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协同育人背景下企业导师资源共享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0-04-20张杨

科教导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

摘 要 本文以河北北方学院农牧专业企业导师资源共享模式为例,对校企协同育人背景下实施企业导师资源共享模式进行了探索,并借鉴当前高校企业导师制在实践中的探索经验,提出了从深化校企人才培养合作、明确就业指导对象、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完善实践考评机制和建立企业导师制保障体系等方面发展企业导师资源共享模式。

关键词 校企协同育人 企业导师资源共享 农牧专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1.003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Resource Sharing Mode of Enterprise Tuto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chool 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Take Hebei North University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Specialty as an example

ZHANG Yang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Hebei North University, Zhangjiakou, Hebei 075000)

Abstract Taking the tutor resource sharing mode of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enterprises in Hebei North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terprise tutor resource sharing mode in the context of school 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and draws on the exploration experience of the current university enterprise tutor system in practice, and puts forward to deepen the school enterprise talent training cooperation, clarify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object, and increase the strength of "double teacher" teacher training and introduction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practical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establish the enterprise tutor system guarantee system to develop the enterprise tutor resource sharing mode.

Keywords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ve education; resource sharing of enterprise mentors;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specialty; talent training

隨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逐步向专业化、精细化转变,对高校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不断提升,在这种背景下,无疑给当前我国各高校本科层次的育人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1]面临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我国也针对大学生教育工作出台了相关政策,如2010年国家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2]2017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该《规划》强调,要推行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模式,推行校企一体化育人,积极推进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3]在国家政策推动下,我国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不断发展,企业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高校人才的培养中,企业导师资源共享模式逐渐被大多数高校采用。[1]但在新形势下由于受到种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我国高等教育企业导师制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在实际推行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高等教育校企育人机制的可持续发展,[4-5]因此,本文以河北北方学院农牧专业为例,结合本校高等本科教育的特点,探索并发展符合本院发展的的企业导师资源共享模式。

1 企业导师资源共享模式的基本涵义

企业导师资源共享模式是企业培养员工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张正堂[6]认为企业导师制是企业中富有经验和技能的资深管理者或专业人员与经验不足但有发展潜力的员工之间建立起来的支持性师徒关系。高校企业导师制是将校园导师制和企业导师制有效统一起来对高校学生进行联合培养。通过在企业中选聘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优秀管理和技术人才,采用培训讲座、线上学习互动以及企业实习实践等多种方式为大学生提供行业发展现状、行业知识、职业道德和素养、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大学生制定出适宜的职业发展规划。

2 高校企业导师制在实践中的探索与实践

2.1 企业导师的选聘

陈毓等认为高校在选聘企业导师时要遵循以下原则:[7](1)思想道德品质:要求所选导师要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且热情慷慨并乐于将自身经验、技术和社会资源等传授给学生;(2)业务能力水平:企业导师应与所指导学生的专业有相关性,且具有丰富的专业技能、管理经验和实践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3)沟通交流能力:针对当前主力军的95后或00后新时代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导师应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以保证实践教学质量;(4)自愿性:积极自愿承担企业导师的职责,且具有较强的传授技能能力,并能抽出一定的时间来从事教学指导工作;(5)企业支持:能得到企业的全力支持,积极配合企业导师的实践教学任务,从而全面落实学生企业实践教学工作。此外,为实现企业导师制管理和运营最优化,黄雪娇[8]提出可从大学新生入学开始,一个班级可聘用1个企业导师,聘用周期为4年。

2.2 企业导师的工作职责

企业导师的工作职责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引导、职业生涯指导、企业文化宣导、心理健康疏导以及传统文化倡导等,[9]企业导师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成长成才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设置一些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就业综合素质,企业导师在每年创新创业大赛中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3 企业导师制的保障机制

为了保证企业导师制的顺利开展,学校和企业领导可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工作落实可由系主任、教务处长、企业项目部经理等来完成。为了衡量企业导师制实施后是否提高了学校就业率、学生就业能力以及满足了企业对学生的需求等指标,还要构建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对企业导师和学校工作进行考核,并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对表现优异的给予奖励。[10]

