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途径探究

2020-04-21辜丽红

考试与评价 2020年1期
关键词:渗透途径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辜丽红

【摘 要】 核心素养是新课改的重中之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许多教育专家和学者都参与到了核心素养教学研究和讨论中来。在语文教学中,广大教育工作者也提倡将核心素养教育渗透其中,有效教学。文章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探讨、指出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途径,希望能对教育界同仁有所帮助。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核心素养  渗透途径

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流形态。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思维、文化与审美素养。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人文性、民族性、工具性的体现。新课改要求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积极探索核心素养渗透路径,有目的地来教学。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核心素养教学呢?

一、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只有经过长期的锻炼和实践中才能提高和形成。初中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语用能力和思考能力,但是他们掌握的语言技巧相对不足,在思考问题时,许多人根本无法把握重点,找出问题的根源。要想提高学生的言语建构与运用素养、思维能力,教师必须要结合学情,重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同时创新教学形式,有效进行语言技巧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交流与对话、质疑与思考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完成知识积累,提高语用能力和思考能力。

如在学习《孔乙己》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自荐的形式组成“课堂剧”编创小组,结合课文编创情景剧。让学生分别扮演孔乙己、酒馆伙计、小酒馆里喝酒的人、掌柜、丁举人,以表演的形式还原课文内容,讲述课文中省略的一些故事。在学生表演结束后,教师可以趁热打铁,提出一些有讨论价值和启示作用的问题:作者为何要多次写酒客取笑孔乙己、揭短孔乙己偷东西的事?究竟是谁害死了孔乙己?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是什么?“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然后,让学生思考并讨论问题。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促使学生努力发散思维,提出有价值的观点,找到问题的答案。

二、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有人文教育功能。此外,在审美美育方面,它也有着独特的优势。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是无数专家学者智慧的结晶,语文新课改对审美的建构和追求也在教材中得到了体现。初中生正处于审美意识增长的重要时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很有必要。但是,由于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对于初中生来说,美的概念和所指都是抽象的。要想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美,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感同身受的情况下产生美的追求,提高审美能力。

如在教学《桃花源记》一课时,教师要先让学生有感情地去朗读课文,读出文字的韵味,并找出文中描写桃花林和桃花源美景的语句,用心感受语言的韻律美。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在讲述完相关的知识后,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明仇英绘制的《桃花源图》,让学生结合课文,讨论这幅名家作品是否淋漓尽致地描述了桃林美景,画家在画作中所绘就的世外桃源是不是陶渊明理想中的世外桃源,并让学生讨论,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的桃花源。这样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了一个充满美学情趣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领悟文本的丰富意蕴,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重视文化渗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在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新时期,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的要求,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文化育人理念,使语文教学重心朝着文化方向延伸、倾斜,深入发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知识,积极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文化教育,借助传统文化教学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文化意蕴和人文色彩。

如在教学《安塞腰鼓》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歌曲《黄土高坡》导入教学,将学生的思绪引向广袤壮阔的黄土地上。然后,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讲述黄土高原在中国历史和民族文化发展中的意义:与充满柔情的杏花春雨江南相比,黄土高原上没有小桥流水和繁花绿柳,人们对黄土高原的印象就是那里风沙漫漫,秋风凌冽。但是,在这片黄土地上,秦始皇横扫六国建立了大秦。唐太宗打造了大唐盛世,唐帝国的繁荣和声望也曾引得万国来贺。张骞、班昭和鉴真和尚在走向远方时,都曾在这方土地上走过。这里孕育了粗犷豪放、浓郁厚重的秦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今天,我要带领大家重新开启一场文化之旅,与大家一起去欣赏和感受有着“天下第一鼓”之称的安塞腰鼓。这样在课堂教学中补充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营造洋溢着文化趣味的课堂氛围,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必须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要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要将核心素养教育多角度、全方位地渗透到教学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核心素养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打好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勤权.“翻转课堂”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资源,2016(10):24-26.

[2] 邓银凤.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9(06):140.

[3] 张德云.核心素养视角下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4):26-28.

[4] 李华.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教学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2):24-26

猜你喜欢

渗透途径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途径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