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危机与应对

2020-04-21李硕

考试与评价 2020年1期
关键词:新媒体互联网+互联网

【摘 要】 大数据、云计算、新媒体等现代化技术的崛起,逐渐影响着我国教育行业。教师专业中渗透“互联网+”理念已经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将结合互联网+对教师专业的影响,提出教师在更新教学理念、找准个人优势、创新课堂形式、坚定终身学习意识等方面的工作内容,为这一职业的不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  教师  新媒体

引言

2015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要求社会中的传统行业积极创新改革,提高行业运行效率,重构职业体系。在教师行业中融合互联网+思想并不是简单的使用数字课件,而是要从根本上更新教学理念。作为一种古老的职业,教师想要在新时期背景下谋求发展,就需要深入了解行业政策。

一、“互联网+”时代对教师专业的影响

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体系不断发展,这也给互联网+理念的深入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互联网+思想最早是由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报告中制定了关于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同年12月,我国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G20峰会上也提出,中国要深入落实网络强国的政策,打开网络文化的局面。将互联网+与传统的教育行业联系起来,必然会对教师开展工作提出一系列的新要求与新标准。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互联网+所包含的现代化技术较多,如:新媒体、AI、VR、大数据、云计算等都是互联网+的范畴。实现“互联网+教育”能够推动教师工作向着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例如:大数据技术扩充了教育资源,以往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只能从教材、书籍、实验室获取目标信息。但是网络平台中,信息交流不受空间、时间的约束,教师可以在网络终端通过检索获取目标信息,并将其应用到课堂上,提高教学效率。

二、“互联网+”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一)找准个人优势

从人类社会成立以来,教师这一职业就承担着输出文化、传递文化的责任,这也是群众赋予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权。无论外界环境如何更替,教师专业的责任性与社会性是不会发生改变的。因此教师应站在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不能闭门造车、墨守成规,而是要找准自身教学优势,并用互联网来辅助扩大这种优势。例如:很多教师在使用慕课、微课等系统时,往往处于比较被动的位置,教学方式课堂理念都是被它牵着走。互联网+对于教师专业来说。始终起到的都是辅助作用,不能本末倒置。因此教师在谋求发展时,应坚定自我意识,扎根个人教学优势,通过学习互联网+知识来促进自我专业水平的提升。

(二)创新课堂形式

网络技术的普及也给学生感知世界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渠道,学生在获取知识时已经从单一的课堂中走了出来,例如:手机、电脑、平板、电子课堂都是其学习的重要平台。作为一名现代化教师,需要积极创新自我课堂形式,以互联网为支撑,调整传统教学模式。例如:以微课为载体的翻转课堂目前在我国已经实现大规模应用,教师可以积极开发MOOCS课件,创新学习形式,并将任务驱动、深度学习、思维导图、个性化教学等教育理念融合在其中。多样化的工具能够帮助教师有效扩充课堂知识容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终身学习意识

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师观要求老师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这种观念在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交的《教育——财富蕴含其中》系列文件中也有体现。终身学习意识是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换句话说,在互联网+热潮中,教师应该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从而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作为学生,可以接受教师的严厉、刻板、吹毛求疵,但绝对不会接受一名教师的不学无术。”由此可见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构建出“高” “精” “专” “博”的知识体系。而且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总结出自己教学时存在的缺点与漏洞,并利用大数据思想加以弥补,在反思中总结出新的教学经验,不仅仅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机会,对于教师的自我成长也会起到重要的帮助。

(四)明确师生关系

新时期背景下,教师的身份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渠道主要来源于教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也占据了主导位置。但是,新课标中提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教师应积极响应这一理念,将课堂主体位置交还给学生,发挥出自己引导者、管理者的作用。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变得更加多元化,教师应做好管理工作,让学生以正确、坚定的态度去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资源环境。教会学生如何在互联网中甄别信息的良莠。大数据技术给我们生活中带来了信息爆炸式的体验,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也不能仅仅以“传道受业解惑”为目标,更多的需要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思维关系,帮助学生正确的使用网络资源。

结论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现代化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进行基本的知识讲解外,还需要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互联网+思想给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同时也对教师工作职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与挑战。教学不再是被动的信息输出,而是融了人文性、社会性、沟通性的实践活动,教师要加快技能学习。

参考文献

[1] 苟军平,纪巍,于叶青.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天津电大学报,2019,23(02):52-55+61.

[2] 姜璐. “互联网+”教育:移动智能路上的英语教学与改革[J].农家参谋,2019(19):286.

[3] 李鹏,杨红萍. “互联网+教育”的实质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9(27):9-11.

李硕,男,1988年,山东省东营市,汉族,本科,讲师。

猜你喜欢

新媒体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