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外舒筋摩骨法治疗慢性腰骶痛疗效观察

2020-04-23唐茶娣沈家峰姒学东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骶髂筋膜冲击波

唐茶娣 沈家峰 姒学东

慢性腰骶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多指第4、5腰椎和第一骶椎部位的疼痛,是骨科、运动医学科的常见疾患。引起慢性腰骶痛的原因较多,外伤、脊柱相关性病变、劳损、内脏疾患等均是其致病因素,但积累性损伤是主要病因。据统计,约80%的人至少会有一次腰骶痛的症状,其中约15%~25%[1]与骶髂关节病变密切相关。目前治疗慢性腰骶痛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针灸、推拿、理疗、小针刀等,本文探讨体外舒筋摩骨法治疗慢性腰骶痛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 年7 月至2018 年6 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腰骶痛患者65 例,诊断标准[2]:单侧或双侧慢性腰骶部不适感,伴或不伴下肢疼痛、酸胀或麻木、发凉等感觉异常症状,腰部酸痛,乏力,脊柱活动受限,腰骶部有明显压痛、条索状或激惹点。X 线、CT 或MR 检查提示存在骶髂关节病变;排除脊柱骨折、肿瘤、结核、泌尿系结石、神经元损伤等疾患。(1)纳入标准:①腰骶部疼痛,局部常有僵硬感,腰部活动可受限。受风着凉、天气变化、过度疲劳症状加重及反复发生,腰骶两侧局部腰部活动障碍,站立及行走亦受影响;②年龄20~60 岁;③临床诊断为腰骶部肌筋膜炎、骶髂关节炎、腰骶部脂肪疝;④在治疗开始前2 周未接受规范化相关治疗;⑤患者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⑥坚持治疗1 个疗程,且能接受较长时间随访。(2)排除标准:①治疗区域有局部皮肤病或皮肤过敏或周围神经炎;②主要功能器官有严重疾患;③妊娠期或哺乳期;④有精神疾患或继发于其他内科疾病引起骶髂部腰痛;⑤因各种原因脱落者。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3 组,治疗组(体外舒筋摩骨法组)21 例,男8 例,女13 例;年龄25~55 岁,平均年龄35 岁。病程3 个月~4 年,平均病程8 个月。对照组(冲击波组)22 例,男7 例,女15 例;年龄25~54 岁,平均年龄37 岁。病程3 个月~4 年,平均病程8 个月。联合组(体外舒筋摩骨法配合冲击波)22 例,男8 例,女14 例;年龄26~57 岁,平均年龄36 岁。病程2 个月~4 年,平均病程9 个月。所有患者均经腰骶关节X 线片及CT 或MR 检查,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轻重及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治疗组(体外舒筋摩骨组):对进组患者均进行专科检查,患者取俯卧或侧卧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一般检查从下腰段开始,用双手拇指内侧面从上到下弧形按压,检查腰部及骶髂部软组织,仔细体会指下感觉,当触及有肌筋膜条索状改变伴触痛点(区)时,用专用记号笔在体表解剖投影区做好标记,一般每次划定2~3 个治疗点(区)。治疗区域涂刮痧精油少许,采用改良的牛角刮痧板制作成专用摩骨板,利用摩骨板的大小弧角圆头及弧角弧面,根据病变区域大小、深浅、肌筋膜走行方向、病变筋膜质地等不同,用手掌面对摩骨板施以一定的压力,施压力量和角度大小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和板下感觉进行调整。手法有挤、按、压、揉、摩、推、旋、点等方法,可根据板下感觉灵活改变,一般一个治疗区域需反复治疗数次,感觉筋膜硬结条索状改变软化时可停止,如此循环直至划定治疗区域完成治疗,治疗时间以15~20min 为宜,治疗后用消毒纱布拭去残余精油,休息3~5min 后起床,治疗1 次/周,4 次为1 个疗程。(2)对照组(冲击波组):该组专科检查与治疗组相同,治疗时将冲击波探头对准病变治疗区域,设置冲击波压强参数,一般取第三档冲击力,频率150 次/min,连续击打800 次左右,1 次/周,连续治疗4 次为1 个疗程。(3)联合组(体外舒筋摩骨法配合冲击波):该组患者专科检查方法与上两组相同,先在设定治疗区域进行1 次冲击波治疗,完成后同区域行体外舒筋摩骨法治疗1 次,1 次/周,连续治疗4 次为1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于治疗前、治疗后第4、8、12 周进行VAS 评分及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疗效评定标准:有效:腰骶部疼痛消失,活动基本正常,无下肢不适感,感觉无异常;好转:腰骶部疼痛基本消失,活动基本正常,活动后下肢稍有不适感或偶有下肢感觉异常;无效:症状、活动及感觉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多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用LSD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疗效比较(n)

