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治疗帕金森病伴发四肢疼痛临床研究*
2020-04-22于楠楠毕海洋
于楠楠,马 琳,毕海洋,刘 鹏,刘 征△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临床中常见的以椎体外系症状为主的中老年神经系统慢性变性疾病。目前的研究表明罹患帕金森病的患者中67.6%会伴随疼痛症状[1]。笔者以浮针疗法治疗了20例PD伴发四肢疼痛的患者,缓解疼痛的效果十分明显,特此记录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从2018年5月—2019年1月在我科病房就诊的患者中选出40例符合本次临床观察各项标准的帕金森病伴发四肢疼痛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9例,女11例;年龄55~70岁,平均年龄(68.1±14.7)岁;病程1~18年,平均病程(7.2±2.6)年。对照组男8例,女12例;年龄52~68岁,平均年龄(58.2±13.4)岁;病程1~17年,平均病程(8.3±2.7)年。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16版)》[2]内国际疼痛协会(IASP)对疼痛的定义。中医诊断则参照《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3]中的相关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同时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者;②年龄50~80岁;③Hoehn-Yahra分级≤Ⅳ级者;④意识清楚,对本研究知悉,能配合接受后续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①患者属PD综合征或者叠加综合征;②患者Hoehn-Yahra分级为V级;③患者年龄>80岁或者伴有严重器质性疾患、肝肾功能损伤;④患者超剂量服用美多(750 mg/天);⑤患者意识不清。
2 治疗方法
2.1 观察组
药物治疗方面,根据病情、个体化确定口服抗帕金森药的药物种类及剂量。结合浮针疗法进行治疗。使患者充分暴露疼痛侧肢体,探查痛点,根据痛点找寻责任患肌,根据“远程轰炸”方法,进针点选在患肌的离心周边6 cm处,局部行常规消毒,针尖对准患肌群使用进针器快速推进一次性使用浮针(南京派福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规格:中号,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苏械注准20152270832,生产批号:20180422),进针深度约5 mm,略提起针体使针尖稍翘起,沿皮下缓慢向前推进,随后进行时长约1 min的均匀、平稳、大幅度、有节律的扫散。此后,根据患者患肌分布情况协助患者被动进行再灌注活动,连续3次后结束上半场治疗,休息30 min后再进行下半场治疗,重新寻找患肌以防上半场治疗有所遗漏,操作同上。最后,抽出针芯,留置针贴固定软套管针柄,交代注意事项,8 h后将软套管取出[4]。治疗隔日1次,1周进行3次,即为期2周的治疗周期内共进行浮针治疗6次。
2.2 对照组
药物治疗方面,根据病情、个体化确定口服抗帕金森药的药物种类及剂量。结合常规针刺疗法进行治疗。取穴:头针取舞蹈震颤区,体针上肢疼痛取曲池、会宗、臂臑、手三里、手五里;下肢疼痛取浮兔、阳陵泉、委中、承山、照海。操作: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局部常规消毒处理后,以0.35 mm×40 mm安迪牌针灸针(贵州安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0326),头针平刺后捻转得气,体针直刺后行小幅度提插捻转,得气后平补平泻,留针40 min,每日针刺1次,每周共进行6次,治疗2周。
3 观察指标
3.1 疼痛评分
疼痛程度的评估选用McGill疼痛问卷简表(SF-MPQ)[5],评估主要包括疼痛评定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现时疼痛强度(PPI)等3项内容,各项评分叠加最终得出McGill疼痛问卷简表总分。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的各项评分进行比较分析。
3.2 生活质量评估
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周的39项帕金森病生存质量调查问卷(PDQ-39)评分[6]进行比较,可了解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
4 疗效评定标准
疼痛完全消失,可以进行正常生活活动为显效;有轻微疼痛,日常生活会受到一些影响为有效;疼痛无改善,日常生活受到较大的影响为无效[7]。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5 统计学方法
6 结果
