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朗读能力导向指导下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分析

2020-04-21谢秀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促进作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谢秀

摘 要:伴随着新课标的不断落实与推进,我国小学教学的策略和理念都在不断完善和创新之中。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语言文字知识的阅读和应用都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善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更好的帮助小学生积累自己的阅读量和知识量,从而更加深入的理解教学内容,教师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读写结合 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 促进作用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更是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传承。小学语文的学习关系到了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着积极的影响。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实现对学生写作能力和阅读水平的提升,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从而有效写作和阅读双重进步。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分析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并谈谈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一、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之下,小学语文的教学也从一开始的文字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变成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及提升。在朗读能力导向指导下,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锻炼学生思想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读写结合的重要性,以写带读,以读促写,让学生将阅读后的感悟用笔写出来,将自己的思想与所阅读到的内容相结合,从而产生更多的思想感悟,让写作和阅读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语文的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科学的阅读,积累更多的语文素材和知识,在提升自身文化修养的同时还能够促进自身理解能力的提升,再让学生通过写作将自己阅读后的思想感悟表达出来,学以致用地帮助学生掌握更加理想的语文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读写结合对于小学语文新课标教学的开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途径

1.加强阅读,以读促写

有效的阅读不仅能够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还能够让学生在进行写作表达的过程中更加生动、细腻。伴随着学生写作技巧和写作方式的掌握和积累,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1]。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就具有极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将学生潜在的创造力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出来,这也告诉我们学习方法的掌握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进行《桂林山水》一文的教学前,首先可以安排学生对课文进行大声地朗读和反复的阅读,让学生对文中景物的描写有一个具体的感受,在教学的同时让学生感受秀美的桂林山水,并以此导入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让学生在掌握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学会借助风景来抒发自己感情的写作手法。一举两得,既帮助完成了课文的学习,也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写作能力。

2.课外阅读,拓展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都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来进行选材的,都是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和阅读的经典课文。因此,教师在进行读写结合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可以向学生介绍课文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生平故事,让学生通过课外知识的了解和阅读来完成对学习内容的学习、拓展和延伸。从而更好地掌握课文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对文章的思想感情也能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有效提升。

例如,教师在进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的教学时,首先可以向学生介绍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课文的专注力,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还能够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开发学生的思维。

3.善用生活化教学,促进学生思想共鸣

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了语言和汉字两大类。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强化学生语言文字知识的建构,促进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写作和阅读等核心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从而有效实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情感体验,再加上受到其自身阅历、年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的限制,更没有办法将自己的实际生活和阅读文本中的思想感情进行有机结合。因此,教师在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时,可以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和情境作为教学素材,联系学生的真实生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文章所描绘的情感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和阅读水平的共同进步。

例如,教师在进行《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校园生活和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描述和观察自己的学校环境,在促进学生对作者爱校之情的思想感悟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情感体验。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模仿作者将自己对校园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让学生学会有感情的去进行写作[2]。在强化学生阅读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4.课后阅读,作业续写

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应用不应该只单纯地局限在课堂之上,在学生的課后阅读中也应该进行渗透。课后阅读的作业设计可以和学生的课内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将阅读的知识在写作中进行运用,充分实现读写结合对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提升。

例如,教师在进行《赵州桥》一文的教学时,可以带领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让学生结合自己在课外阅读的有关内容,用自己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进行写作。又或者是让学生结合自己对生活中建筑物的观察,将自己的感悟描写出来,实践运用课内的阅读和写作知识,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技巧得到有效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不仅要从学生的课内知识出发,还要结合学生的课外作业设计进行双效提升。教师还可以通过强化阅读、生活化教学等方式,促进学生写作技巧和阅读能力的提升,通过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实现以写带读、以读促写的教学目标,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霞.小学语文中段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40.

[2]李爱良.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49.

猜你喜欢

促进作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的促进作用探究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OBTL模式下形成性评估在高职高专医学英语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冬奥会对张家口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发展策略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企业文化对党建政工的促进作用解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