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德育课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2020-04-21曾启璋
曾启璋
摘 要:在以往的小学德育教育当中,教师会更加重视道德理论教育,却对其中的道德情感体验教育有所忽视,而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推行,小学德育课中的灌输式教育方法也得到明显改进,更多教师重视对学生情感体验的激发,以此去提高小学德育效果。基于此,文章将主要针对如何在小学德育课中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展开策略分析。
关键词:小学德育 情感体验 教育
小学德育课的教育目标在于促进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与健全人格的养成。而情感作为一个人自我思想与外部事物交融所产生的内在感受,是人类道德行为的形成点,所以在小学的德育教育过程中,除了要有制度方面的严格制约以外,还应当重视通过情感体验去深化小学生对某件事物、某种行为产生深刻认知,进而实现良好的德育效果,促进其道德品质的提高以及实现全面发展。
一、情感体验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德育教育中的情感体验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与健全人格的养成,原因在于在良好情绪中去接收道德教育,基于自身情感的体验能够更顺畅地理解与接受,可见情感体验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1]。在小学德育课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够改变过去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让德育教育不再带有过于强烈的强制性与功利性,而是让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在情感的调动下去自然生成,这种情感体验下的德育教育会更具成效且效果更持久。
二、在小学德育课中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策略
1.开展主题活动,体验自尊情感
小学生的成长需要正确的引导,不仅要有良好的物质条件,还需要情感的予以滋润。而自尊作为人格特质中的关键,更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也即是自我尊重、相信自己、肯定自己,可见在孩子的身心发展当中,自尊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地位。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好处在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人格健全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心理发展很多时候会因为他人一句鼓励或是肯定的话语而受到激励,进而不断向着正确方向前进[2]。所以说,在小学德育课中教师可尝试着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去激发学生的自尊情感体验,能够明显提升德育教育效果。
具体来讲,主题活动的内容应该丰富多样,结合笔者教育经验,提出可尝试的几种效果不错的案例:其一,以“自尊、自强”作为主题去开展手抄报活动,涉及的内容都是学生能够看到的与自尊、自强相关的故事及名言警句等等;其二,结合《公民的基本义务》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权利观念与义务观念,更加自觉地去践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做一个知法、懂法且守法的好孩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付出自己的努力,将自尊自强渗透在日常生活行为当中;其三,开展以“自尊”为主题的班会讨论活动。在班会中教师可让每一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优缺点,而教师从旁可进行指导,让学生认识到如何去改进。当然,主题活动的开展方法众多,教师则需要在德育课中去帮助学生获得自尊情感体验,从而认清自己的长处与接受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在树立自信的同时不断去改变。
2.结合教学内容,体验同情情感
一个人具备同情情感则意味着能够对他人的苦难感同身受,具有同情情感的人不会无视他人正遭受的苦难,一定会乐于奉献自己去帮助他人,当看到他人幸福快乐时会感到欣慰。而且,具备同情情感的人任何时候都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懂得换位思考,对他人表示尊重与关心,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美好品质]。所以,在小学德育课中也需要重视激发学生同情的情感体验。
具体来讲,教师应当与教学内容结合去渗透同情情感的教育内涵,基于课堂去展开更深层的情感交流。比如,在讲解《学做“快乐鸟”》相关内容时,教师可让每一位学生分享自己快乐的事情,让其他同学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快乐,从而在共情情感体验下去获得双倍的快乐。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生活中不开心事情的存在是不可避免地,引导学生其体验他人情感,懂得换位为别人思考,让小学生通过教材中的知识以及日常生活去体验他人的情感变化,产生对他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只有当小学生的内心感受与他人实现连通,其道德行为才能有所发生。因此,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去让话语、行为演变成小学生的内心感受,强化其情感体验,只有能够感受到他人的情感,才能让小学生学会关心他人。
3.组织集体活动,体验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每一个人对他人的伦理关怀与义务。我们每一个人的存在不能够只是为了一己私欲而生存着,还要学会对他人、对社会负责,才能够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责任感的体验与培养需要通过具体实践产生,所以在德育教育中应当通过组织班级集体活动去实现。而在组织集体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引导小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员,而活动要想取得成功则需要每一个人积极参与且努力才能达成,荣誉也是属于办集体的。
班级集体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应当结合小学生实际情况去组织相应的活动形式。比如, 在讲解《从“白色污染”说起》相关内容时,教师需要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集体活动去搜集资料,从而了解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引发学生对目前白色污染现状的额关注,从而养成自觉的环保行为,认识到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同时,针对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去组织“环保之星”的班级活动,要求所有班级都要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班会,在班会中让每一位学生提出建议以及对保护环境需要注意的日常行为,如不随手丢垃圾、学会正确垃圾分类等等,最终评选出“优秀环保班级”的荣誉称号。通过这一班集体活动的展开,让学生认识到班级的荣誉与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进而从中体验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助力其社會责任意识的养成。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德育课中需要重视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予以激发,才能够发挥出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与健全人格的效果。基于当前的新课程改革理念,作为小学德育教师一定要在教育实践中采取更多情感体验教育方法,让德育工作渗透更多情感元素,真正做到寓教于情、以情促学,培养小学生自尊的心理素质、同情他人的情怀以及社会责任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晓霞.小学德育中情感体验策略的实践探究[J].新课程·上旬,2016.
[2]赵齐辉.小学德育中的情感体验教育[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