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科研评价机制存在的典型问题与改进策略

2020-04-20童洁

科教导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应用型

童洁

摘 要 当前民办高校的科研评价机制存在着对科研重要性认识不足、科研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需要民办高校重新审视科研对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建立以应用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打造科研平台,培育科研团队,制定合理的科研评价制定,激发民办院校教师科研热情,切实提升民办高校的科研水平。

关键词 民办高校 科研水平 科研评价 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1.005

Typical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Mechanism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NG Jie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Cunjin College,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94)

Abstract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private colleges, such as the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imperfect management system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he emphasis on quantity rather than quality. It is necessary for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reexamine the important rol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stablish an application-oriented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mechanism, build a scientific research platform, cultivate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s, formulate reasonable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formulation, stimulate teachers' enthusiasm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actically improv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private colleges; 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application-oriented

自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民办高校,在这近四十年的时间里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据教育部统计数据可知:目前,全国共有747所民办高校,在校生人数超过628万。2017年,新《民办高等教育促进法》修正案的出台,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迈上新台阶。但是,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科研滞后的实际情况。科研是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表现,想要实现民办高校的内涵式发展,需要民办高校大力发展科研工作。民办高校的科研评价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引起民办高校管理者的重视。

1 民办高校科研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

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高校的办学时间较短,科研能力较差。教育部本科高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专家,浙江树人大学校长徐绪卿认为,民办高校的科研普遍存在着:“发表论文偏少,特别是高质量论文偏少;承担课题量偏少课题经费也少,大大低于公办本科院校的平均水平;发明专利少,大多数民办本科院校没有发明专利授权。”总的说来,我国绝大部分民办高校的科研能力较差,科研评价机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首先是对科研的认识问题。目前,绝大多数的民办高校将自身定位为教学应用型院校,学校的工作重心放在了教学上。因此,部分高校并不重视科研,也没有认识到科研对高校学术上的重要性,将科研看作教师为了评职称、发论文的“自发性”行为,科研投入少、科研工作边缘化现象较为明显,尚未建立合理的科研评价机制。部分民办高校虽然将科研成果纳入教师年终考核中,制定了科研量化的科研评价机制,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与科研相关的图书资料购买不足,更新较慢,不会购买诸如CNKI這样的期刊文献库,也没有对科研仪器的相应投入,使得民办高校的科研呈现“只有要求没有支持”的尴尬局面。

其次,科研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由于对科研的认识不到位,因此绝大部分民办高校的科研组织不健全,有些甚至没有专门的科研部门管理学校的科研工作。科研激励与科研约束机制不到位,难以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同时,由于民办高校教师普遍存在着“两多一少”(初级职称多、青年教师多、高级职称少)的情况。青年教师忙于教学,绝大多数青年教师的周课时量超过14节,部分学期部分教师的课时量甚至接近28节。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师应付教学已经自顾不暇,哪里还有精力思考科研。加上整个学校高级职称的教师少,虽然有部分从公办院校聘请的退休高职称教师,但因其年龄较大,科研动力不足,使得绝大部分民办高校缺乏科研带头人,科研“传、帮、带”的作用没有体现出来,科研团队难以形成。

最后,民办高校的科研评价制度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视短期,忽略长长期”等不合理的情况。当前民办高校的科研评价普遍采用定量评价的方式——操作简单,便于计算。定量评价的好处在于,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取决于获得科研项目的级别、科研的经费、科研论文的数量以及是否在SCI、CSSCI、北大中文核心等期刊上发表,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评价者主观因素影响,体现评价的公平性。但是,由于考核时长多数限制在两到三年内,追求短期内的发文数量,使得民办高校的学术氛围较为浮躁,违背了科学研究的本质与初衷。

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当前民办高校的科研土壤不够深厚与缺乏科研扶持也有一定的关系。毋庸置疑,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的民办高校建校时间较短,以应用型为主的教学模式,与公办院校相比科研氛围不够浓厚,加上科研条件与教师科研实力的限制,使得民办高校能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争取到的纵向、横向课题均较为有限。民办高校的教师参与校外科研交流、学术交流的机会也不如公办院校的教师。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阻碍民办高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瓶颈”。