2.4 运营管理机制

对企业导师制的运营管理,仅仅通过明文约定来确定企业导师的权力和义务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建立依托班级班委、学校管理人员以及企业导师三方人员的沟通平台来有效运作企业导师制度。(1)构建班委与导师之间的沟通平台。班委要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导师进行交流沟通,定期向其汇总班级同学的有关职业发展及就业创业相关问题,并得到切实有效的指导。(2)构建学校管理人员与企业导师间的沟通平台。校方要积极做好企业导师选聘、就业创业主题讲座、企业招聘等活动,企业导师要积极为学生提供企业实践岗位,并提供耐心的指导。(3)构建导师与导师间的沟通平台。通过构建导师间的沟通交流平台,可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促进行业信息以及导师之间的交流,使企业导师制度实现高效运行。

3 河北北方学院农牧专业开展企业导师资源共享模式工作基础及经验借鉴

3.1 现有工作基础

(1)拓展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加强校企合作。目前与河北北方学院农林科技学院达成长期合作意向的就业实习基地有20多家,并与大北农集团、河北榮威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合作组建了2个企业冠名班,配有专门教师和企业培训人员定期为冠名班的学生授课,其中“卓越荣威班”的同学已完成了一个周期的实习,这对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从2017年的冬季招聘会上可以发现,这部分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这些经验对于企业导师资源共享模式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企业导师参与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河北北方学院农林科技学院举办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大讲堂”活动已成功开展了12期,每一期的主讲人均为各企业的高管或创办者,他们具有丰富的就业和创业经验,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及思维扩展等起到了积极引导作用。

3.2 企业导师资源共享模式经验借鉴

(1)深化校企人才培养合作。学院要选择与农牧专业学生就业方向有关的几家企业作为学生实践的定点企业,学院要积极加强与以上行业企业的联系。学院可给予合作的定点企业一定的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如在学校的公共场所为企业产品免费进行宣传,学校和企业通过校企联合育人培养学生模式联合申请政府项目,以获得一定的实践培养费用及政府有关优惠政策。

(2)明确就业指导对象。河北北方学院农牧专业本科生在大四时是参与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集中时期,学院要对该专业学生就业去向进行划分,对明确毕业后到企业工作的学生进行相应的生产实习理论培训和相应的就业指导,并安排学生到相应企业实习。

(3)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引进力度。学校要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招聘和培养一些既有丰富企业管理经验和渊博的专业理论知识的老师进入学院教学。

(4)建立完善实践考评机制。企业导师在指导学生实践活动中,要对他们的实践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校方教学老师,老师可通过企业导师对学生的实践评价表详细了解学生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可设置相关课程或讲座进行针对性的补强。

(5)建立企业导师制保障体系。为保障企业导师制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还应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措施以形成保障体系。首先,校企合作双方应成立专门的合作主管部分,主要职能是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企业导师的遴选、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和监督等。其次,应给予该模式运行的相关政策支持。最后,需建立校企合作利益保障机制,校方可为企业员工提供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培训服务,企业导师负责对学生实践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等的指导,在互利互惠中实现合作共赢。

基金项目:河北北方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校企协同育人背景下企业导师资源共享模式研究——以河北北方学院农牧专业为例”(项目编号:JG201821)

参考文献

[1] 毕艳玲,张杨,张雅芬,刘岩,金亚征.论高校实施企业导师制的重要性[J].农业与技术,2017.37(11):159-160.

[2] 潘广臣,殷子惠,纪春景,刘宇轩.新形势下高校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3):100-102.

[3] 王远强,李恩,林治华.“校企协同育人”背景下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40):12-13,30.

[4] 孙慧敏,赵明月,张小村.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27(02):27-29.

[5] 黎栩,郑遐.高职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困囿与应对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8(22):42-44.

[6] 张正堂.企业导师制研究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05):35-41,65.

[7] 陈毓,于生兰,张小华.积极探索企业导师制校企合作育人管理模式——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药学院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3):26-27.

[8] 黄雪娇.高校企业导师制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的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41):45-46.

[9] 张正.高校企业导师制的实践路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4(21):98-100.

[10] 韩玉辉,张庆玲.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双导师”队伍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4):88-90.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
基于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教学研究
立足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
校企协同育人的电子商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植物保护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讨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