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知识教育到信仰教育

2020-04-21陈迎赵婷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信仰群体职业院校

陈迎 赵婷

摘 要:当下的职业院校中,学生的人生信仰、政治信仰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境况。因此,了解职业院校学生的信仰情况,并对不同的群体进行针对性的信仰教育,是当下职业院校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了解强化信仰教育的必要性,着重探究职业院校强化学生信仰教育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引言信仰教育 职业院校 必要性 强化措施

作为一种人类独有的精神表现,也是个人生存的根本精神需求。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人民群众的共同信仰能够表现出巨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从而为社会、国家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中国本就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所信仰的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而言是一种科学信仰,是以时间为基础凝结而成的,对于人民群众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因此,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也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在当下的社会大环境中,由于受到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再加上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知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的人生信仰、政治信仰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境况,因此,职业院校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并不断强化,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强化信仰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受到全球化的影响,中国大学生信仰环境本身面临较为严重的冲击,在进行信仰教育过程中,其方式、内容、手段均缺少一定的创新,再加上职业院校学生本身的信仰还未建设完善,很容易受到宗教暧昧现象严重、信仰宗教学生数量增多、政治信仰多元化与人生信仰多元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其信仰建设存在一定缺陷。因此,职业院校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才能使其真正成长成为社会建设所需的专业人才。职业院校需要积极与时俱进,不断对其完成信仰教学的方式进行探索与创新,能使职业院校信仰教育取得实际教学效果,也能使学生在信仰教育的影响下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职业院校强化学生信仰教育的具体措施

1.强化对教师的信仰教育

职业院校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信仰情况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信仰情况。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开始走上教学岗位,由于教师本身年纪较轻,对于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情况了解不足,对中国取得重大成就认识可能不够深刻,再加上受到西方价值观等影响,在学术界甚至存在学术理论与意识形态一分为二甚至两者对立的情况,一些学者与专家虽然避免此类情况出现,但是该问题仍旧严重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播,导致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教师群体中的影响范围逐渐萎缩。因此,职业院校应当重视对教师进行信仰教育。第一,职业院校应当重视教师党员的发展,扩大教师入党数量。发挥其示范作用,带动其他教师完成信仰教育。其次,职业院校要根据教师的个人性格与思想特点,引导教师树立明确的责任心、上进心与自尊自爱意识,尤其是对那些结构较为复杂的、在海外学习过的教师进行马克思主义教学,使其能在职业院校的引导、考核与培训过程中更好地接受信仰教育[1]。

2.强化对学生党员、干部群体的信仰教育

职业院校学生团体中的党员、干部群体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动力群体,需要重视其信仰教育的质量与效率。第一,应当重视学生中预备党员、干部群体等积极分子,为其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同时,要杜绝在党员干部发展过程中出现走后门、拉关系等行为,真正将那些品学兼优、信仰坚定的学生纳入组织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坚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真正做到示范教育。其次,要重视对学生党员进行信仰教育,并保证教育的持久性,才能真正发挥信仰教育的价值与作用。在对学生中的党员、干部群体进行信仰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入党后教育脱节。职业院校在学生入党之前,对其信仰教育非常重视,但是在学生真正进入党组织之后,却忽视了学生的信仰教育,导致部分学生对于自身信仰要求不断降低,甚至会出现信仰动摇的危机。因此,重视学生党组织的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学生信仰教育长效机制为根本[2]。

3.强化对普通学生的信仰教育

帮助普通职业院校学生建设信仰,是职业院校进行信仰教育过程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更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条件。但在当下的职业院校教育过程中,会有部分职业院校忽视了学生的信仰教育,过分重视知识性教学,导致学生信仰不断淡化。因此,加强对普通学生的信仰教育,必须重视对其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学。在利用思想政治课程完成信仰教育的同时,安排学校学生党员、干部群体对相關内容进行宣传,使普通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掌握更多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完善自身信仰[3]。

结语

根据文中内容可知,教育的意义在于将人培养成为知识文化与道德素养全面发展的“人”,其次才是要将其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而“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征便是“信仰”。因此,在将信仰当作教育的前提条件下,学生们才能真正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实际应用到生活之中与工作岗位上。也只有保证信仰的共同性,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因此,作为为社会培养专业型、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应当更加重视学生的信仰教育,使其能真正掌握知识,树立正确的信仰,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的素养,使职业院校的学生能真正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因此,强化学生信仰教学是当下职业院校教学的重点课题,也是新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必须重视的教学方向。

参考文献

[1]思政部,廖芳.基于工匠精神培育交通类职业院校学生职业

信仰的时代诉求意蕴[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11):217-218.

[2]周金凤.新时代提高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和针对性之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8):137-138.

[3]郑国波.浙江省“90后”高职学生信仰危机的调查与分析——以杭宁温高职院校为例[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03):87-89.

猜你喜欢

信仰群体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信仰
漫画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调查
中间群体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