2.2 三组患者VAS 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分,(±s)]

表3 三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时间点 联合照组 治疗组 对照组治疗前 7.11±1.84 7.23±1.52 7.04±1.14治疗后第4周 4.39±1.44* 4.42±1.69* 5.64±1.72*治疗后第8周 3.57±1.29*# 3.78±1.79* 5.03±1.21*治疗后第12周 3.04±1.15*# 3.75±1.49*# 4.98±1.51*

2.3 三组患者ODI 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三组患者ODI评分比较[分,(±s)]

表4 三组患者ODI评分比较[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时间点 联合照组 治疗组 对照组治疗前 21.81±9.15 22.68±8.42 21.81±9.15治疗第4周 11.39±8.22* 12.47±7.34* 16.22±8.91*治疗后第8周 10.62±5.69*# 11.74±6.18* 13.39±7.33*治疗后第12周 9.91±2.85*# 10.54±4.38*# 14.79±8.12*

3 讨论

慢性腰骶痛在各年龄段均有可能发生,更年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者、长期坐电脑前的办公人员,反复弯腰的作业者属高发人群。腰椎和骨盆是人体承受负重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腰椎是脊柱的一部分,是人体的中轴骨,当腰椎周围附着的肌肉衰弱或失代偿时,易导致腰椎对各种应力的承受能力减弱,当遇到某一异常应力时就更容易产生腰骶部疼痛。骨盆是一个微动关节,由髂骨、骶骨及尾骨组成,当人体遭受外力超过人体承受力后,也会导致骨盆发生形态的改变。当腰椎及骨盆周围的软组织因受力失衡,反复发生重复性微细损伤或累积性损伤时,易引起慢性腰骶痛。

腰骶部软组织主要由胸腰筋膜联合腱、腹内外斜肌、腹横肌、腰方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和骶髂部多条韧带组成。当人体处于直立位时,与腰椎相比,骶髂关节承受的负荷更大,人体运动时,骶髂关节会释放运动所产生的应力来减轻负荷,但这一系列的能力必须依赖周围强有力的肌肉筋膜及韧带等软组织。无论是周围附着的肌肉还是韧带损伤,均会使腰骶关节发生形变,导致其稳定性下降,发生功能障碍,最终引起慢性腰骶痛[3]。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其病理机制主要是该区域的肌筋膜出现失平衡状态,失去正常的代偿功能,继而出现肌筋膜慢性无菌性炎症,出现粘连、挛缩,使病变肌筋膜变性紧张,局部代谢障碍,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功能障碍。

慢性骶髂痛患者,单纯采用理疗、推拿、膏药效果常欠佳,或症状容易反复,而采用针灸、小针刀等方法虽疗效较满意,但较多患者由于惧怕微创疗法而放弃。体外舒筋摩骨法[4]巧妙利用改良后的牛角刮痧板的几个钝角和凹面,根据病程长短、病变区域肌筋膜病理改变的程度、深度和广度,病症演变的情况等,采用10 余种手法治疗,对浅中层筋膜可以起到针灸、推拿、理疗类似的作用,以松解粘连、消除肌筋膜挛缩;对深层筋膜起到类似拨针的摩骨效果,能有效缓解病变肌筋膜粘连、挛缩和卡压症状,对“顽痹”能够起到良好的中远期疗效。

冲击波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无创治疗技术,具有改善软组织微循环,加速炎性产物及病理产物的清除,可以降低感觉神经的敏感性及缓解骨骼肌、平滑肌的痉挛[5-6],在慢性疼痛性疾病中具有明显优势。研究表明,冲击波也能提高人体白细胞介素-6 的活性,促进肌腱修复和生成,对一些顽固性软组织末端病的早期治疗具有协同作用[7]。本资料显示,冲击波联合体外舒筋摩骨法协同治疗,比单纯冲击波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其协同作用可能是进一步松解患者的局部筋膜黏连,能有效缓解疼痛。

综上,体外舒筋摩骨法对慢性腰骶痛具有明显的缓解疼痛,改善症状和恢复正常活动的效果,治疗过程中无明显副作用,具有简便验廉的优势,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骶髂筋膜冲击波
骶髂关节错缝症推拿手法复位治疗的研究进展
加长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的研究进展
不同年龄正常人群骶髂关节间隙的CT 影像解剖学观测
爆炸切割冲击波防护仿真研究
3D打印技术辅助置钉治疗骶髂关节结核
爆炸冲击波隔离防护装置的试验及研究
防护装置粘接强度对爆炸切割冲击波的影响
筋膜枪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