2 民办高校科研评价机制改进策略

(1)树立科研立校的管理理念。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是一所大学的主要功能。其中,为社会培养人才是大学的核心工作,科学研究是大学做好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大学助推社会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职能;再通过给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人才和创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来反哺社会。因此,一所高校科研实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竞争力,是高校综合实力的表现。北京师范大学对高校2291位教师,2364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与科研成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教师的教学效果与科研成果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有科研成果的教师教学效果要强于无科研成果的教师。这是因为科研能力的高低与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直接关系——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是教师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的另一个体现,教师在科研过程中对教学问题、教学现象的思考会反过来促进他们的教学表现。因此,民办高校的领导们要树立科研立校的管理理念,重视民办高校教师的科学研究,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大力推进应用型、技术型的科学研究,实现民办高校的内涵式发展。

(2)建立以应用研究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2015年,国家提出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以解决普通本科教育日益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建校时间较短,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民办高校在这一转型浪潮中,应有所作为,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做好转型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发展必然要求教学内容的革新,这势必要求民办高校加大对应用性、技术型项目的科学研究。同时,随着高校职称改革的深入发展,职称评审权开始下放到各高校,包括民办高校。这项举措极大了的扩大了民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也淡化了当前民办高校科研中的“唯论文论”、“唯职称论”的倾向。在此基础上,民办高校应当结合自身专业发展的特色,将本校的科研定位于“服务地方社会经济”。通过科研评价机制的转变,将民办高校的科学研究引向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努力让自己成为能服务区域经济的科技基地与技术创新基地。

(3)建立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的科研评价机制。有学者认为:“具有激励功能的科研评价机制是高校做好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且对高校的办学行为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民办高校应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以激励教师为主的科研评价机制。科研评价机制要突出“应用性、技术性、实用性”等特点,通过评价机制引导教师的科研动向。之所以要强调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是由民办高校的自身定位决定的。因此,在建立科研评价机制时,应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与学校发展相匹配的科研评价体系,通过增加应用技术成果的评价权重,引导教师从传统的学术科研成果向应用技术成果转变;通过增大对科研成果转化力度的奖励,引导教师考量科研成果向企业对接转化的可能性;通过加大对校区合作项目的倾斜,鼓励教师寻找与企业合作研究的横向课题的机会。当然,民办高校的科研评价体系还应做好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工作,立足本校实际情况,解决教学工作量与科研工作时间的冲突。

(4)优化科研队伍,打造科研平台。正如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所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师是一所学校治校的关键,对当前民办高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办高校教师对待科研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民办高校的科研实力。因此,民办高校要通过构建合理的具有激励功能的科研评价机制,优化民办高校的科研队伍团队建设。一方面,民办高校要通过出台激励措施,鼓励校内聘用的高职称退休教师参与科研指导,成为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带头人,用他们丰富的科研经验指导青年教师的科研成长。同时,学校也要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教师们根据学术研究方向、学术爱好等形成科研团队。学校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为教师的科研活动提供平台,帮助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3 结语

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的民办高校数量超过了700所,已经从原来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变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对一所高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中国经济向知识集约型、创新型方向转变的今天,科研是民办高校获得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支撑。虽然当前我国大部分的民办高校存在建校时间较短、科研实力不强、科研平台有限等制约科研发展的现实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几年民办高校无论从科研项目数量还是科研项目质量上都有着跨越式的发展。针对当前不少民办高校在科研管理制度上存在着认识不清、制度不明、科研土壤不够深厚、外部支撑力量不足等问题,民办高校應立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基本点,建立以应用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打造科研平台,培育科研团队,制定合理的科研评价制定,激发民办院校教师科研热情,切实提升民办高校的科研水平。

【课题项目】:2019年度“创新强校工程”专项资金项目《民办高校科研评价机制改革路径探索》

参考文献

[1] 杨莉.浅议转型发展背景下民办本科高校的科研转型[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新论),2018.5:108-112.

[2] 李欣旖,刘晶晶,闫志军,闫志利.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科研体系建设目标研究——基于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经验[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8:102-105.

[3] 朱晓峰,高创宽.民办高职院校科研现状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21(38):36-38.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应用型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方向思考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