干部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机关干部;积极性;理想信念
机关干部是机关工作的重要支撑,其素质和能力如何,直接关系着机关的运转、关系着机关的各项任务能否顺利完成。近年来,中央八项规定及一系列党纪国法的出台,机关干部宗旨观念、纪律意识明显增强,但精神状态和干事创业的能动性也悄然发生了一些改变。新时代,如何充分调动机关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机关干部对工作积极性的认知
从总体上看,绝大多数机关干部都能转变观念,紧跟党中央的步伐,及时调整心态,保持健康向上的工作状态和精神状态。问卷调查显示,84.3%的被调查者认为机关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很高”和“比较高”;62%的被调查者认为干部“工作精神饱满,积极性高,处理事情得心应手”。在面谈中还了解到:“为了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幸福的生活”、“为了个人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了完成上级和领导交办的任务”,成为机关干部最认同的干事创业动力来源。大多数机关干部表示,当前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更有利于正常工作的开展,更有利于有才干、想作为的人有更大的作为,更有利于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对于所有有志于干事创业的机关干部来说,这是一个展现自我、实现个人理想和人生价值难得的机会和舞台。
不容忽视的是,部分干部思想情绪上出现了一些波动,行动上放不开手脚。有的认为,现在的从政环境越来越严了,事情越来越难干了,出现了观望等待、消极以及不作为、不担责的“为官不为”的现象。调查显示,23.8%的被调查者认为身边机关干部存在“为官不为”的现象。个别机关干部埋怨现在工作标准太高、要求太严、节奏太快,压力太大,5.6%的被调查者认为“工作太累,疲于应付”;有的抱怨取消福利待遇,考核不与工资福利挂钩,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出现混日子、挨日子、靠日子的消极现象;有个别人认为“只要不出事不担责,宁肯什么事也不做”。
二、影响干部工作积极性的因素
1.理想信念缺失,宗旨观念淡化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但并没有达到入脑入心、知行合一的实际效果。当前一些干部身上暴露的问题,追其根源都是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部分机关干部面对当前社会上的一些不正确的思潮和形形色色的诱惑,出现思想滑坡、信念动摇的现象。调查显示35%的被调查者认为机关干部存在“党性觉悟不高, 理想信念滑坡”的问题;少数干部淡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知不觉疏远了群众,忽视了群众,特别在做群众工作、处理群众利益问题时,一味责怪群众觉悟不高、工作难做,以致矛盾和问题越积越多。调查显示26%的被调查者认为机关干部存在“宗旨观念淡薄,公仆意识错位”的现象。
2.失去物质激励,工作动力不足
调查中发现,干部工资福利待遇发放日益规范,没有了“隐性福利”和“考核奖金”,少数干部失去优越感,产生失落感。调查显示,53.5%的被調查者认为影响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原因是“工资收入、福利待遇”比以前少了,感觉有点接受不了。尤其是一些仕途无望、党性不纯、思维固化的机关干部,工作开始敷衍了事、被动应付;有的不比贡献比待遇,多干一点就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便满腹牢骚;有的不愿担当、不敢作为;有的办事拖沓、推诿扯皮,应付了事,影响机关的办事效率。
3.工作压力大,晋升的空间有限
尤其在基层,条件相对艰苦,各种矛盾问题集中化、复杂化,有的产生了畏难退缩心理,满足于不出错、不出局。调查显示,有5.6%的干部认为“感到工作很累,疲于应付”,2%的干部对工作“消极厌烦”;基层干部在承担繁重工作压力的同时,还要承担巨大的责任风险,如果出现差错就要被追责,所有的干部在面对急难险重工作时“有选择”地执行,对自己不利的、有风险的就上推下卸;基层干部晋升的空间有限,出现很多在基层工作一辈子都得不到提拔的干部,一些干部认为“长路漫漫”,不知付出多少努力才可能有收获,感到没有奔头,没有盼头,便失去了前进奋斗的动力。很多基层干部希望能够得到组织上更多的关心关爱,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得到更多的鼓励。
4.严格的纪律约束,心理难以适应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的出台,规矩意识、纪律意识越来越严,党性标准越来越高,工作要求越来越实,一部分懒散的机关干部感到不适应、不习惯、不自在。还有一些机关干部的纪律和规矩意识还没牢固树立,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还没完全形成。在陈旧理念、思路、作风、方式受到冲击后,工作不在状态,失去工作积极性。13.6%的干部对感到“不太适应”和“很不适应”。特别是那些懒政和不作为的机关干部心理难以调适。调查显示,有11.3%的干部产生过“压抑焦虑情绪”,6%的被调查者有过“得过且过”心理,难以胜任目前的工作。
三、几点建议
1.切实筑牢理想信念这个根基
习近平同志强调,看一个干部是否合格,第一位的就是看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能耐再大也不是党需要的好干部。机关干部要“强筋壮骨”需补足“钙”,必须通过开展持续不断的理论学习培训和党性党风教育,严明党的纪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补足精神之“钙”。当前坚定理想信念关键要在入脑入心、知行合一上下功夫,着重解决好学而不信、学而不化、学而不用的问题。要持续开展机关干部“下基层”、“三同”锻炼等活动,在基层实践中淬炼意志品德,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气神。
2.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
心有所畏、行有所止。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就是要确立纪律和规矩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遵从纪律和规矩,不违纪、不逾矩,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让纪律和规矩成为干部心中的敬畏和认同。纪律和规矩意识强,才能坐得端、行得正、走得稳;如果纪律和规矩意识弱,就很难做到遵法守法。要深刻意识到:纪律和规矩既是“紧箍咒”,也是“护身符”,是对自己的爱护和保护;既有利于党的事业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开展工作,是干部成长道路上的“安全带”,必须时时处处“系紧”。要发挥好纪律规矩的预防功能,必须抓早抓小抓苗头,发现干部有违反纪律的倾向性问题,及时“咬咬”耳朵、扯扯袖子,早提醒、早纠正,防止破窗效应。
3.坚持从严从实管理干部
坚持严字当头,切实解决好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一要加大考核力度,注重对考核结果的综合运用,依据考核结果,该调整的要调整、该降职的要降职,维护考核的严肃性和公正性,防止考核流于形式,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二要落实好干部监督管理的各项制度规定,形成要求从严、制度从严、惩戒从严的氛围,倒逼干部干事,切实解决“慵懒散混”问题,让不思进取、碌碌无为的干部得到惩戒;加大违规违纪惩处力度,对工作中不胜任、不称职、作风漂浮的,要及时进行诫勉谈话或组织调整。
4.让关怀深入到干部心中
对干部既要从严管理,更要关心爱护,让干部更多地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激情。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要善做领导干部的“娘家”和“娘家人”,要会打“防疫针”,把反馈约谈、重点约谈、提醒约谈、警示约谈作为教育提醒和干部关怀的重要手段。对因工作出现失误受挫折的干部,帮助其调整心态、鼓起干劲,推动工作;对干部出现的理想信念动摇、党性不强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警示,督促其纠正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精神状态等方面的模糊认识和不良行为;对群众意见大、乱用权力和信访举报的“苗头”问题,在用好批评武器的同时,要采取限期改正、责令检查、函询诫勉等组织措施,达到教育和挽救干部的目的,使干部真正体会到组织的关怀,从内心增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