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0-04-20王明贤苏凤娇王强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3期
关键词:知识转移跨国公司影响因素

王明贤 苏凤娇 王强

摘要:知识转移是跨国公司在经营中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通过知识转移,跨国公司可以进行知识整合、创新和利用,不断增强研发能力,提高公司的全球竞争力。本文根据已有文献对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跨国公司的知识转移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自身特点对知识转移效果有较大影响,转移知识的中介为知识转移的效果提供保障,良好的转移中介可以提高知识转移的效率。

关键词:跨国公司;知识转移;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9.2;F12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

2096-3157(2020)03-0036-02

一、跨國公司知识转移

知识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也是跨国公司的重要资源。在跨国公司经营中,知识转移可以为母子公司提供所需的的知识,也为其知识创新打下基础。需要注意的是,知识的异质性使得母公司和子公司转移和接受的知识不完全一致。由于知识主体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知识也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点,知识异质性是跨国公司知识转移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母公司和子公司在不同的国家经营受到不同的文化影响,员工对知识的认识有所区别,对技术的要求不同,经营也各有偏重的方面,加之复杂的国际经营规则、不同国家的市场体系的特点、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地理距离使得知识的隐蔽和多样特点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更加明显。

Antal(2000)对外派人员进行访谈,将其在子公司获取的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公理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情境化知识和关系化知识五类。知识是创新的基础,是公司在竞争中形成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利用企业自身内部知识进行创新范围较小,取得的效果有限。对于跨国公司来讲,母公司和子公司的知识转移对公司的长期发展显得尤为重要。1997年,Teece提出“技术在国际间转移”的想法,为跨国公司知识转移发理论提供了基础。知识转移是不同知识主体利用中介进行知识转移以得到更好经营结果的动态过程。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的主体是以母公司及其子公司为主,在转移中介的帮助下吸收知识,不断积累,加以整合和创新。跨国公司必须适应全球知识的迅速变化,母公司和子公司保持及时沟通促进跨国公司的发展。Nair根据对印度的调查,对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进行研究,得出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存在逆向知识转移行为的结论。Yang从多个角度对正向知识转移和逆向知识转移对跨国公司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二者的差异。Persson对公司的机制和知识转移进行了研究,认为公司结构、激励措施、公司的社会化程度等对知识转移具有正向影响,而永久性团队对知识转移有负向影响。根据对已有文献的梳理,本文对跨国公是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知识转移效果的建议。

二、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1.母公司的知识转移能力

母公司的知识转移意愿对于知识转移的效果和时间都有很大影响。母公司对于知识转移的意愿越强,知识转移的效果也就越好。Saliola等认为,跨国公司具备国际经营经验,不同的跨国公司的发展方向不同,知识转移的侧重点也不同,有的公司侧重于技术,有的公司侧重于文化,各公司对知识转移的结果有不同程度的需求。跨国公司具备更强的知识转移意愿,同时母公司十分看重逆向知识转移。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程度对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的效果有不同程度影响。母公司对子公司发管理越严格,子公司自身处理问题的能力越差,也越倾向于按照母公司的管理要求进行经营,这种情况下,子公司在知识转移过程中接受母公司转移的知识时,接受程度就会更高。与此相反,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越宽松,子公司对所接受的知识接受程度越低。可见,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程度对知识转移效果有很大影响。

母公司创造知识的能力越强,知识转移的效果就越好。母公司创造知识的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研发部门的投入越多,越有利于知识创新,技术人员的素质越高,知识创新的概率越高,母公司对阶段性的知识创新给予奖励越多,也越有利于对员工提供动力,使其更加积极投入下一阶段的知识创新工作中。母公司对于外界知识的吸收程度较高,有利于和本公司已有知识进行整合,不断积累,不断研发,促进知识创新,从而为知识转移提供基础。

2.子公司的知识接受能力

子公司作为知识的接受方,可能是不同的业务单元,需要对获取的知识进行整合,使其充分为自己公司所用,为公司经营提供有利的指导。子公司的知识整合和吸收、利用的能力对知识能发挥多大程度的作用有重要影响。子公司的组织内部和所接受的知识匹配程度越高,知识转移越有效。母公司和子公司在不同国家,二者存在一定的信息偏差,母公司对子公司所处的环境不能完全掌握,可能会对子公司的行业发展和市场前景的判断出现误差,从而导致母公司转移给子公司的知识不能为子公司提供有效帮助。

有些子公司对所接受的知识利用率不高,部分子公司的知识创新意识较弱,对母公司所转移的知识持排斥态度,造成母公司传递给子公司的知识不能被充分接收,阻碍子公司的发展。母公司传递的知识可能过于复杂或者冗余,也不适合子公司的实际发展需求,子公司不能将母公司传递的知识不加筛选地全盘接受,而是需要有针对性地接收知识,选取符合自身情况的有利于公司发展的知识,达到更好的为己所用的效果。另外,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关系不是完全平等的,二者的信息也是不对称的,这种现象会导致子公司的管理层出现心理障碍,对从母公司转移来的知识存有偏见。

