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知识转移方式

2016-03-11张文悦谭宏

2016年3期
关键词:知识转移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张文悦++谭宏

作者简介:张文悦,女,硕士,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助教。

谭宏,男,硕士,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教授。

摘要:知识转移是高职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通过讨论知识特性,进而分析四种基本的知识转移方式,并研究不同知识转移层次。最后结合黑龙江职业学院来具体分析实践中的知识转移机制。

关键词:知识转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黑龙江职业学院

在当今知识时代,知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核心,因此教育则成为知识经济的中心,学习变为个人或组织发展的有效工具。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是以学校本位学习为主,但由于知识本身并不具备在个人和群体中转移的能力,为此高职院校一般会和企业合作来实现知识转移。这种知识转移并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知识在不同的知识主体之间进行转换,从而实现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创造和积累。本文首先讨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知识特性,以此为基础来分析知识转移方式,进而研究在不同知识转移层次中的知识转移机制问题。最后结合黑龙江职业学院来分析实践中的知识转移机制。

(一)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的知识特性

在职业教育中的知识特性可以从两方面来看:第一,从知识的管理形式来看,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易于整理分类和表达的;而隐性知识是难以明确地被他人察觉、了解的[4]。第二,从知识的编码格式化角度来看,知识又分为编码的和未编码的,其中显性知识是可编码的,而隐性知识是未编码的、难以规范化的。作为知识传播的主体,学校转移给学生的知识主要是系统的、编码的显性知识,而欠缺工作实践中那些具体的隐性知识。对于以知识应用系统为主的企业而言,学习一般是与真实的任务相联系,所学到的知识直接同知识应用的情境关联。因此,企业转移给学生的知识主要是具体的隐性知识,而非高度编码的显性知识。由此可见,职业院校和企业转移给学生的知识是互补的。基于知识共享、创新和共同发展的认知,职业院校常常会和企业对话、交流,进而建立一个合作的平台,促使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不同主体之间转移。

(二)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的知识转移方式

根据日本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对知识转移机制的开创性研究,知识转移并不是一种静态的循环,而是一种知识螺旋,将在规模上不断被放大与增强。具体说来,它包括组合化、内在化、社会化和外在化四种基本的知识转移方式。

1、组合化(Combination)是将各种零散的、易于编码的显性知识综合为知识体系的过程[2]。这一基本方式通常是通过职业院校的正规教育形式体现出来。具体说来,职业学校拥有专门的课程设计团队对知识进行组合,他们研究的成果会更切合校企合作中企业内部需要。

2、内在化(Internalization)是从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的自我学习过程[2]。这个过程主要强调在工作实践中接受知识(即:边干边学)。职业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实训课让学生把学习到的书本知识具体运用在模拟实际工作中,进而学习者能逐步理解和吸收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和技能。

3、社会化(Socialization)是参与者通过观察、模仿、练习、讨论和交流等方式共享经验获得共有心智模式和技能等隐性知识的过程[2]。通过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平台,学习者被派遣到企业中实践,转变为企业中的一个参与者(实习生或学徒)。在企业员工或专家的指导下,学习者能获得应用在真实任务中具体的隐性知识。

4、外在化(Externalization)是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2]。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为促使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相吻合和联系,职业学校常常聘用企业专家为兼课教师或派遣专职教师到基地学习,让真实情境中的隐性知识能够从实践共同体内部扩散到外部。但由于隐性知识很难直白地描述出来,高职院校往往通过采用类比、假设或模型等形式将有用的隐性知识编码化,用正式的语言记录下来,整合为显性知识。

(三)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的知识转移过程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的知识转移过程不仅涉及知识客体,还涉及知识主体。根据知识主体的不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知识转移分为个体层次和组织层次。

图1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知识转移层次

1、个体层次

在个体层次的知识转移中,学校和企业都是学习者的知识来源,学习者作为知识的接收方。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学校和企业明确分工、有机结合,为学习者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具体说来:一方面,学校通过组合化知识转移方式(C)提供系统的理论教学,传授学生综合的显性知识,并开设实训课程让学生在学校环境中通过“做中学”内在化所学知识(I);另一方面,企业提供实践培训场所和顶岗实习机会,让学生逐步融入到企业环境中,成为实践共同体(S),并在实践中吸收经验(I)。为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一体化,学习者必须有重建知识的行为来搭建学校教育和职业生涯之间的桥梁;同时学校也必须维系与企业的沟通和互动,即组织层次的知识转移。

2、组织层次

在组织层次的知识转移中,学校和企业互为知识的提供方和接收方。学校侧重基础研究,拥有前沿的学术信息和管理创新的新思路,而企业侧重应用研究,拥有实践管理、技术的经验和市场产品、技术信息。在校企合作中,双方通过社会化(S)、外在化(E)和组合化(C)三种基本的知识转移方式共同学习,并在互动中提高合作的质量和层次。

(四)以黑龙江职业学院为例研究实践中的知识转移机制

黑龙江职业学院围绕着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振兴的需要,以紧密型校企合作为基础,建立“校中厂”、“厂中校”校企合作平台,形成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办学体制机制。通过学、做一体的教学手段,学院建设了以下四个专业的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

