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湘本土音乐在高校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

2020-04-20郭小兰

北方音乐 2020年4期
关键词:高校教学

【摘要】将本土音乐资源纳入高校音乐教学,是实现多元化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需要。湖南各地方高校要积极依托学科专业优势,不断完善本土音乐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模式,搭建本土音乐传承平台,努力培养建设湖湘文化的高素质应用型音乐人才。

【关键词】本土音乐;高校教学;多元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4-0200-01

【本文著录格式】郭小兰.湖湘本土音乐在高校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J].北方音乐,2020,02(04):200,209.

本土音乐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伴随着当地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而产生,受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体现当地人民的精神风貌,是本土历史文化的载体。湖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本土民间音乐资源丰富多彩,具有浓郁鲜明的湖湘地域特色。为了更好地学习与传承湖湘音乐文化,目前,湖南各高校音乐专业都陆续开展了湖湘音乐课程。如何实现本土音乐与高校音乐教育的对接,成为湖南各高校音乐教学中面临的新课题。

一、湖湘音乐引入高校教学的意义

(一)多元化音乐教育的需要

湖湘音乐课程的开设,一方面是对现行高校音乐教学体系的补充和完善。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音乐教育是以西方音乐文化为核心,民族音乐教学长期处于从属地位,对于本土音乐文化课程建设与开发更是不够。由此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学生“崇洋”思想较为严重,漠视传统音乐文化,对本土音乐种类、音乐文化更是知之甚少。事实上,在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交流频繁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性、重要性,实现音乐教育多元化,弘扬我国优秀地方音乐文化,已经成为了未来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湖湘音乐课程是实现多元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可以引导学生以更开阔的音乐视野正确来看待湖湘音乐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定位,树立多元化音乐价值观。

(二)本土文化传承的需要

湖湘音乐曾经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湖湘音乐所依存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口传心授式的传承方式也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仅靠地方政府与文化部门难以完成繁重的传承任务。为此,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呼吁高校参与到本土文化传承与保护中来。高校是湖南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对于湖湘音乐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运用高校在学科、专业、师资、场地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借助其教学、科研平台,不仅能够对湖湘本土音乐文化进行保护、挖掘、整理、传承与创新,而且能够以学生为载体,培养高素质的音乐人才,更好地传承湖湘本土音乐文化。

(三)地方特色教学的需要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传统文化逐渐复兴,为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让每个人会唱家乡的歌”、非遗传承等活动不断兴起,本土音乐逐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也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将湖湘音乐文化资源引入湖南高校音乐专业课程体系,能够丰富高校音乐教育内容,促进音乐教学改革,突出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同时,湖南各高校的生源大多来自本省,对于湖湘音乐有着深厚的感情,通过学习家乡的音乐文化,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爱国家、爱民族、爱乡土的情怀,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本土音乐传承活动中来。

二、湖湘音乐引入高校教学的措施

(一)编纂湖湘音乐教材

目前,湖南各高校的本土音乐教材编写工作处于滞后状态,教师在本土音乐课程的教授过程中随意性较强。教材是教学的纲领,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编纂湖湘音乐教材是进行湖湘音乐高校传承的首要任务,需要组织各地政府文化部门、高校、民间研究湖湘音乐的专家学者共同协作来进行教材编写工作;要结合各高校所在的地区特色,紧扣湖湘文化精神,按照民歌、曲艺、戏曲、舞蹈、器乐等方面分门别类,科学选取较有当地较有代表性的乐种,并根据音乐学科的特殊性,将理论、曲谱、图片、声音、视频汇集成一套完整的教学材料,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湖湘音乐的体裁内容、艺术风格;同时,在教材的编写中,要将湖湘音乐置于湖湘文化脉络中,挖掘湖湘音乐与湖南本土社会环境、历史文化、自然风俗、人文精神之间的联系。

(二)完善湖湘音乐课程体系

传承湖湘音乐文化,要切实落到实处,紧扣湖南地方经济、文化需求与政策导向,以综合性、开放性、实用性的大课程观和多样、灵活的课程形式,构建起完善的湖湘音乐课程体系,使湖湘音乐文化传承规范化、制度化。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利用高校教学、科研平台,对本地区民间音乐进行挖掘、采集、梳理、整合,不断开发区域音乐文化资源,不仅要开设独特的湖湘音乐理论、技能课程,还要开设相应的湖湘文化、民俗、历史等延展性课程;另一方面,要坚持面向舞台,积极将湖湘音乐元素引入到专业课程中来,开设配套的采风、展演等艺术实践课程,鼓励高校师生对本地区音乐进行改编、创新,将理论与实践、传承与创新融为一体。

(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本土音乐文化语境,导致学生对学习湖湘音乐文化兴趣寥寥。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所在区域的特点,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模式,结合政府、民间等多种传承方式,打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隔阂,将湖湘音乐课堂延伸至校外。一方面,可以聘请当地较为突出的非遗音乐传承人或民间音乐研究专家来学校任教或讲座,虚心向民间艺人学习,博采众长;另一方面,要突破封闭的课堂模式和单一的知识结构,带领学生走进湖湘音乐所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如传统民俗活动、民间乐社演出中,对湖湘音乐进行田野考察,亲身体会湖湘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保护和传承湖湘音乐的决心。

(四)搭建湖湘音乐传承平台

湖南各高校要积极与当地政府文化部门、表演团体及省内其他高校合作,共建湖湘音乐文化传承平台和传承保障机制,使科研、教学、实践形成合力,实现湖湘音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提高社会影响力;也可以召开湖湘音乐文化传承研讨会议,将已有的研究成果整合起来,建立湖湘音乐文化资源库,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等手段来推广本土音乐传承工作,共同营造湖湘音乐文化传承氛围。另外,师资是高校湖湘音乐传承的重点,要组织研究湖湘音乐文化的专家学者、民间非遗传承人对高校任课教师进行指导,鼓励更多的青年教师参与到湖湘音乐文化课程教学、科研中来,为湖湘音乐文化传承培养更多的生力军。

湖湘音乐资源融入高校音乐专业教学是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必然之路,也是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需要。湖南各高校音乐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反思、总结,利用高校的教育优势开发湖湘音乐文化资源,制定合适的教学体系来传承湖湘音乐文化,为湖南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安宇,王北海.湖湘高校音乐专业本土音乐文化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大学教育科学,2015(3):63-67.

[2]龙昱冰.湖湘文化融入高校音乐专业课程探析[J].当代音乐,2016(5):63-67.

[3]周玉屏.湖南地方高校本土音樂教育现状分析[J].戏剧之家,2016(7):201-202.

[4]李巧伟,张天慧.湖南花鼓戏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27):219-220.

[5]候新兰.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区域音乐文化传承探索——以湖南理工学院为例[J].音乐创作,2015(10):185-187.

猜你喜欢

高校教学
过于重视电脑效果图对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影响
论数字校园环境下高校教学资源的整合运行策略
中医大数据下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及教育模式浅析
新媒体设计语境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高校教学思考
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探讨
从教育的本质意义浅谈微课的作用地位
关于未来“会诊化”高校教学模式构建
MOOCs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