3.跨国公司知识转移中介

转移中介是知识转移顺利完成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基础,是将知识的发送方和接受方有效联系在一起的工具。通过转移中介,母公司和子公司可以及时进行知识共享,就知识转移的问题进行沟通和反馈,第一时间解决转移中的障碍,加强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交流,为知识顺利转移并发挥作用提供保证。在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的过程中,转移中介是重要的工具,可以对知识进行选择,并根据实际需求对接收的知识进行筛选。母公司和子公司把接受的知识和本公司的知识进行整合,进行知识创新,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和业绩。转移中介需要建立跨国公司和东道国之间的桥梁,最大限度减少距离带来的问题,积极有效地促进知识转移。另外,转移中介应该具备良好的知识传递功能,以保证知识转移可以为知识的接受方提供帮助。所以跨国公司应选择合适的转移中介,以达到知识转移的目的,促进母子公司良好发展。

4.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的反馈

跨国公司知识转移是母公司和子公司博弈的过程,子公司在决策时候需要考虑自身必须付出的成本,可以从母公司知识转移获取的利益,公司的行为对母公司和其他子公司的影响,母公司在决策的时候需要考虑向子公司转移知识的数量和种类等众多因素。在反馈阶段,子公司可以根据公司的知识运用和知识是类型与内容情况主动选择个反馈何种信息。同时,子公司可以收集东道国的知识,转移给海外的母公司,使得母公司從多家子公司接受不同种类的知识,整合后再传递给需要的子公司,加快子公司的发展。

子公司及时针对知识转移的情况和母公司进行沟通,进行反馈,反馈也是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博弈过程和机制的调节过程。在反馈环节,子公司传回的信息可能会因为母公司对子公司存有成见而无法得到重视,影响反馈效果。为了使反馈高效完成,母公司和子公司均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进行知识整合、传递和利用,知识转移的数量越多,成本越高,反之成本越低。另外,母公司和子公司为了促成知识转移会付出代价,需要除去反馈障碍。同时,道德风险、反馈的复杂性、母公司和子公司对于反馈机制的建设和对反馈途径的管理等也是影响反馈的重要因素。

三、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的建议

第一,完善跨国公司的知识转移机制,提高知识转移效率。合理的知识转移机制是知识转移顺利完成的重要基础。母公司和各子公司受到地理位置、文化和市场的影响,想要完成知识转移,需要克服多重困难,建立良好的转移机制,母子公司保持及时沟通,保持良好的关系,确保母公司及时得到反馈,并修正知识转移机制。

第二,提高母公司的知识创新能力和知识传递能力。母公司需要重视研发和创新,不断积累和创造出新知识,以转移给各子公司。同时,母公司具备基本良好的创新能力也可以更好地对子公司的反馈做出回应,根据个子公司的具体情况做出调整,从而根据子公司所在国家的实际市场有针对性地传递子公司所需要的知识。

第三,选择合适多样的知识转移中介,降低知识转移成本。中介承担着双重传递作用,母公司将知识转移给子公司,子公司把反馈传递给母公司。转移中介的选择对母子公司而言都对会影响到知识转移的成本,而转移中介对知识转移的效果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可见知识转移中介的选取至关重要。母子公司在选择中介时要考虑子公司所处国家的市场环境、政治环境、行业发展和行业内部竞争情况,母公司的转移时间、转移频率、转移的知识量、知识的特点等,选择多种方式结合的方法完成知识转移过程。

第四,提高子公司的知识接受能力和意愿。子公司需要完善接受知识的渠道,安排高素质的团队,对母公司转移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进行知识整合,从而运用到公司经营中。同时,子公司需要提高员工接受知识的意愿,如果员工习惯于墨守成规,对所接受的知识持排斥态度,则会极大影响知识转移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晨.我国制造业海外子公司逆向知识转移对母公司创新绩效的影响[D].江西财经大学,2019.

[2]赵云辉.知识多样性对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研究——知识一致性的调节效应[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09):10~14.

[3]许学国,梅冰青,吴耀威.跨国公司-代工企业知识转移主体行为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37(04):119~126.

[4]贾镜渝,赵忠秀.中国企业跨国知识转移过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5,(10):74~79.

[5]王娟茹.跨国公司回任人员知识转移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4,28(10):74~77.

[6]荆瑶,王娟茹.基于Fuzzy-DEMATEL的回任人员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80~88.

[7]Jeong G.Y.,Chae M.S.,Park B.I.Reverse Knowledge Transfer from Subsidiaries to Multinational Companies:Focusing on Factors Affecting Market Knowledge Transfer[J].Canadian Journal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2016,84(9):12~26.

[注]基金项目:天津市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C14030)

作者简介:

1.王明贤,天津商业大学,教授,博士。

2.苏凤娇,天津商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3.王强,天津商业大学,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知识转移跨国公司影响因素
我国跨国公司现状及发展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高职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知识转移方式
高管流动、关系人口学与跨企业战略学习
跨层次视角下项目社会资本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信任与知识转移的演化关系研究
商务部鼓励服务外包业
2009跨国公司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