1、城市热能应用技术专业

针对工业锅炉行业对技能型人才能力结构的要求,黑龙江职业学院通过三级校企合作体制建设,构建并实施了“夏制造冬运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图2)。该人才培养模式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根据锅炉制造和供热企业生产的季节性,将三年六学期划分为4学段,实现教学过程从课堂到“教学基地”的工学交替。具体说来,第一学段(第一学期),学校开设基本文化课程,并通过专家讲座、参观实训基地、社会实践,让学生感知岗位工作环境;第二学段(第二、三学期),学校开设岗位基本领域课程,讲授专业知识。在前两个学段中,通过学校系统的、专业的教学,学生获取了与锅炉专业相关的显性知识(C阶段)。但这些转移的知识只有通过使用才能被真正的理解,所以在第三学段(第四、五学期)中,学院采用“课堂——锅炉车间”工学交替教学模式,让学生全部进驻校内外生产实训基地,实施“一体化”教学,强调工作实践中接受知识,使学习者内在化这些知识(I阶段)。在第四学段(第六个学期)中,学习者被派遣到哈尔滨捷能热力电站公司等企业顶岗实习,逐步成为企业环境中实践共同体的参与者,共享隐性知识(S阶段)。

同时,针对工业锅炉制造企业专业营销人才短缺现象,学院按照企业用人标准和岗位需求,与哈尔滨红光锅炉集团公司共同创设了“红光锅炉营销班”,实施校企共同培养,将红光锅炉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技术标准、产品介绍、营销策略作为教学案例,引入课堂,由校企共同组建师资队伍进行教学。在此过程中,隐性知识转为显性知识(E阶段),从而提高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层次。

2、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面向区域自动化类行业,将电子技术应用能力、电气控制技术应用能力、自动化综合应用能力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岗位素质有机结合,形成了“1311”四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图3)。在第一阶段(第一学期),学校开设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讲座;在第二阶段(二、三、四学期),学院开展专业理论教学和“校中厂”实训课程,旨在丰富学生专业知识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促使显性知识的传授与转化(C和I阶段)。在第三、四阶段(第五、六学期)中,通过校外基地(如:九洲教学基地、哈尔滨市龙飞焊接设备有限公司实训基地等)的训练,学生的岗位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高,隐性知识最终实现共享(S阶段)。同时,学院选派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聘任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来校兼职任课,促使有用的隐性知识整合为显性知识(E阶段),加强校企互动。

3、物流管理专业

依托黑龙江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龙运物流园区、中铁快运等企业紧密合作,以岗位的工作流程为基础,形成了“行企校合作,四阶段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图4)。该模式为实现“支持产业、助力行业、服务企业”的社会服务功能,在前两个阶段中,学院安排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教授学生编码的、抽象的知识(即:显性知识),实现了C阶段。在第三、四阶段中,学生被分配到“厂中校”实训基地(如与龙运物流园区共建了“空中课堂”)连续实训和顶岗实习(如圆通速递和海尔物流配送中心等)。在企业兼职教师和企业专家的指导下,显性知识转为隐性知识,实现内在化,同时通过社会化模式潜移默化地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I和S阶段)。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校企共建《仓储业务管理》、《物流采购管理》、《物流配送管理》和《物流信息系统管理》4门优质核心课程及配套的教学资源库,将企业中有用的经验、技术正式记录下来,整合为显性知识(E阶段)。

4、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基于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生产岗位需求的调研与分析,学院建设了“工学结合、双岗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图5)。该模式以”校厂一体”教学模式为基础,在第一、二、三学期中,学院开设专业一体化课程和专业基础实训课程,传授专业相关的知识,使得学生获取显性知识(C阶段);在第四、五学期中,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开设校内、外生产性实训课程(如“沃尔科技厂中校”、“实力汽车厂中校”等实训基地学习),加强实践与知识的联系,将显性知识转为隐性知识(I阶段);最后一学期,学院根据企业需求,派遣学生进入中航哈飞、中航东安等国有重点装备制造企业顶岗实习,让学生逐步成为企业环境中的参与者,共享和转化隐性知识(S阶段)。同时,学院还与天宇模具、实力汽车、中航东安等企业,合作开发了《机械制图》、《零件的机械加工与工艺》等五门专业核心学习领域课程。这些课程学习情境中的载体是源于合作企业的真实产品,经过专业教师的改造,变为符合课程需要的载体(E阶段)。(作者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高职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知识转移机制研究》(课题项目编号:15YB172)

参考文献:

[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2]谭宏,唐朝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知识转移过程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1(04).

[3]谭宏,陈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知识转移情境[J].现代教育管理,2012(03):69-73.

[4]严浩仁,贾生华.试论知识特性与企业知识共享机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14(03).

[5]石伟平.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79-312.

[6][日]竹内弘高,野中郁次郎.知识创造的螺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45-146.

[7]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1.

[8]吕卫文.隐性知识和编码知识[J].科研管理,2007(06):31-35.

猜你喜欢

知识转移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新常态下煤炭企业知识转移过程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管流动、关系人口学与跨企业战略学习
跨层次视角下项目社会资本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信任与知识转移的演化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