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自学能力,提升英语课文整体教学

2020-04-21胡秋惠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2期

胡秋惠

摘 要:现行各英语教材内容难度都比以前的增加,加上小学的英语教学因师资不足,或因升学分数占有率不高等种种原因,处于所谓的副科地位,导致英语教学参差不齐。而学生上初中后科目陡然增多,英语学习内容难度加大,课堂时间明显不够。因此培养学生的预习自学能力尤显重要,更是可持续学习发展的要求。笔者針对这现实情况,根据多年英语实践教学,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关键词:预习准备 有效检查单词竞赛 小组长作用

学科教育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能动性。在英语教学中,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从旁指导的导学自悟教学活动,最终达到英语教育的目的。权威研究者甚至认为,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应该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一、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

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是使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谈谈英语课文整体学中学生预习能力的指养的点滴体会。

课文整体教学是从文章的整体出发,体现了文章结构的思想内容的完整性、语言知识习得的系统性、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综合性,并将这三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从观察感知入手,经过理解记忆和听、说、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这是一条语言习得和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课文整体教学的第一个步是预习准备,这是课文整体教学的前提,也是基础。预习是初步的实践,自学的演习,是通过接触、判断而产生需要开始的,促使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调动智能和使用工具书等进行尝试。七年级课文以对话为主,课文内容简单,可引导学生先从复习新课单词,翻译新课内容,听课文录音等入手进行预习。到了八年、九年级,随着课文篇幅的加大,难度加深,就要求学生掌握一套完整、科学有效的预习方法。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进行有意义、有效率的学习,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生行之有效的预习方法

让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预习,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有效检查。

1.要求每位学生自备一本课文预习本。每节课利用一分钟对话竞赛前,对每位学生的预习本进行检查。每组有多少位学生进行预习就加分,而且对于其中特别认真的同学进行额外加分。同时向同学们展示表扬一两本特别认真进行预习的预习本。这样学生就通过查找单词的发音和汉语意思,做到会朗读,会知道句子的汉语大意。老师不妨要求鼓励学生读熟或背诵将要学的对话句型,一定量的单词。不过这些“任务型”的预习作业教师要交代清楚,更重要的是要检查落实。否则一部分学生就会马虎应付,甚至蒙混过关。

2.进行单词竞赛,用词造句时,鼓励学生读深拓宽,比如对能应用本课句型造句的同学给额外加分。这样做,既能很好地检测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情况,同时又能鼓励他们事先识记课文中的一些句型。这项工作老师往往只能个别抽查,不可能针对每一个学生。因此挑选几个学习好,责任心强的学生来执行这项任务无疑是最好的做法。老师应对这几个小组长进行“岗前培训”提供给他们记录单,如表格填写名单、预习的项目和内容并赋予他们打分或评等级的权利。注意指导他们搞好“群众基础”,树立威信。并要求他们帮助组员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争取过关。特别是提醒他们鼓励督促组员争取最好成绩。这样老师就可以从这项烦琐的劳动中解脱出来,真正做到用学生教管学生。

3.在进行课文讲解时,先让学生自己提问,自行解决,只要能提出问题或解答问题的都给分。这样既能检测学生是否预习课文,又能将语言能力培养落到实处,促进语言知识的现固和深化,使课文教学在学生自我答疑,教师启发、纠正的过程中轻松地完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有效地培养学生质疑、答疑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进行课文听力竞赛时,不管是听录音模仿语言,还是抢答,都是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的有效途径。由于竞争机制的引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们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大大增加了培养学生预习能力的可行性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上述方法对学生进行预习能力和学法的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通过预习,不同程度地熟悉了解课文。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老师只需用很少的时间讲解重难点,解答学生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补充学生认识上的不足,创造条件为学生疏通思路,拨开“思维障碍”,使学生能根据具体要求预习各类课文。

这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各种文章的能力习惯,激发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形成良好的英语“心理优势”,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有效地提高了课堂质量。

5.充分发挥小组长作用,老师每周召集各小组长碰头一次,了解各组的执行情况,解决存在问题并加于总结提高。同时整理记录单,上墙填入个人成绩表。对做得较好的小组长和同学在课堂上表扬。并张贴或展览预习作业本,或播放其发音磁带,适当奖励本子或学习用品,让他们体验自学成功的喜悦,以此激励众人。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老师的引导和要求与鼓励等多管齐下驱动,老师在安排任务时要花一番心思,并且要坚持检查督促常抓不懈。同时安排任务时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让学生跳一跳摸得着,让学生有获得感和成就感 ,并能内化为自身动力,为其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导向引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