6.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SF-MPQ评分各项指标比较,PRI、VAS、PPI及McGill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几项单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均P<0.05),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6.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估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PDQ-39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DQ-39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均P<0.05),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6.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中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仅为1例,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70.0%(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F-MPQ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DQ-39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7 讨论
在诸多PD相关疼痛类型中,临床上最多见的是骨骼肌疼痛,发病率为46.4%[8]。由于个体的差异性[9],PD骨骼肌疼痛的患者在临床上所表现出的具体部位并不一样,其中以四肢、手脚、肩颈部等为常见。产生PD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目前尚未十分明确[10-11]。长期疼痛可降低帕金森病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但目前临床上对PD伴发疼痛的关注程度并不高,且治疗方法较少、局限性大、疗效欠佳。
患者先见颤病而后出现肢体方面的疼痛,故而在中医学中,本病属于“颤证”与“痛证”的合病,基本病机无外乎“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可考虑为气机受阻或气血运行不畅[12]。符仲华教授认为,肌肉在浮针医学中起到了枢纽的作用。肌肉内存在激痛点就会使其出现病理性紧张,对紧张的患肌进行扫散,相当于对液晶态的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进行牵拉,可以起到调整软组织内部空间结构的作用[13]。四肢附近的患肌为帕金森病伴发四肢疼痛的主要病因,扫散其疼痛的责任肌群靶向明确、效专力宏;再灌注活动有利于处于缺血状态的患肌修复[14],可以有效改善四肢局部血供,加快体内致痛物质的代谢;远程轰炸则可以一次性对多块患肌同时起作用,以最少的进针次数达到最好的效果,增大治疗面积、增强疗效的同时,可有效减轻患者痛楚。
SF-MPQ可以通过分析患者对疼痛的生理感觉、情感因素及认知成分,能够较准确的反应患者因帕金森病导致的四肢疼痛的性质和强度[15-16]。经过2周(均为)浮针治疗后,两组SF-MPQ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PRI评分由(10.54±1.57)分降至(4.07±1.35)分,VAS评分由(7.44±0.83)分降至(1.32±0.31)分,PPI评分由(3.32±0.56)分降至(1.23±0.32)分,McGill总分也由(27.45±2.32)分降至(12.56±0.80)分;而对照组PRI评分则由原来的(10.45±0.25)分降至(5.13±0.52)分,VAS评分由原来的(7.31±0.61)分降至(1.78±0.15)分,PPI评分则由原来的(3.29±0.68)分降至(1.65±0.12)分,McGill总分由原来的(27.55±3.55)分降至(14.04±0.58)分,从以上疼痛评分指标来看,浮针较普通针刺治痛效果要好。PDQ-39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评分在治疗2周后,由(47.68±11.53)分降低为(35.15±10.12)分;对照组则由(46.66±7.40)分降低为(40.53±7.87)分,表明浮针可提升帕金森病伴发四肢疼痛患者的生存质量,效果优于普通针刺。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浮针治疗帕金森病伴发四肢疼痛的患者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常规针刺组的70%(P<0.05)。
帕金森病伴发四肢疼痛在归类中属于上游引发的病症,即肌肉前病痛,笔者在治疗及随访过程中发现,浮针可在短时间内迅速缓解肌肉的病理性紧张,进而达到治痛的目的,但是有复发的可能。针对帕金森病本身,此法无法干预中枢神经系统,无法引起大脑神经通路的变化,无法使黑质多巴胺的分泌增多,只能暂缓临床症状,或可延缓病情进展。故而在整个临床研究过程中,笔者关注的重点更多在改善患者疼痛及提升生活质量方面,研究中并未对帕金森病本身相关的指标进行评定。
总体来言,与常规针刺治疗相比,选用浮针治疗帕金森病伴发四肢疼痛取效快、创伤少、重复性强、疗效显著,可短时有效治痛,提升患者日常生存质量,值得进行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